早期肺癌常见CT的表现有哪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3

早期肺癌常见CT的表现有哪些

张慧敏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县医院 河北承德 068450

摘要自从X射线被应用以来,医学影像诊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产生了计算机断层成像、核磁共振成像等新技术,使医学影像学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级阶段。另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期发表的数据表明,肺癌的风险和比例在全球各地都有明显地升高的态势,特别是在工业生产较发展的美国。本文基于对肺癌概念分类及诱发因素的分析,尝试探究CT影像技术在判断肺癌,特别是早期肺癌的诊断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早期肺癌;影像学;CT影响;征象诊断

引言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定期发表的数据表明,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比例在全球各地都呈现出大幅增加的态势,特别是在工业发展的世界各地。在世界不少国家,肺癌是最普遍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在早期阶段比较隐秘,以至于近80%的患者到医院就诊时,已在不知不觉中发展到了中晚期,同时,误诊的结果也使相当一部分病人丧失了最佳的治疗机会。若能实现早检查、早发觉、早诊断,肺癌患者患者的五年成活率将能够明显提高。因此,对于早期肺癌CT影响中病灶区的增强域分割技术研究就显得尤为突出和必要了[1]

一、肺癌的定义

原发性支气管癌是一种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肺癌的组织病理学分类现分为两大类:一种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包括:一是鳞状上皮细胞癌(简称鳞癌)。包括乳头状型、透明细胞型、小细胞型和基底细胞样型。鳞癌最易出现在主支气管腔,进展为息肉化或无蒂硬块,并堵塞管腔导致堵塞性肺炎,但有时候也可进展为周围型,并偏向于产生中心性坏死和空洞[2]。二是腺癌,包括腺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实体癌黏液形成。典型的腺癌为有腺管及乳突样构造,细菌体积较为均匀,为椭圆至长椭圆状,胞浆较丰厚,常带有大部分粘液,细胞核相对比较大,洗染深,内有大部分核仁,核膜也比较清楚。腺癌早期就可以侵害毛细血管、淋巴血管,经常在原发性瘤造成病症前就已经迁移。显微镜下的柱型体细胞环绕着细支气管和支气管呈弥漫型,危害肺泡的那一部分,可蔓延到一至二个侧肺。三是大细胞癌,包含大细胞神经系统内分泌癌、复合型大细胞神经系统内分泌癌、基底细胞样癌、淋巴结上皮瘤样癌、透明细胞癌、伴横纹肌样基因型大细胞癌[3]。癌细胞核大,核仁结构明显,单核分裂象明显,胞浆丰厚,可分成巨细胞型和零点五透明细菌型,透明细菌类型易被错诊为转化性肾腺癌。其检测精度与送检标本是否正确以及病理学检测是否充分相关,电镜实验常会带来帮助。大细胞癌的转化比小细胞的分化癌晚,因此手术的可能性很大。另一种是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包括燕麦细胞型、中间细胞型、复合燕麦细胞型。恶性肿瘤细胞常呈类圆形至菱形,胞浆较小,结构类似于淋巴细胞。燕麦细胞型和中间型可能起源于神经外胚层的 Kulchitsky 细胞或嗜银细胞[4]

二、肺癌形成的主要原因

2.1烟草

在过去50年,甚至更长的历史时期就已确定了烟草可以引起肺癌,在美国,大约百分之八十五的肺癌患者吸烟或被动吸烟。一项分析结果表明被动吸烟人的相对危险度约为1.14—5.20。最近的一个调查报道从青少年逐渐处于被动烟民,在成年人之后患癌症的危险性提升了3.6倍。一份归纳了全球130个数据库的研究论文,提出了这样的结局——香烟致肝癌的相对风险范畴大约为15—30。在已经吸烟和正在抽烟的人群中,前面一种更加容易造成肝癌。据一份对1997-2003年被确诊的肝癌、入组病人共五千余例的调研研究发现:以前抽烟病人仅占总人数的60%之上,而之前烟民仅25%。肝癌在国际范围内的临床流行病学更改,和某些发达国家烟草的兴起情况相关[5]。尽管烟民总数在欧美等其它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超过了最高值且有减少的趋势,可是在过去的二十年间,在我国和其它资本主义国家仍保持快速提高的趋势。 《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表明,中国抽烟人口达到三亿多,≥15年人口抽烟比例达到26.6%,其中男子抽烟比例高达50.5%,中国每年有一百余万人由于抽烟导致去世。2018年,中国不吸烟者的二手烟暴露率为68.1%,有7亿人暴露在二手烟中[6]

2.2 空气污染、职业暴露

环境污染、职业暴露环境环境污染、职业暴露也是引起恶性肺癌发病的另一种主要原因。巴基斯坦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表明:严峻的大气污染使肺癌爆发,肺癌死亡率城镇居民明显超过农村, 发生率依次为: 4%—9%、1%—3%。都市的机动车废气、制造业加工、石棉、放射同位素、芳香物质、橡胶和塑料工业等释放的有害废气,使的大气污染问题也比乡村更严重。我国在云南的对锡矿工人队列调查研究表明,锡矿工人肺癌发生率的异常增高首先是与工作职业暴露因子密切相关,如氡子体、砷和灰尘等,而且还与工作职业因子系统相互作用, 如吸烟、慢性支气管炎、高受教年龄等原因也有关。云南锡矿职工肺癌发病的风险随着作业时间和职工暴露时间增长而提高, 高质量氡暴露的肺癌危险性是低质量暴露的3.9倍[7]。

2.3遗传因素影响

任何类组织学型肺癌的出现均与多步骤累积的基因变化相关 [8-10]。最突出的一个是抑癌基因p53基因的突变,其编码的p53蛋白具有许多抗增殖功能,尤其是对具基因毒力细胞的应激反应作用。根据资料研究,在50%非小细胞肺癌以及≥70%小细胞肺癌患者中都可以监测到p53突变失活,多数为错义的突变[11]。

三、CT对肺癌检查的作用

肺癌是当前常见的一种疾病,诊断难度比较大。近些年来随着影像学的不断发展,螺旋CT取得突出的进步。肺部微小结构的病变发生几率高,但是对肺部小结节性病变的定性诊断需要引起重视,确定何时进行介入术治疗。根据疾病的特殊性,需要在当前基础上进行判断。肺部微小结节性病变的发生几率比较高,一般73%左右可能为细支气管肺泡癌,良性几率是25%左右。根据临床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CT检查方式有突出的作用,在整个过程中需要了解的是诊断的流程和要求。影像学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技术在影像学诊断中可行性高。PET从肿瘤性包代谢角度入手,通过生理性分析得知后,进行合理的检测。对比而言,新型诊断方式应用更为明显。在CT鉴别和引导下,对孤立性病灶进行穿刺活检有突出的作用,在诊断中,针对周围肺癌的诊断而言,整体准确率高。在CT导向分析中,经皮穿刺活检方式符合需求,但是本身存在一定的误诊几率和漏检几率。在实际病灶分析中,细针穿刺的方式可能引起肿瘤种植或者转移等现象。在切除治疗的过程中,准确率达到100%。微小的肺癌以早期为主,手术治疗优势明显、范围小。如果存在延误诊断的现象,肿瘤直径增大后,出现淋巴转移和远处的器官组织转移的现象,在周围性分析中,考虑到周围型肺癌的具体情况,将其和炎症结节和良性肿瘤等进行鉴别。

四、胸部CT判定肺癌的依据

1. 分叶征

在深浅分叶的过程中,深入分层扫描方式有重要的作用,在常规性扫描和检查中,需进行性质分析。一般情况,在薄层高分辨率CT检查中,确定扫描的类型。以深分叶作为基础,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大。在实际鉴别和分析中,明确实际征象。毛刺征也是重要的表现,以远肺门侧显示情况作为基础,在常规扫描的过程中表现的是高分辨率扫描,整个过程清晰可见。在实性型小结节诊断中,在CT诊断中进行肺部小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 血管集中征

以近肺门侧作为技术,在薄层检测中,主要的是高分辨率以及靶扫描显示分析,在普通的CT扫描过程中,血管集中方式有突出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在2-75px层面。对比普通的CT方式,在肺尖中,表现的是间隙不同形式。

3. 磨玻璃征

在细支气管肺泡中,随着MSCT方式的合理化应用,影像学分析得以确定结节的类型。在结节和腺癌病变分析中,磨玻璃征象可与肿瘤的生长模式存在关联。依据当前肺泡的诊断方式要求可知,整个过程中不会对腺癌和癌前病变产生影响。在周围型支气管肺泡的结节分析中,实性成分分析后得知,恶性程度提升。依据肺泡诊断的注意事项,在亚实性分析中,确定高分化胰癌。在肺结节病理分析中,体现的是肿块聚集优势。在胸膜凹陷征中,纤维反映明显,在壁层胸膜中形成的是一个含液体的死腔,很少伴有亲润现象。

4. 肺内结节分析

肺内的良性结节是医患双方判断的关键,以开胸手术为例,在术前需要做好诊断工作。手术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的创伤,给患者心理上带来一定的压力。近些年来,微创手术方式有重要的作用,给患者提供更好的选择。在胸腔镜技术应用中,VATS模式损伤小,能确保视野清晰,术后肺内结节的合理性分析是重点,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进行心理方面的评估。电视胸腔镜技术的发展为肺部小结节患者提供新的手术途径。针对良性肺部结节的案例, 通过微创手术后,确定病例诊断的优势。在干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掌握诊断的注意事项,及时提供诊断,结合结果实施治疗。

小结

综上所述,将CT检测技术运用于早期肺癌诊断治疗上,检测准确性,就可以有效的对病人进行针对性诊断,并可以推广应用。本文认为论文的工作还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得到完善和改进: 一是建立医学知识指导体系进行分割。医学图像分割不是一种普适的情况,很难找到一种能够自动进行的、适合于各种医学影像病灶区的分割方法。所以,专业医生的指导是必须要有的。医生的知识体系可以高效的、直接的引导医学图像病灶区的分割过程。因此建立医学知识指导体系进行分割,将会成为今后医学图像分割的研究热点之一。二是建立反馈模式。以后的研究过程中,可以考虑建立相关的人—机反馈模式。在这样的人—机互动过程中,一定会取得更为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Mills C A,Potrer M M.Tobacco smoking habits and cancer of the mouth and respiratory system[J].Cancer Res,1950,10(9):539-542.

[2]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Tobacco use among adults—United States, 2005[J].MMWR,2006,55(42):1145-1148.

[3] Vineis P,Airoldi L,Veglia F,et al.Environmental tobacco smoke and risk of respiratory cancer an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former smokers and never smokers in the EPIC prospective study[J].BMJ,2005,330(7486):265-266.

[4] Vineis P.Tobacco and cancer:Recent epidemiologicalevidence [J].JNCI,2004,96(2):99-106.

[5] Yang P,Allen M S,Aubry M C,et al.Clinical features of 5,628 primary lung cancer patients: Experience at Mayo Clinic from 1997 to 2003[J].Chest,2005,128(1):452-462.

[6] 黄彪文. 构建无烟中国需解决控烟传播难题[J]. 小康, 2021.

[7] 高国福,姚树详,等.云南锡矿工肺癌的队列研究[J].中国肺癌杂志,2002,5(2):81-91.

[8]Essary L R, Vargas S O, Fletcher C D M. Primary pleuropulmonary synovial sarcoma: reappraisal of a recently described anatomic subset[J]. Cancer, 2002, 94(2): 459-469.

[9] Minna J D, Roth J A, Gazdar A F. Focus on lung cancer[J]. Cancer cell, 2002, 1(1): 49-52.

[10] Hussain S P, Hofseth L J, Harris C C. Tumor suppressor genes: at the crossroads of molecular carcinogenesis, molecular epidemiology and human risk assessment[J]. Lung Cancer, 2001, 34: S7-S15.

[11]Pfeifer G P, Denissenko M F, Olivier M, et al. Tobacco smoke carcinogens, DNA damage and p53 mutations in smoking-associated cancers[J]. Oncogene, 2002, 21(48): 7435-7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