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检查诊断肢体动脉闭塞症的护理要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无创检查诊断肢体动脉闭塞症的护理要点分析

苏伟 ,马骏,张德琴,孙秋霞,李天天,程雨楠,吕文静,王美通讯作者

          北京市西城区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   100008

【摘要】目的:分析无创检查诊断肢体动脉闭塞症的护理要点。方法:将2018年1月-2022年1月接收的80例肢体动脉闭塞症患者纳入研究,均给予无创检查诊断,同时在检查过程中根据护理要点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患者的负面情绪(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无创检查知识掌握率。结果: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的无创检查知识掌握率高于干预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检查诊断肢体动脉闭塞症的护理要点为健康宣教与心理干预,以减轻负面情绪,提高检查成功率。

【关键词】无创检查;肢体动脉闭塞症;诊断;护理要点

肢体动脉闭塞症多发生在下肢,在老龄化和饮食结构等因素影响下,现今已经成为中老年常见的周围血管闭塞性疾病,采取有效诊断方式及时确诊具有重要意义[1]。无创检查诊断技术虽然优势明显,但患者多为非专业医护人员,心理承受能力差,检查时易出现负面情绪,进而降低配合度,干扰检查过程。对此,分析无创检查诊断肢体动脉闭塞症的护理要点,以提高检查准确率。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将2018年1月-2022年1月接收的80例肢体动脉闭塞症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46-82岁,均值(67.34±1.23)岁,文化水平:小学及以下13例,初中26例,高中21例,大专12例,本科及以上8例。

纳入标准:①病理检查确诊为肢体动脉闭塞症;②对研究知情并自愿参加;③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允许;④无精神疾病。

排除标准:①疑似为肢体动脉闭塞症;②合并精神疾病;③拒绝参加研究者;④重大器官功能不全;⑤孕妇或哺乳期妇女。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无创检查诊断,同时护理人员根据以往检查经验,总结护理要点,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内容如下:①环境管理;环境对患者心理情绪有直接影响,温馨舒适的环境有利于稳定情绪,潜意识引导对方主动与医护人员配合,快速完成检查。在无创检查诊断开始前,为保证检查顺利进行,对环境进行管理,如在科室走廊设置座位,标明更衣室、洗手间等具体位置,适当摆放绿色植物,让患者感到安心,为其提供优质服务,缓解紧张情绪。②健康知识讲解;通过以往检查经验可以得知,大多数肢体动脉闭塞症患者对疾病与无创检查知识不了解,多在出现缺血症状后才到院检查,没有正确区分无创检查与有创检查。对此,在检查前展开健康知识讲解,明确说明无创检查诊断优势,针对肢体动脉闭塞症患者,无创检查诊断方式多为超声、肢体动脉节段性测压以及CT血管造影等,其中CT血管造影是一种不用插管和穿刺的血管造影方法,有效体现无偿性,图像直观清晰,为临床诊断肢体动脉闭塞症提供可靠依据,借此让患者放松警惕,说明无偿检查诊断能够减少不必要的血管内损伤,提高依从性。③心理护理;绝大部分患者在检查前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常见负面情绪包括焦虑、害怕、担忧等,少数患者长期受疾病困扰,可能存在抑郁,心理护理是无创检查诊断肢体动脉闭塞症的重要护理内容,应在检查前与患者进行面对面沟通,了解当前心理状况,给予个性化干预,对于性格内向者,结合非语言沟通,如通过眼神、动作等方式进行鼓励。

1.3观察指标

观察干预前后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以及无创检查知识掌握率,负面情绪包括焦虑、抑郁,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2]评估,评分越高代表负面情绪越严重;无创检查知识掌握率用医院自制的无创检查知识问卷表调查,问卷表内容均为选择题,满分100分,80-100分为熟练掌握,60-79分为基本掌握,≤59分为未掌握,掌握率=(熟练掌握例数+基本掌握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代表,t验证,计数资料用(%)代表,x2验证,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负面情绪评分比较

干预前(n=80),焦虑评分为(57.94±1.68),抑郁评分为(54.32±0.77);干预后(n=80),焦虑评分为(38.27±0.45),抑郁评分为(32.69±0.1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101.157、246.617,P=0.001)。

2.2无创检查知识掌握率比较

干预前(n=80),熟练掌握11例,基本掌握57例,未掌握12例,掌握率=85.00%(68/80);干预后(n=80),熟练掌握24例,基本掌握53例,未掌握3例,掌握率=96.25%(77/8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7.448,P=0.006)。

3 讨论

目前,随着医学技术的大力发展,临床在诊断疾病方式上发生较大变化,无创检查诊断逐渐成为主要的诊断方式,如计算机体层摄影、磁共振成像等。相比于有创检查诊断,无创检查诊断基本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安全性更高,且检查时长短,受到许多患者欢迎。不过在个体差异化影响下,不是所有患者均能够获得准确的检查数据,在依从性较低的情况下,可能出现检查失败,浪费医疗资源。

蔡新红[3]在研究中指出,对危急重症患者影像学检查进行全周期护理管理和人文关怀可提高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共处。此次研究中,干预后负面情绪评分低于干预前,无创检查知识掌握率高于干预前,代表以护理要点为基础展开针对性干预有利于稳定患者情绪,提升认知水平。无创检查是目前临床诊断的主要方式之一,患者作为检查对象,检查期间一举一动均可能对检查结果造成影响,降低检查成功率以及诊断准确率,此次研究结合以往检查经验,采取环境管理、健康知识讲解和心理护理等干预措施,获得良好效果,证明该内容为护理关键点。

综上,无创检查诊断肢体动脉闭塞症的护理要点为健康宣教与心理干预,以减轻负面情绪,提高检查成功率。

参考文献

[1]王海艳,刘芹,蒋纯.中医多途径综合护理对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患者病情转归、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29):3300-3302.

[2]郭华.人文关怀护理对影像学检查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08):1388-1390.

[3]蔡新红.危急重症患者影像学检查全周期护理管理及人文关怀[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2):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