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产科护理品管圈活动的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论产科护理品管圈活动的应⽤

周黎静

枣阳第一人民医院 411200

摘要

⽬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效果。⽅法通过对2013年9⽉~2015年9⽉在我院产科应⽤品管圈活动,观察⽐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产妇满意度、知识掌握情况、护理缺陷发⽣率、护理病历合格率差异。结果实施品管圈后产妇满意度、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和护理病历合格率同实施前⽐较均明显提⾼,护理缺陷率显著低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产科护理风险管理采⽤品管圈活动可提⾼护理质量、产妇满意度及护理病历合格率,降低护理缺陷发⽣率,降低护理风险,临床值得推⼴应⽤。

关键词:产科 品管圈活动护理风险管理

  产科为繁衍下⼀代的重要科室,同时也是涉及⼈⽂和伦理的重要科室,产科护理⼯作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产科具有⾼风险,急诊多,产妇病情复杂且变化快等特点,同时产妇及家属期望值⾼,易导致护理纠纷,甚⾄医疗事故[1][2][3]。加强风险管理,可降低护理风险发⽣率,保证护理安全及母婴安全。品管圈活动为全新护理模式,全员参与品管圈活动,推进管理⼯作顺利进⾏,在轻松的管理模式,护理⼈员获得满⾜感和成就感[4][5]。本⽂通过对我院实施品管圈前后产科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进⾏分析,讨论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意义,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法

1.临床资料

  2018年9⽉~2015年9⽉我院产科实施品管圈活动,护理⼈员30名,全部为⼥性,年龄为20岁~35岁,平均年龄为(26.89±2.14)岁,按照职称划分:护⼠12名,护师6名,主管护师9名,副主任护师1名,按照学历划分,中专2名,⼤专13名,本科及以上12名,按照⼯作年限划分,5年内护理⼈员7名,5年~10年护理⼈员11名,10年以上护理⼈员15名。实施前后均选取400例产妇临床资料进⾏分析。

2.⽅法

  产科护理⼈员进⾏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品管圈活动原则、⽅法、特点,⿎励护理⼈员⾃愿报名,组成品管圈⼩组。对产妇品管圈展开护理⼯作[6]:严格执⾏巡查制度,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给予积极的指导,耐⼼解答产妇提出的疑问。护理⼈员将产妇情况及时同医⽣沟通,防⽌出现护患纠纷。同产妇及家属沟通,保护产妇隐私,尊重产妇。新⽣⼉易出现⼿圈和胸牌丢失情况,针对上述情况采取应对措施:与采购科沟通,提⾼⼿圈和胸牌质量,加强培训,保证新⽣⼉佩戴⼿圈、胸牌规范化。向产妇及家属讲解⼿圈和胸牌的重要性,防⽌脱落。加强对产妇及家属的健康教育:通过查阅相关⽂献,制定产妇健康路径表,尤其是初产妇,缺乏哺乳期和妊娠期相关知识,对产妇进⾏健康教育,结合产妇实际情况给予⼀对⼀指导,提⾼产妇知识知晓率。对护理⼈员进⾏培训,了解最新的产科知识,提⾼护理⼈员知识知晓率,可对产妇进⾏良好沟通。

3.观察指标

   观察⽐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产妇满意度、知识掌握情况、护理缺陷发⽣率、护理病历合格率差异。产妇出院时应⽤护理满意度量表评价患者满意度;相关知识掌握率80%以上表⽰掌握;护理缺陷考察⼿圈丢失和胸牌丢失;护理病历合格率判断:护理记录单满分7分,体温单满分2分,医嘱单满分1分,得分7分以上表⽰合格[7]。

4.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利⽤SPSS15.0软件进⾏统计分析,计数与计量资料分别利⽤X2检验与t检验表⽰,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实施前后产妇满意度和知识掌握情况差异实施后产妇满意度为95.25%、知识掌握率为94.00%,较实施前均明显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见附表1。

  2.实施前后护理缺陷发⽣率对⽐实施后胸牌丢失率和⼿圈丢失率分别为1.50%和2.00%,均明显低于实施前,具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

  3.实施前后护理病历合格率对⽐实施后护理病历合格率为98.57%,同实施前70.00%⽐较明显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产科为医院重要科室,因其特殊性,增加了护理难度。如何提⾼护理质量,为产妇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为临床研究的重点。品管圈⼩组是指具共同⽬标的护理⼈员⾃愿组成的⼩组,可及时发现护理⼯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学习沟通,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品管圈⼩组同队对护理缺陷原因进⾏分析,寻找解决⽅法,提⾼护理质量。品管圈活动充分发挥⾃主性特点,护理⼈员⾃觉参加培训学习,提⾼健康教育效果。品管圈活动是以产妇为中⼼的护理理念,完善⼯作流程,保证⼯作标准化,提⾼护理质量和产妇满意度。针对病历书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进病历书写时缺项、错项等问题,制定产科护理病历书写标准。本研究显⽰,实施品管圈后产妇满意度、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和护理病历合格率同实施前⽐较均明显提⾼,护理缺陷率显著低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采⽤品管圈活动可提⾼产妇满意度及知识知晓率,降低差错发⽣率,临床值得推⼴应⽤。

参考⽂献

   [1]李艳琴,何然,张伟,等.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昏迷患⼉院内压疮发⽣率中的应⽤[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25):79~81

  [2]万梅,孙冬慧.品管圈活动在提⾼电动⽌⾎带使⽤安全性中的应⽤[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6):112~113

  [3]李功基,苏雪琴,刘燕华,等.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及效果分析[J].⿊龙江医药,2014,27(5):1231~1233

  [4]熊丽,何娅娟,蒋明珉.品质管理圈活动在降低新⽣⼉沐浴风险中的应⽤[J].西部医学,2018,27(7):1094~1097

  [5]潘继红,叶宁,周⽴平,等.追踪管理法和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J].护理学杂志,2016,28(19):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