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患者血压测量部位的选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1

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患者血压测量部位的选择

郭静

山西长治清华机械厂职工医院 046012

【摘要】 探讨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患者血压的测量方法。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2022年6月来我科进行化疗的40例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患者,采用腘动脉和踝动脉血压测量的方法并比较优越性。结果 踝动脉血压测量在准确性、可行性方面均优于腘动脉血压测量。结论 踝动脉血压测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乳腺癌术后 picc  血压测量部位

乳腺癌术后进行化疗是预防癌症远处转移的重要手段。为保证安全用药,使用化疗药物期间需要全程监测血压。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一旦发生淋巴水肿将伴其一生,外形的改变、肢体的不适、反复感染、上肢的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质量[1],故应避免在患侧上肢测血压。PICC留置时间可长达一年,安全可靠,PICC管放置后,为了防止导管堵塞和损伤,故也禁忌在置管侧上肢测血压[2]。因此,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患者血压测量部位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腘动脉血压测量为传统的下肢血压测量方法,在准确性与舒适度方面较差,我科采用踝动脉血压测量方法,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12月-2022年6月来我科进行化疗的40例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患者,分别测量腘动脉与踝动脉血压,比较测量结果。

2.方法:遵医嘱为患者进行用化疗药时监测,统一采用vs-800监护仪进行血压测量。患者采用的化疗方案为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和多西他赛两种,用药监测时长为6-8小时。将监测时长对半分开,前一半时间采用腘动脉血压测量方法,后一半时间采用踝动脉血压测量方法。部位:同侧下肢。腘动脉测量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或俯卧位),更换下肢专用袖带后,将血压计袖带下缘距腘窝上3-5厘米处平整缚于大腿下部。踝动脉测量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将血压计袖带距内踝上3-4厘米处平整缚于小腿下部。

结果

通过22例患者两种测压方法得对比,得出结果如下:

组别

测量值(mmHg)

配合度

腘动脉

140±12/90±12

45%

踝动脉

120±10/70±5

75%

讨论

腘动脉血压测量需要专用的下肢袖带,正常情况下,同侧下肢血压比上肢血压高20-40mmHg[3]。由于数值相差太大,不利于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血压数值。冬季时天气寒冷,患者衣着较厚,血压测量时不便于暴露测量部位,医务人员往往隔着衣物测量血压,衣着的厚薄与血压测量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可能导致测出的血压值不够准确[4]。而踝动脉血压值与患者提供的术前肱动脉血压值接近,且只需要卷起一小段裤管,露出小腿即可测量,无需使用下肢袖带。同时不受体位限制,病人感觉舒适,配合度增加,操作简单,数值准确,不仅解决了实际工作中的困难,而且体现了护理工作的人性化,值的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段艳琴,李惠萍. 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评估与预防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1):1048-1050.DOI:10.3761/j.issn.0254-1769.2010.11.036.

[2] 吴晓莉,叶玉兰,乳腺癌根治术后PICC置管患者两种下肢血压测量方法的比较[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8,3(21):96-99.

[3] 李小寒,尚少梅.护理学基础[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254.

[4] 黄燕青,周翠云,刘雅清,邓燕萍.肘下桡动脉血压监测在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9,26(31):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