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肺康复的应用及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肺康复的应用及进展

董婉秋

广东省广州市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510000

摘要:早期肺康复的主要目的是缓解或控制患者的症状,舒缓患者的心情,使得患者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建立人工气道和有创呼吸机治疗可以很大程度上的缓解患者病情,但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需要绝对的卧床休息,完全丧失了自我行动力。在这一背景下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肺康复治疗被进一步的应用到临床中,其安全性和可行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

关键词:机械通气;早期肺康复;应用;进展

前言

    重症肺炎是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由各种病原体感染造成严重菌血症或毒血症。对于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早期肺康复有利于病人的病情恢复,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在这样的前提下,早期肺康复在当前已经开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在临床上开始得到了较好使用。下面对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肺康复的应用进展进行叙述。

1 早期肺康复的概念及其意义

1.1早期肺康复的概念

    肺康复是指对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配合综合性肺康息方案,通过稳定疾病表现而减轻症状,优化功能状态,缓解患者的疼痛,缩短住院时间肺康复不完全指的是对于疾病的康复,很大程度上是指恢复患者的自由行动力,心理认知力等个人社会能力为目的。

1.2早期肺康复的意义

早期肺康复对于机械通气患者的意义是举足轻重的。例如:在梁艳东,赵丽芸,何伟枫,等[1]的研究中选取124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康复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早期肺康复锻炼。记录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再插管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评价标准。实验结果表明,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和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再插管率和VAP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早期肺功能可以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再插管率和VAP发生率,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患者的离床时间,加快机械通气患者的恢复。早期肺康复意义在于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自由行动力,同时还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舒缓患者的心情,避免患者出现躁郁情绪。这一实验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早期肺康复对于机械通气患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 早期肺康复的实施方法和进展

    正是因为早期肺康复在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治疗终能够取得较好效果,因此在当前也开始得到了较好使用。下面对早期肺康复的实施方法和应用进展进行叙述。

2.1 早期肺康复的实施方法

早期肺康复的实施方法是多样的,主要是要找准实施方法的时机,因人而异进行治疗。例如:在陆俊江,廖建坤,梁国兴,等[2]研究中,即选用了9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采取ICU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基于常规治疗采取早期肺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长、ICU住院天数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结论可表明,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早期肺康复治疗,疗效显著,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治疗方式,应该应用于机械通气患者治疗的整个过程。康复活动训练主要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主动康复活动训练往往是针对意识清醒的患者进行自主的运动等方式的康复训练,而被动针对的是意识并不清醒的重症患者,需要他人辅助来进行关节活动等一系列的被动康复练习,避免出现患者的关节僵化等问题同时早期肺康复的训练种类多种多样,包括呼吸肌肉训练,运动训练和饮食营养疗法等各种形式的康复训练。所有的康复训练都是有易到难,循序渐进的,例如:运动训练,就是从刚开始简单的抬头训练,逐渐过度到起身最后实现患者的下地行走。在康复的过程中切忌不能操之过急,同时也要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来合理规划训练内容,随时积极根据患者的病情好转加大训练强度,让患者在逐渐适应训练环境。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因素是十分复杂多变的,所以要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近期用药,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等一系列要素来制定康复训练计划。特别是在临床中很容易忽视患者的心理因素,没有顾虑到患者的主观情绪,而导致患者无法接纳康复训练,产生抵触情绪,使得训练计划实施受阻。总而言之,早期肺康复的实施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要因人而异,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康复活动训练计划。

2.2 早期肺康复的实施进展

由于早期肺康复的临床特点以及对无创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功能改善的重要价值,当前在临床上也开始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例如在雷翠芳[3]等研究中,即对使用无创机械通气的慢阻肺患者,实施了早期肺康复训练。在其研究中,对3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另32例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肺康复训练。通过这一研究显示,使用早期肺康复后,观察组的NPPV时间、CAT评分、呼吸频率以及氧合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这一研究可说明,通过早期肺康复可显著改善慢阻肺患者无创机械通气后的呼吸功能,这对康复进程而言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可见早期肺康复的重要应用价值。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口逐渐老龄化,机械通气患者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虽然早期肺康复在临床已经被证实对于机械通气患者的康复有一定的推进作用。但是因为对其的认识和研究还不够深入,再加上机械通气患者的情况都较为复杂,很大一部分医院都把大部分注意力放在了临床治疗上而忽略了对于患者的肺康复训练,这直接导致了医护人员对于康复训练知识的不了解,医院的康复设备不够齐全,以及患者自身的体质不同,病情变化也会对训练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此情况下,应该在重视临床治疗的同时,结合肺康复治疗以及心理治疗,形成完备的康复系统。另外也要加强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能力,医院添置康复训练专业器材,使得早期肺康复的积极作用发挥到最大。

3 结论

综上所述,早期肺康复对于机械通气患者在临床的治疗中有诸多好处,但是因为了解不够等因素导致其在临床的运用并不广泛。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逐渐上升,对于早期肺康复的重视也在逐渐增加,结合患者自身情况的不同,配合临床治疗和心理护理,力求最大程度上的降低疾病的致死率,将早期肺康复的优势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陆俊江,廖建坤,梁国兴,等.早期肺康复治疗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08):230-231.

[2]梁艳东,赵丽芸,何伟枫,等.早期肺康复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0,11(05):65-67+70.

[3]雷翠芳.早期肺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创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J].医疗装备,2021,34(03):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