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下农村特色产业发展路径探析——以湖北蕲春县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8
/ 2

乡村振兴下农村特色产业发展路径探析——以湖北蕲春县为例

黎子怡  ,文芳  ,张雪婷   ,孙鑫宁

武汉东湖学院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我国农村产业得到一定的发展,但依然存在产业结构单一、经营效能低下、农民增收困难等诸多问题,如何通过探索地方特色产业路径解决好农村发展问题,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湖北蕲春县为例,针对蕲春紧抓“中医药强省、产业兴县”等省级战略,布局蕲艾大健康产业,着力完善种植、加工、营销三级产业链条,并逐步规范原料生产、丰富产品种类、创新营销模式,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探索出一条特色产业发展道路,为我国乡村振兴事业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发展路径

一、发展农村特色产业经济的重要性

我国要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如何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探索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有利于实现农民共同富裕,推动社会就业和经济发展,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助力“十四五”期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一)有利于实现农民群体的共同富裕

当前阶段,农村人口多、人均耕地面积小等情况客观存在,农民对土地收益的依赖依旧明显,严重制约了农村的经济发展,且在老少边穷地区更为明显。蕲春作为全国丘陵面积占比最高的区县,农业产业发展遭遇更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蕲春地方政府加大蕲艾种植宣传力度,为当地农民免费提供种苗,并引导涉艾企业成立蕲艾产业协会,出台相关规定,设立蕲艾收购点和收购指导价格,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种植蕲艾的积极性,解决了农民生产销售的后顾之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县蕲艾种植面积已达18万亩,年产值81.57亿元,种植户通过种植蕲艾提升了收益,进而实现了农民群体的共同富裕。

(二)推动社会就业和经济发展

发展农村特色产业经济,尤其是以农产品为核心的特色产业,有助于提高农民种植收益,同时随着产业链条的延长,农产品加工和营销也将产生更多的就业机会,进一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除引导农民规模化种植蕲艾外,蕲春还通过资金补助、税费返还和免息贷款等手段扶持蕲艾加工企业和营销团队,完善蕲艾一、二、三级全产业链布局,截至2021年底,全县涉艾企业1850家,蕲艾产业从业人员10万余人,有效解决了农村就业矛盾,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带动了社会就业和经济发展,进一步夯实了群众基础,加快了队伍建设,鼓舞了党员干劲,增强了基层的组织凝聚力。蕲春重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通过“驻村培训、结对帮扶、协同服务”等形式做好生产指导和政策引导,截至2021年底,湖北蕲春县新成立党支部1个,推动了8家企业党支部活动正常化、规范化,各党支部新发展党员16名,当选县级“两代表一委员”32名,成为蕲艾产业发展的带头人和中坚力量,极大地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组织力、领导力,为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篇章奠定坚实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二、我国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

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点问题,近年来,受全球疫情常态化和中美贸易战等不利因素影响,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速度慢,存在供需不平衡的矛盾,且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农村产业结构表现为单一化、低端化等问题,制约了农村特色产业经济发展的结构基础。

(二)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实施,我国逐渐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农业现代化、机械水平不断提升,农产品机械加工水平不断提高,但受制于区域发展不平衡,造成一些边远地区经济落后。以湖北蕲春县为例,当地依旧存在基础设施短缺、现代化水平低等情况,主要是以手工收割方式来收集蕲艾,没有广泛利用机械化收割方式,从整体来看,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制约了农村特色产业经济发展的配套基础。

(三)农村人才体系不健全

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随着农村经济发展的加快,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在逐步缓解,农村劳动力也出现“回流”的趋势,而湖北蕲春县作为II型小城市,相对于其他地区,人才回流速度较慢,而大力发展当地特色产业更需要懂技术、懂创新、懂营销的高质量人才,但目前湖北蕲春县的人才体系还不健全,制约了农村特色产业经济发展的团队基础。

(四)农村科技水平不发达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农村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当前,我国涉农企业的产品研发投入,专利持有量、转化率都还不高,规模化农业科技企业还比较少,农业科技发展水平还不高,制约了农村特色产业经济发展的创新基础。以湖北蕲春县为例,蕲春当地特色产业更倾向于半手工半机械化的发展,虽然制作蕲艾的品质较好,但价格昂贵,数量较少。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拓宽农村特色产业经济发展的解决方法

(一)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农村特色产业与乡村振兴战略相互结合,通过城市辐射力量,振兴农村经济;鼓励农村创立与当地相关的特色企业,不断推动农村企业转型,从单一的农产品售卖到多样化的成品加工,并且政府给予相应的政策补贴,调整城乡的基础设施配置,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二)深化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对于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应大力引入现代化农村建设思维,优化和改进当地特色农作物产业,推动农村经济向绿色农业发展,深化农村产业结构,拓展经济发展路径,推动特色农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打造现代化车间,融入高科技技术,助力农村经济发展。

(三)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我国应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建设,引导农民运用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并结合实际情况,提高现有科技的转化率,提高科研人员创新实力,加强对农业科技的创新以及人才队伍的建设投入,推动农村经济建设,促进高质量转型发展。

(四)组建专业人才队伍

人才是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农村要主动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大培养农业专业人才,不断吸引在外就业人员回乡村建设,为农村建设注入新鲜血液;同时,逐步提高农民专业素质,重视基层组织的建设和人员培养,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

四、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的是推动农村产业的发展,实现农民的共同富裕。而要实现农民的共同富裕,要从基础设施建设、科学技术发展、人才队伍培养、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来进行改善,要把乡村振兴彻彻实实的融入农村产业发展中去,善于发现和挖掘当地的特色产业,利用旅游、电商、直播等各种宣传方式进行传播,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大对科技建设的投入、加大对人才队伍的投入,不断增强农村精神面貌,推动深层次的改革,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要求,更好的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竞争环境,推动农村特色产业从浅到深的各方面发展,不断实现农民的共同富裕的目标,为我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孙言雅.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经济发展思辨[J].现代商贸工业,2020(1):97

[2]姚焕霞.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路径探析[R].道客巴巴,2020.05.17.

[3]天演为真Evotrue.专家观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产业的发展思路与政策建议[R].搜狐,2021.04.27.

指导老师:吕丹,熊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