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健康教育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疗效及产后盆底功能恢复影响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3

基于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健康教育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疗效及产后盆底功能恢复影响的临床研究

李木琴,熊文红,曾春连,黄晓琴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人民医院,江西抚州344000

摘要产妇在生产之后的产后恢复会有很多的问题,极大的威胁母婴安全与产妇的身体恢复。盆底肌因为分娩受到影响较大,为了能够使得胎儿顺利从产道娩出,会导致盆底肌扩张的范围较大,发生子宫脱垂的情况,阴道松弛、压力性尿失禁等情况发生,对于日常的生活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产妇需要保持充足的修养,同时还必须进行必要的治疗。在临床中通常采用手术方式对女性盆底肌功能障碍进行治疗,但对部分患者而言治疗效果不佳。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表面肌电仪逐步得到应用,因此,本文结合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健康教育对其进行干预。

关键词肌电生物反馈;健康教育;盆底功能障碍;治疗方法

现阶段,女性朋友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健康,很多女性从怀孕期就已关注并学习各种产后恢复的知识,而对于盆底肌的康复也逐渐重视,目的是确保自己在生产后依然可以拥有健康的身体,完美的身材。女性产后拥有健康的盆底肌,不仅可以预防产后很多疾病的发生,更可提高夫妻间的生活质量。因此,产后盆底肌的恢复非常重要,女性朋友一定要重视。针对这一问题,近年来,广大女性已经表现出了高度的关注。基于此,研究人员表示,对于产后女性而言,为了有效实现盆底肌的合理恢复,应积极做好相关锻炼工作的开展,以便避免盆底肌出现松弛的问题。

1女性盆底肌的重要意义

女性盆底肌,顾名思义,是位于女性盆腔底部的肌肉组织。盆底肌由闭孔内肌、梨状肌、尾骨肌、坐骨海绵体肌、耻骨直肠肌、髂尾肌等部分组成。闭孔内肌为大腿外旋肌,梨状肌分布于女性小骨盆的内面;尾骨肌位于肛提肌后外方,坐骨海绵体肌收缩时可以压迫阴蒂脚,阻止阴蒂内静脉血的回流,协助阴蒂勃起;耻骨直肠肌可拉直肠肛管交界处向前,具有肛门括约肌的作用。髂尾肌有固定直肠的作用。由于盆底肌分布与类型不同,又可将盆底肌盆肌分为一类肌、二类肌。一类肌指慢肌纤维,二类肌指快肌纤维。从整体上看,女性盆底肌呈漏斗状,承托着女性的子宫、肠和膀胱,封闭阴道口、直肠开口和尿道口。——如果女性朋友找不到自己的盆底肌,可以将安全套包住着自己的一根手指,再将这根手指插进自己的阴道内,然后收缩阴道,便会感到这根手指被肌肉裹紧,这些肌肉便是盆底肌。

如果女性朋友的盆底肌处于痉挛状态,那么,女性朋友往往出现便秘,在与丈夫共享“性福时光”时还会出现性交疼痛;如果女性朋友的盆底二类肌受损,很容易出现压力性尿失禁、性高潮障碍;如果女性朋友的盆底一类肌受损,容易出现盆腔器官脱垂。

2导致盆底功能障碍的原因

女性朋友怀孕后,体内会分泌出大量孕激素,使准妈妈的肌肉变得柔软、松弛。另一方面,在妊娠期,准妈妈的子宫会不断膨胀,对骨盆的压力不断增大;因此,女性盆底肌在妊娠期会被不断伸拉、弹性也会减弱。——当准妈妈顺利地生下小宝宝后,盆底肌往往出现功能障碍;导致产妇肛门下坠、排便困难、排尿不畅。此外,约有50%的产妇会出现盆底肌松弛,只要大笑、咳嗽或打喷嚏,尿道口便会有尿液漏出;影响产妇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盆底肌松弛后,产妇还可能出现阴道扩张、盆腔器官脱垂(包括膀胱脱垂、直肠脱垂、子宫脱垂)

女性盆底是指封闭女性骨盆底端的几块核心肌肉群和筋膜,最主要的是肛提肌。这些肌肉和筋膜前方连接在耻骨上,后方与尾骨相连,两侧连接在坐骨结节上;像一个吊床一样,将子宫、直肠和膀胱兜起来,将这些脏器固定在正常位置,使这些脏器能各司其职,行使它们的生理功能。除此以外,盆底的肌肉和筋膜还控制着我们的排尿、排便和维系女性私处的紧缩度。如果盆底出现问题,轻度的可以无任何不适,严重的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腰骶部酸痛感和下坠感,尿频、排尿困难和压力性的尿失禁;有些女性朋友还会出现性生活障碍,降低其生活质量。那么导致盆底功能障碍的原因有哪些呢,我为大家总结了以下几点:

最常见的就是女性因为怀孕分娩对盆底造成损伤,首先,女性怀孕期间,肚子里的宝宝越来越大,羊水也越来越多,子宫像一个大西瓜一样重重的压在盆底上,怀胎十月,盆底肌肉的张力会慢慢减退,肌纤维会被越拉越长,盆底肌也就慢慢变松弛。其次,生产时胎儿通过产道,受胎头的挤压,盆底肌肉被极度牵拉,特别是肛提肌,达到最大拉伸程度的17%,加上有时会因为难产增加了医疗性助产的机会,更让已经很疲惫的盆底雪上加霜。此时的肛提肌就像一只过度拉伸的橡皮筋,失去了原有的弹性。导致产后出现漏尿、便秘、子宫脱垂及性功能障碍等问题。

其次是衰老。绝经期前后,由于女性体内雌激素下降,对盆底肌的弹性和韧性的保护力度也随之下降,使盆底肌容易松弛无力。

最后是其他因素。包括长期慢性咳嗽、肥胖、便秘会增加盆底肌的负担,也会使盆底肌变得松弛。

3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健康教育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治理方法

3.1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式,肌电生物反馈疗法通过相关表面肌电仪对产妇的阴道内数据进行采集,表面肌电仪是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的首选仪器,在每次治疗开始前,产妇需要完全排尽尿液,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保持仰卧位,待探头放置入阴道内后,需要根据产妇的盆底情况来合理调节电流强度。在治疗过程中,产妇需要向医护人员反馈当前电流强度的感受,以便于作出动态调整,一般以人体不产生疼痛感为宜。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中,每次治疗时间约为20~25min,根据产妇给出的反馈信号,科学调整收缩力度和收缩部位,在反复的训练中,可以逐渐改善其盆底肌功能障碍的症状。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临床采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成效明显,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操作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医院规定的无菌标准来完成。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还可抑制逼尿肌收缩,从而治疗压力性尿失禁。——2019年6月,在攀枝花市一家妇产医院有42名产妇接受了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这42名产妇的年龄在24岁~33岁之间,在产后均出现了明显的盆底肌张力减退、尿失禁。在接受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后,有38名产妇的症状完全消失,总有效率达90.48%。

3.2健康教育方式

健康教育是一种“以患者的健康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模式,良好的临床护理不仅能有效的辅助和加速疾病的消除,并且可以实现人体全面的调理优化。目前,随着健康保健理念的不断推广和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临床护理健康教育的优势,特别是具有特色的护理理念和做法越来越被社会大众所接受,成为人们提高健康生活水平的重要帮助。(1)成立多学科健康教育护理团队。由妇科护士长、妇科医师、妇科护士、健康教育专干组成。(2)制定健康教育护理方案。团队成员采用头脑风暴法共同商讨制定健康教育护理方案并编制《产后盆底功能恢复手册》,每个项目包括个性化评估、目标设定、评价。

3实施个性化护理:①健康宣教。护士评估患者知识了解程度,根据患者知识欠缺方面,护士或医生耐心向患者讲解生殖器官和盆底肌解剖,盆底功能障碍原因、临床表现、治疗与护理方案。医护人员必须要依据产妇文化程度情况为产妇进行不同情况的健康知识宣教,告知产妇相关的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知识以及康复护理方面的注意事项。②饮食指导。妇科护士评估产妇营养状况,健康教育专干为患者制定营养方案。患者饮食应遵循少量多餐原则,患者食谱为富含高蛋白、高膳食纤维,易于消化饮食。③心理护理。护士与患者积极沟通,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根据其不同程度心理状态给予不同护理。若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较轻,护士鼓励患者表达其心中情绪,积极安慰患者,及时给予疏导;若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中等或仍未缓解,护士指导产妇进行放松呼吸训练和音乐疗法;若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较重或仍未缓解,可请心理咨询师介入,定期评估患者负性情绪,并给予针对性心理指导。④睡眠护理。护士通过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睡眠状况,根据其不同程度睡眠障碍,护士给予患者睡前泡脚、心理暗示指导。

4)产后盆底肌锻炼:盆底训练是产后盆底康复锻炼的一种常用方法,产妇可以在相关人员的指导下掌握其技巧,日常中可以自行训练,从而改善产后盆底肌功能。现阶段,产后盆底肌锻炼中常用的方法包括以下内容:①凯格尔运动。凯格尔运动是缩肛锻炼的一种,要求产妇在锻炼时将肛门保持在紧缩的状态,收紧时间以每次3~5s为宜,收紧和放松交替进行,每次锻炼时间保持15~20min,2~3/d。而在锻炼期间,产妇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具体需求予以调整,适当增减运动量。虽然凯格尔运动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但是一般来说建议产妇从站立姿势开始,可以更好地加强对盆底肌肉与筋膜的锻炼。待方法完全掌握以后,在日常生活中,一旦想到凯格尔运动就可以进行锻炼,能够更好地帮助产妇恢复正常的盆底肌功能。②瑜伽训练。产妇在进行瑜伽锻炼时,首先需要平躺于床上,将双手放置在小腹中央,并且保持自然而平稳的呼吸,进行盆底肌收缩活动,同时注意把握吸气和呼气的频率。③抬腿训练。通过反复抬腿可以帮助产妇增强腹肌张力。根据有关研究数据表明,产妇进行盆底肌锻炼的时间越早,就能越快恢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盆底肌锻炼的过程中应当保持动作的规范性,并且坚持锻炼,而运动量可以根据产妇的身体恢复情况予以适当调整。④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取不同质量阴道哑铃,消毒后放置于患者阴道内,患者自主收缩阴道夹住哑铃,以能够稳定夹住哑铃为准,1次2/d。

4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健康教育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疗效分析

女性生产后发生的盆底肌功能障碍以及肌损伤,都必须经过医生正确诊断,然后因人而异的制定康复方法,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肌电生物反馈疗法以及其他手术修复治疗等。如果女性有严重的尿失禁或者盆腔脏器已经严重脱垂,此时最好的方法便是手术恢复。通常在进行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时时会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不用手术也不用吃药,女性更容易接受,但具体需要治疗疗程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对于生产后的女性建议大家都要做盆底肌的康复训练,这是因为妊娠期与分娩都会对盆底肌造成不利影响,适当的康复训练,可帮助女性朋友改善盆底肌神经与肌肉,进而改善女性阴道松弛的问题,提供夫妻生活的质量,也可有效预防尿失禁与盆腔脏器脱垂的危险。如果等到问题严重时再进行治疗,难度就会非常大,治愈的几率也会降低。

在帮助产妇进行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选用正确的健康教育方式,帮助产妇放松身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是通过非手术形式进行的治疗措施,该治疗方法较为简单并且操作性强,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不会带来痛苦,联合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有利于促进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究其原因,可能为:第一,常规护理往往不注重患者个体差异,所有患者均给予相同护理措施,导致效果欠佳。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充分考虑了患者当前所处的状态,给予了针对性护理措施,更有利于激发患者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盆底肌力。第二,本研究中康复护理方案基于多学科团队建立,避免了妇科护士知识的欠缺,提高了康复护理方案的科学性,进而促进患者康复。第三,本研究康复护理方案不仅包含了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而且纳入了心理、饮食、睡眠等护理,护理方案更加综合全面,全方位为患者盆底肌功能恢复提供保障。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主要是指女性的盆底支持带出现退化,或受到创伤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致使出现尿失禁、子宫脱垂等盆底功能障碍盆底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和以后的身心性福。常规康复治疗可以改善盆底功能障碍程度,但部分患者效果也不甚理想。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进行治疗,能够直接有效促进盆底深层肌肉的收缩,调动患者的主动性,增强盆底肌肌力,加强盆腔器官对其控制,减轻脏器脱垂现象,效果显著。本研究也显示;常规康复锻炼结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比常规康复治疗对盆底功能障碍的恢复效果更好,患者的满意率更高。

结束语

健康教育配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可使产妇的盆底功能状态有效果改善,促进盆底肌力提升,使盆底功能恢复正常。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可对膀胱兴奋具有抑制作用,可使尿急、尿失禁等症状发生率有效降低,可改善盆底肌肉松弛症状,避免肌肉损伤,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郁金芬,李海燕,许洁,等.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危险因素及盆底功能锻炼的改善效果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0,25(5):333-336.

[2]陈聪,陈晶晶,陈育梅,等.健康教育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0,32(23):5848-5850.

[3]梁辉标,叶之昀,陈丽平,等.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健康教育治疗产后压力性失禁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与康复杂志,2021,40(5):365-367.

[4]黄丽霞,谷玉红,房桂英,等.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训练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20,38(05):557-560.

[5]李欣,刘植华,兰纯娜,等.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训练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康复效果[J].医学临床研究,2021,(10):2052-2053.

作者简介:李木琴(1983.08-),女,汉族,江西抚州人,本科学历主管护师。

基金编号抚科计字「2021」7号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