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法在方舱医疗队员三级防护督查管理中的实践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PDCA循环法在方舱医疗队员三级防护督查管理中的实践应用

刘凤梅,侍巧云,李婉宁,吴小艳

海军第九〇五医院 上海 201100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方舱医院在公共卫生应急保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本研究运用PDCA循环法在方舱医院医疗队三级防护督查全过程进行质量管理,运用PDCA循环法,督查与指导、整改相结合,培训与考核相结合,优化感控监督流程、方法,穿戴防护用品的正确性、安全性稳步提升,脱防护用品时存在的职业暴露风险明显降低,在任务的中后期实现人员“零感染”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PDCA循环法  方舱医院 穿脱防护服 视频监控 体系构建

2022年的3月上海突发了“倒春寒”的疫情,在上海抗疫最吃劲、最关键的时候,军队抽组卫勤力量支援上海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市、区两级均组建了方舱医院,方舱医院展开部署快、机动性能好、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能够适应突发应急救援任务,发挥巨大的应急保障作用[1]。在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和服务的同时,预防进入方舱的职业暴露,是保持救治工作持久力以及有效控制疫情的关键。本文探讨PDCA循环法在方舱医院医疗队员三级防护督查管理中的实践应用,报告如下。

相关概念及意义

1.1  PDCA循环法又称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学家(W.E.Deming)于1950年提出的[2]。PDCA循环法需要四个阶段,即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通过不断的循环与改善,以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3]

1.2  医用防护服最为重要的性能就是防护作用。要求其防御理化、生物等因素伤害,对人体有保护作用的工作服,表面不能有粘连、裂缝、孔洞等缺陷,尤其是连接部位和拉链部位的处理,保证防护服的安全可靠性[4]

2感控督导制度

通过培训的感控专员参与方舱医院感染防控的督导与管理工作中,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医疗活动中个人防护操作存在的感染隐患,保证医疗质量与安全的制度。

3PDCA循环法在穿脱防护服督导管理中的应用

3.1  计划 (plan)医疗队员是各单位临时抽调组建的,在灾害、紧急情况下快速投入实战中,要求抽调组合而成的团队,以工作效率为参考指标,淡化在原单位的职务及资历,保持团队的稳定性、凝聚力以及执行力。成立医院层面的感控专员督导组9人,由呼吸专业的一名副院长担任组长,各医疗队抽取业务及管理能力强、具有呼吸、传染病学等专业、援鄂经验的人员优先考虑进入督导组;与护理部共同制定各项制度,并且各病区1名副护士长专职负责病区感控工作;各病区抽组专职人员负责视频监督岗工作,每4-6小时一班,通过视频监控了解进入红区人员穿脱衣情况及舱内感控工作落实情况。

3.2  执行(do)

3.2.1  知识培训与理论考核结合首先对医院感控专员督导队伍、专职感控护士长、视频监控岗专班人员进行规范化的新冠疫情院感防控知识培训,其次利用各医疗队、各病区的工作例会,组织全员学习国家、市级、方舱医院主体部门下发新冠肺炎的诊疗方案、方舱医院运行指南、感控工作落实20个细节、个人防护及培训管理等文件内容的学习,最后感控督导组通过手机APP对方舱医院全体医疗队员每天进行感控理论考核,了解掌握情况。

3.2.2  工作日报与院内讲评结合。感控督导专员将日工作小结报告提交给医院感控督查组;病区专职感控员每日15:00将一天督查内容报护理部;设立的视频监控岗人员实时进行视频监控,遇到问题通过视频及时提醒当事人进行整改,每班结束后将督查存在问题反馈给监控岗负责人,提交给方舱感控组。

3.2.3  督查内容与流程方法结合。感控组根据指南以及方舱总院的要求,制定院级层面统一的二级、三级防护标准。尤其穿脱防护服一步一动流程制作后组织全员学习,人人录制考核视频,并在医疗队、医院各病区间进行评比。穿防护服流程:更换手术衣工作鞋、手卫生→戴帽子→戴N95口罩→戴护目镜→戴内层丁腈手套→穿内层鞋套→穿防护服(背部必须标注编号,便于视频监控督导)+白色靴套→戴外科手套→穿隔离衣→戴面屏→穿靴套(无纺布)→互相检查。脱防护服流程:(1)前置缓冲间:手卫生→脱隔离衣→手卫生→脱面屏→手卫生→脱外层靴套→手卫生,避污纸进入缓冲间泡脚30秒;(2)脱一间:手卫生→脱防护服+靴套+外层手套→手卫生→避污纸进入脱二;(3)脱二间:手卫生→脱护目镜→手卫生→脱内层鞋套→手卫生→脱内层手套→手卫生→脱口罩和帽子→手卫生→更换N95→进入清洁区。视频监控岗督查流程与方法:全院上下通过横向协同和纵向部署,多部门通力协作和紧密配合[5],统一进行固定编号,人人知晓自己编号,每天18:00卫勤、护理部收集整理次日进舱人员排班,次日晨8:00当日视频监控值班护士长将当日排班打印交给监控岗专职人员,原则上不在排班计划内的医护人员、机关人员非必要不进红区,如特殊情况确需进入的,需填写《临时进舱工作申请表》,逐级审批后方可进入。通过一张表单,穿衣岗填写各班人员编号—交给—监控岗人员—进舱人员脱衣进入脱衣间时,脱衣班将人员编号和镜面告知监控班, 监控班填写时间、编号、镜面号,实时提醒有问题的当事人脱衣情况,遇原则性问题脱衣结束后到监控岗回看视频进行反思整改。

3.3  督(check)方舱感控督查专员根据排班每日2-3人一组负责舱内外感控工作的全面督查;舱内视频监控岗由各病区固定1名护士长,上下午各一班轮流进行舱内视频督查,主要存在如下问题:①个别人员未按时落实20分钟手消制度;②点位秩序乱,有患者随意拉绳子晾晒衣服;③患者出院后终末消毒不彻底;④护士站有人员聚集现象。舱外视频监控岗18名专职人员主要职责是通过视频维持通道秩序;提醒脱衣岗进行负压系统检测;穿脱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醒当事人实时整改;原则性问题请当事人进行视频回看确认整改;监控室环境、物表消毒隔离制度。重点监督发现以下问题:①脱隔离衣时随意卷,未单手侧身扔入垃圾桶;②脱面屏有触碰面屏前面;③有“金鸡独立”现象;④手消时间小于15秒(更换口罩中间可以小于15秒);⑤泡脚时间不足30秒;⑥脱口罩帽子方法有一把抓现象;⑦脱衣岗垃圾处理不规范;⑧戴口罩时未检查气密性,触碰口罩内面;⑨戴口罩时顺序不正确,应先系下系带,再系上系带。

3.4  总结(action)医院方舱感控组将感控专员、病区专职督导员、视频监控员反馈所有督查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共性问题,并在每天下午16:30医院层面感控交班会上进行全院讲评。各医疗队、病区压实防控责任、梳理防控流程、统筹协调、各司其职,从严从细抓实疫情防控风险的隐患排查,确保方舱医院“堡垒”稳固,底线不破[6]。视频监控岗护士长每天整理需掌握的感控细节,视频监控岗专班全员知晓要点内容,30天内共整理要求掌握的感控细节200余条,通过加强监控岗人员沟通技巧培训以及细化工作职责,使管理流程更顺畅、更高效,极大解决了缓冲通道、一脱间拥堵现象。视频监督反馈资料做到日清日存,使管理更规范,为后期流调等保留珍贵的视频资料。每天督查发现问题从每天100余条逐渐减少至1-2条,并将结果反馈病区与院感控组,利于各病区的循环整改,从而促进质量的持续改进。

4讨论

运用PDCA循环法,督查与指导、整改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感控工作在不断的磨合实践中以达到最佳状态,人员穿戴防护用品的正确性、安全性稳步提升,脱防护用品时存在的职业暴露风险明显降低[7],在任务的中后期实现人员“零感染”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5月28日上海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根据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病学的特点,因地制宜的科学防控,通过全面复盘卫勤力量的指挥、调动、诊疗实施等过程,形成宝贵的经验[8],提高了部队的非战争军事卫勤保障能力,也为后期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畅,李文浩,王大虎,等.武汉市某方舱医院新冠肺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2021,27(08):583-586.

[2]李惠婷,黄范倩,陈建华,等.运用PDCA改进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发热门诊设置[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20,31(11):1418-1420.

[3]毛新,郝桂兰,程小龙.PDCA循环在综合医院新冠肺炎感控管理实践中的应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15):108-109.

[4]李晔,蔡冉,陆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服的选择和使用[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0,19(2):117-121.

[5]范婧慧,蔡忠香,刘春英,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方舱医院护理工作模式探讨[J].上海护理杂志,2021,21(11):63-66.
[6]吉婧,欧松,邓晓军,等.新冠疫情期间PDCA循环法在院内感控督导管理中的实践应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2,2:105-106.

[7]詹昱新,喻姣花,刘义兰,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中方舱医院护理应急管理的实践[J].解放军护理杂志,2020,37(5):13-16.

[8]黄国雨,徐纪玲,陈刚.东部战区海军医院援鄂医疗队抗疫工作收获与启示[J].海军医学杂志,2021,42(2):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