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骨折后路内固定术的手术护理配合及对手术时间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胸腰椎骨折后路内固定术的手术护理配合及对手术时间的影响

高晓宁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手术室  陕西西安 710032

【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后路内固定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效果,及对手术时间的影响。方法:所有病患均选取我院骨科2019年-2021年诊治的96例胸腰椎骨折病患,全部行后路内固定术,再分别给予基础护理(参照组)和手术护理配合(观察组),对比分析疗效和手术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比参照组短,术中出血量和引流量均比参照组少,术后VAS评分比参照组低(P<0.05);护理前两组病患的SAS和SDS评分基本无差异(P>0.05);护理后评分均比护理前低,且观察组评分均比参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6.25%比参照组20.83%低(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采用后路内固定术与护理配合的效果较好,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和引流量,降低术后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不良情绪。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后路内固定术;手术时间

    从临床研究来看,造成胸腰椎骨折多为外力作用,导致这一部分的骨质发生连续性损伤,手术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式,手术选择后路内固定术,术中情况和术后护理显得尤为重要[1]。本研究的所有病患均选取我院骨科2019年-2021年诊治的96例胸腰椎骨折病患,发现后路内固定术配合护理的治疗效果最为显著,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患均选取我院骨科2019年-2021年诊治的96例胸腰椎骨折病患,纳入标准:1)通过X线、CT等诊断技术,符合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诊断标准;2)所有病患都是自愿参加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且研究已经伦理学委员会批准[2].病患基本临床资料无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研究,见表1。

表1   两组基本资料对比分析

组别

例数

男/女(例)

年龄(岁)

交通事故

重物砸伤

高处坠落

观察组

48

28/20

35-74(58.93±5.37)

28

10

10

参照组

48

27/21

36-73(58.15±5.18)

30

9

9

1.2 方法 所有病患行后路内固定术,参照组行基础护理,主要包括信息和资料核对、心理护理、环境护理等。观察组给予手术配合护理:1)术前:对病患的各项生命体征,如心电图、血尿常规和血糖等进行检查,以满足手术的需求;另外,术前与病患取得有效沟通,护理人员的态度要和蔼可亲,帮助病患消除手术恐惧和焦虑心理,让其熟悉手术环境,对手术有全面的认识;2)麻醉:建立2条及以上静脉通道,协助麻醉师开展气管插管,进行桡动脉穿刺,密切监测病患术中的血压、心率等各项生命体征;3)术中:固定病患的手术体位,协助医生开展手术;4)术后:观察并确保生命体征平稳后送入病房,转接病房的医护人员,术后3天进行回访。

1.3 评价标准 1)评估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区间0-10分,得分越低表明疼痛程度越低;2)焦虑和抑郁评价: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都包括20个项目,前者50分为分界值,后者53分临界值,分值越高病患的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3]

1.4统计学分析  基本资料和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组间计量和计数资料分别用(χ±s)和率(%)表示,用t和χ²检验,统计学判定为P<0.05。

2 结果

2.1手术情况和疼痛程度对比分析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比参照组短,术中出血量和引流量均比参照组少,术后VAS评分比参照组低(P<0.05),见表1。

表1   手术情况和疼痛程度对比分析(χ±s)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引流量/mL

术后VAS评分/分

观察组

48

85.33±1.45*

123.53±12.80*

65.72±6.64*

1.19±0.23*

参照组

48

97.72±1.81

195.67±19.24

90.89±9.14

3.97±1.38

t值

11.531

35.461

21.319

3.052

P

<0.05

<0.05

<0.05

<0.05

注:与参照组相比,*P<0.05

2.2 SAS、SDS评分对比分析 护理前两组病患的SAS和SDS评分基本无差异(P>0.05);护理后评分均比护理前低,且观察组评分均比参照组更低(P<0.05),见表2。

表2   SAS、SDS评分对比分析(χ±s,分)

组别

n

SAS评分/分

SDS评分/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48

49.56±3.81

29.43±2.59ab

52.14±3.56

36.17±2.39ab

参照组

48

48.73±3.27

34.36±2.83a

53.19±3.48

42.74±2.68a

t值

1.013

5.322

1.141

5.841

P

>0.05

<0.05

>0.05

<0.05

注:与护理前相比,aP<0.05,与参照组相比,bP<0.05

2.3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分析 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6.25%(3/48)比参照组20.83%(10/48)低(P<0.05),见表3。

表3 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分析(n/%)

组别

N

切口渗血

切口感染

肺部感染

切口裂开

发生率(%)

观察组

48

1(2.08)

1(2.08)

1(2.08)

0(0)

6.25

参照组

48

4(8.33)

2(4.17)

2(4.17)

2(4.17)

20.83

χ²值

4.360

P

<0.05

注:与参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随着现代出行方式的改变,交通事故造成的胸腰椎骨折非常常见,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容易发生摔伤和跌伤造成胸腰椎骨折,临床治疗采用后路内固定术[4]。随着手术与护理方式的不断改变,手术与护理的配合成为有效的治疗方式,其主要是对手术的整个过程提供护理服务,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及时排解病患的不良情绪,降低疼痛程度,促进病患的及时康复。本研究所有病患均选取我院骨科2019年-2021年诊治的96例胸腰椎骨折病患,全部行后路内固定术与护理配合,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比参照组短,术中出血量和引流量均比参照组少,术后VAS评分比参照组低。另外,护理前两组病患的SAS和SDS评分基本无差异,护理后评分均比护理前低,且观察组评分均比参照组更低。此外,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6.25%比参照组20.83%低。因此,后路内固定术与护理配合的治疗效果更理想[5]

综上所述,胸腰椎骨折采用后路内固定术与护理配合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和引流量,降低术后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不良情绪,治疗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郭宝侠.胸腰椎骨折后路内固定术患者的手术护理价值及术后VAS评分评价[J].中外医疗,2020,39(10):147-149.

[2]崔小艳.胸腰椎骨折后路内固定术患者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8):84+89.

[3]徐三霞,罗王莉.胸腰椎骨折后后路内固定术的手术护理配合分析[J].哈尔滨医药,2018,38(04):398-399.

[4]王岩,范田甜.40例胸腰椎骨折后路内固定术的手术护理配合[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4):103+105.

[5]钱兆玲,蔡玲玲,唐婧.肩关节镜下治疗肩袖损伤的手术护理配合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1).1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