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和钼靶及MRI对三阴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3

超声和钼靶及MRI对三阴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曹莉丹

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423000

摘要:目的 讨论超声、乳腺X线摄影、MRI等多项优势得到证实及其在三种乳腺癌筛查中整合的价值。方法 将274例乳腺癌患者按术后免疫组化结果分为三阴性组(32例)和非三阴性组(242例)。非三阴性组分为LuminalA亚组61例,LuminalB亚组124例,HER亚组57例。所有患者均使用超声、乳腺X线摄影和基于功率的MRI。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评价超声、乳腺X线摄影和动态差异增强MRI影像对三阴性乳腺癌筛查的影响,建立混合诊断回归方程。结果 阴性组超声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后部声影增强,血流分级(Ⅱ~Ⅲ)比值,正常乳腺X线目标与边界清晰比值,动态对比度-增强MRI规则,边界清晰,环形强化,T2加权像中心区域强化和边缘强化的比例高于非三阴性组及其三个亚组(P <0.05),乳腺X线靶点微钙化比例和动态增强MRI不均匀增强比例均低于非三阴性组及其三个亚组(P<0.05)。各亚组超声形态规则,乳腺X线目标形态规则、边界清晰、不对称致密混浊、腺体结构紊乱及微钙化比例、动态增强MRI异质强化比例、环状强化比例均存在显着差异,显着性(P<0.05)。超声形态规则(OR=153.395, 95%CI: 2.080-11314.618, P=0.022),钼靶边界清晰(OR=434.504, 95%CI: 2.555-73891. 629, P=0.020),动态对比增强MRI和异质增强(OR<0.001, 95%CI:<0.001-0.787, P=0.045)是三阴性乳腺癌诊断的独立影响因素。动态增强MRI对三阴性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85.1%)高于形态规则(65.6%)、乳腺X线目标边界清晰(84.3%)的超声(P<0.05)。与常规超声形态学(86.4%、83.9%)和乳腺X线目标边界清晰(78.5%、79.2%)相比,准确率(93.8%)和准确率(86.1%)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形态学规律对三阴性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与乳腺X线检查靶边界清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形态规则、乳腺X线目标边界清晰、动态增强MRI不均匀增强联合诊断三阴性乳腺癌的回归方程为logit(P)=-2.676+2.808×超声形态规则+4.295×乳腺X线目标清晰边界-5 .325×动态增强MRI异质增强,当组合诊断回归方程的最佳截止值为0.177时,诊断三阴性乳腺癌的AUC为0.987,敏感性为90.0% ,特异性为 96.7%。结论 动态增强MRI对三阴性乳腺癌的诊断效能最高;超声、乳腺X线摄影和动态增强MRI相结合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

关键词:乳腺癌;三阴性;超声;动态增强MRI  X线摄影

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种重要的乳腺癌类型,以年龄小、组织病理学分级高为特征。分子分型的诊断主要基于免疫组化分析。在超声、乳腺X线摄影和强对比增强MRI中观察到的成像特征可能与乳腺癌的分子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本发明的诊断方法在三重恶性乳腺癌的检测中具有无干扰、性能强等优点。本研究检验了超声、乳腺X线摄影、动态对比增强MRI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假设方法,并检验了诊断超声、乳腺X线摄影、动态对比增强MRI和三阴性乳腺癌的结合的重要性。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乳腺癌患者2377例,均为女性,年龄(51.9~17.6)岁。纳入标准:(1)女性;(2)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乳腺癌的;(3)检测的免疫组化和分子分型相关指标数据齐全;(4)进行超声、乳腺X线摄影和动态对比增强MRI扫描者。去除措施:(1)其他恶性肿瘤患者;(2)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根据术后免疫组化结果将32例分为三阴性组,年龄(49.7±11.4)岁;非三恶性组242例,年龄(53.6±14.7)岁。进一步分为LuminalA亚组61例,LuminalB亚组124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组57例。三阴性组与非三阴性组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 钼靶检查

采用GE数字化乳腺X线机对乳腺X线片进行评价,发现形态规则、边界清晰、非对称密集阴影、不稳定腺体形状和微钙化。

1.2.2 动态增强

MRI扫描GE1.5T超导MRI扫描仪用于乳房上的不同功率增强MRI扫描。患者被要求在测试前禁食6小时,碘区分在测试前30分钟静脉注射的药剂。查看常见形态、清晰边界、时间信号密集曲线(TIC)类型(流入、高原、流出)、抬升类型(均质抬升、异质抬升、环形抬升)和T2重图像(中间抬升)区域抬升、边缘起重。

1.2.3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及乳腺癌分子分型判定方

免疫组化检查及乳腺癌分子分型测定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HER-2和Ki-67的表达。阳性结果的判定参考文献[:(1)ER、PR:癌细胞核中阳性染色细胞的百分比判定为阳性;(2)HER-2:0表示无染色或≤10%浸润细胞呈不完全且细胞膜染色较弱;+是>10%的浸润细胞显示细胞膜染色不完全和弱;>10%的浸润性癌细胞呈弱-中等强度的完全细胞膜染色或≤10%的浸润性癌细胞呈强而完全的细胞膜染色;>10%的浸润癌细胞呈强、完整、均匀的细胞膜染色。HER-2()判断为阳性,参照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结果判断HER-2()。检测结果阳性判断为HER-2阳性,检测结果阴性判断为HER-2阴性;(3)Ki-67指数:记录癌细胞核中阳性染色细胞的百分比(均包括染色强度)。根据文献[5]进行分子分型:(1)Luminal A:ER(+)和/或PR≥20%,HER-2(-),Ki-67指数低于15%;(2)Luminal B:LuminalBHER-2(+):ER(+)和PR(+),HER-2阳性;LuminalBHER-2(-):ER(+)和PR<20%,HER-2(-),Ki-67≥20%;(3)HER-2过表达型:HER-2(+)、ER(-)、PR(-);(4)三阴性型:ER、PR、HER-2均为(-)。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读数比较采用χ2检验;超声、乳房X线摄影和动态差分放大MRI在乳腺癌筛查中的清晰度、敏感性和协调性3次将诊断病理学检查史作为金标准的结果进行了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超声、乳腺X线摄影和高强度MRI在三项乳腺癌筛查试验中的效果,联合回归方程分析得到证实;绘制ROC曲线以评估超声的有效性。乳腺X摄像检查和MRI改善-增强了三项乳腺癌筛查;分析水平α=0.05。

2 结果

将三阴性组的乳腺超声检查结果与非三阴性组及三个亚组进行比较。比值均高于非三阴性组及其三个亚组(P<0.05),钙化率与非三阴性组及其三个亚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三阴性乳腺癌各亚组形态学规律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阴性组与非三阴性组患者乳腺超声检查结果比较

项日

三阴性组n=32

非三阴性组n=242

X值

P值

LumnalA亚组n=61

LumnalB亚组n=61 HER-2过表达组(n=57)

例数

发生率

例数

发生率

例数

发生率

例数

发生率

例数

发生率

影态规整

51

21

65.6

33

13.5

48.274

<0.001

15.1

11

8.9

1

24.5

8.18

0.017

迎界淆晰

56

23

71.9

33

13.5

58.951

<0.001

15

16.4

ll

8.9

12

21.1

5.447

0.056

后方声影增张

58

13

40.6

45

18.5

8.221

0.04

l1

183

18,5

l

15.3

0.032

0.984

血流分级(Ⅱ~Ⅲ级)

159

27

84.3

132

54.5

8.22

0.02

34

55.7

5

51.6

3l

59.6

1.061

0.587

钙化

28

3

9

25

18.3

028

11.5

1l

8.9

7

12.3

5

33

3 讨论

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种可以通过ER、PR和HER-2阴性来解释的乳腺癌。与其他类型相比,药物目标不足,治疗选择较少,药物治疗是首选。测试可以检测到整个肿块的异常,这与乳腺癌的分子分型模式有一定的相关性。在这项研究中,收集并随机多个乳腺癌筛查样本,并与三重和非三重乳腺癌的图形模型进行了比较。MRI结合超声和乳腺X线检查可以进一步改善。本研究结果显示,三阴性组超声、乳腺X线摄影、动态增强MRI形态学检查均正常,明确边界率明显高于非三阴性组及其三组。根据研究结果三阴性乳腺癌缺乏侵袭性和快速增长将是界限分明的主要原因,而连续模式会影响激素受体的低水平。

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当乳腺癌的特征是超声形态正常、乳腺X线摄影靶区边界清晰或高强度MRI上的不均匀抬高时,乳腺癌病理类型的可能性要低三倍。

参考文献

[1]方可敬.核仁素靶向的超声纳米探针构建及其对三阴性乳腺癌的诊疗效能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2021.

[2]马金秋,姚得顺,王洋.超声造影在三阴性乳腺癌动物模型中的实验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18(01):20-23.

[3]张琳郁,江昕,程亚南,朱琳.ROC曲线评估超声造影对三阴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诊断价值[J].现代肿瘤医学,2021,29(12):2148-2151.

[4]陆艳萍,陈建成,肖小琴,黄海雁.三阴性乳腺癌超声影像组学定量特征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21,24(07):568-571.

[5]武文斌,胡培,景红霞,李雅琼,车珊,肖彬.多模态影像在三阴性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21,35(12):1212-1217.

[6]胡晓龙,况娟娟,吕海茹,阮英俊,张世荣,邹磊.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超声血流分级及其与ER、PR、p53表达的相关性[J].海南医学,2020,31(12):1533-1537.

[7]阮吟,石彦,宁艳,孙医学.常规超声BI-RADS分类结合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对三阴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05):630-633.

[8]王璇,李珺,赵海东.超声和钼靶及MRI对三阴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20,34(08):773-777.

[9]胡高杰,刘艳龙,房秀霞,李昊昌,崔岩.三阴性与非三阴性乳腺癌超声造影特征的对比研究[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20,42(05):476-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