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形式化健康教育模式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多形式化健康教育模式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王小红

 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 德阳 邮编:618000 

【摘要】目的 探究多形式化健康教育模式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56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其中28例实施常规护理,为对照组,28例应用多形式化健康教育模式,为观察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HAMA评分、HAMD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在手术治疗中应用多形式化健康教育模式,可消除负性情绪,预防并发症。

【关键词】多形式化健康教育模式;并发症;老年性白内障;

白内障是老年人常见眼部疾病,由于很多原因导致晶状体的代谢问题,造成晶体蛋白质变质变得混浊,临床表现为视力下降、怕光、严重时失明等[1]。白内障患者需要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例如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有效治疗疾病,改善视力水平。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缺乏疾病知识,在术中治疗依从性差,需重视健康教育。本文将以56例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探究多形式化健康教育模式的价值,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56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为对象,时间在2020年9月-2020年12月期间。对照组,10例为男性,18例为女性;年龄处于68-82岁间(77.96±4.89)岁。观察组,12例男性,16例女性;年龄处于68—83岁间(77.45±4.6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分析,差异呈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术前一天到病房进行访视患者,手术当日准备所用物品,术中护理配合,术后常规护理。

观察组实施多形式化健康教育模式:(1)在术前,医护人员访视患者,详细介绍围手术期治疗相关知识及促进康复的各种建议,缓解患者紧张焦虑,争取患者配合。讲述术前生理准备有关知识,包括肠道准备、抗凝处理等。(2)手术当天,向患者讲述麻醉知识,要求患者在医师指导下调整体位。(3)在术后,向患者讲述可能存在的并发症,如跌倒、坠床等。向患者讲述治疗情况,包括术后需在睑裂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软膏,使用无菌纱布遮盖术眼,胶布妥善固定。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眼部情况,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倾听主诉,以便缓解症状。向患者讲述正确用药方式,要求患者规范用药,并遵医嘱用药。给予患者环境教育,向患者讲述医院环境管理方案,如室内定期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对室内的湿度、温度进行调节。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情绪状态综合评估,焦虑情绪评估量表是HAMA量表,抑郁情绪评估量表是HAMD量表。准确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应用SPSS19.0进行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

对照组护理前HAMA评分是(12.56±2.12)分,HAMD评分是(12.67±1.65)分;护理后HAMA评分是(8.54±1.16)分,HAMD评分是(9.62±1.45)分。观察组护理前HAMA评分是(13.23±2.74)分,HAMD评分是(12.95±1.48)分;护理后HAMA评分是(6.16±1.23)分,HAMD评分是(6.09±1.34)分。

对于护理后HAMA评分、HAMD评分,观察组均更优,P<0.05(T=5.6784,T=5.895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更低,P<0.05(X2=4.5232)。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组别

n

前房反应

角膜水肿

角膜上皮剥脱

发生率

对照组

28

1

3

2

4(14.29%)

观察组

28

0

0

0

0(0)

X2

/

/

/

/

4.5232

P值

/

/

/

/

0.0419

3   讨论

目前,人们重视医院治病疗效,对于其他环节建设更加忽视,形成医院医疗强、护理缺乏、基层发展慢的现象[2]。临床疾病治疗中,采用合理、科学健康教育模式管理手段,完善教育知识体系,有效治疗过程,以便获取满意效果,确保人们的身体健康。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因缺乏疾病有关知识,对治疗过程十分不利,需加强健康教育模式管理。传统健康教育是由医护人员对患者及家属采用口头教育,部分患者及家属不能熟练掌握疾病有关知识,在面对疾病的治疗时充满疑惑,担心疾病治疗过程,诱发多种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不利于治疗[3]。多形式化健康教育模式是以ERAS理念为基础,在治疗不同阶段实施健康教育,包括术前、术后,内容涵盖了术前生理准备、体位管理、饮食指导、情绪指导等,患者充分掌握治疗过程,积极配合治疗。本次研究中,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治疗中应用多形式化健康教育模式,结果可见,观察组护理后HAMA评分、HAMD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参照组,P<0.05。临床实践表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伴随复杂的心理状态,包括紧张、担忧等,而这种不良情绪对疾病的治疗十分不利,可引起应激反应,影响手术进程

[4]。多形式化健康教育模式的展开针对性患者不同心态、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的疾病知识接受度展开分析,并讲分析结果作为制定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案的依据,因此患者的接受干预后其生活质量水平得到改善[5]

综上所述,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在手术治疗中应用多形式化健康教育模式,有助于消除负性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黄伟梅. 多形式化健康教育模式老年性白内障围手术期效果[J]. 包头医学院学报,2020,36(5):50-52.

[2]沈雨晴. 人文关怀护理在老年性白内障护理中的效果及焦虑,抑郁评分影响分析[J]. 医学美学美容,2021,30(11):123-124.

[3]尹晓洁. 老年性白内障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的方法与效果[J]. 养生保健指南,2021(4):197.

[4]高夏晨. 人文关怀护理在老年性白内障护理中的效果及焦虑,抑郁评分影响[J]. 养生保健指南,2021(34):214.

[5]高燕. 人文关怀护理在老年性白内障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健康之友,2020(1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