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制造业质量体系建立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航空制造业质量体系建立研究

张晓明

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省沈阳市,110144

摘要:对一个国家来说,其航空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可以直接反应国家生产制造能力的强弱。因此,要想进一步提高国家的整体发展水平,需要重视航空制造业的发展质量,在不断完善生产制造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有效的航空制造质量体系,来保证产品生产的质量,为国家航空制造行业的发展,提供基本保障。基于此,本文探究了航空制造业质量体系的建立过程,希望在质量体系的促进下,国家航空制造行业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质量体系;航空制造;质量管理

引言:

航空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制造业发展水平的体现,不同于一般的产品,也不同于一般的机械制造。航空制造的生产采用了最先进的技术,对航空产品的品质有着极高的要求,因为飞机的飞行高度都在一万米以上,如果出现了问题,那就是致命的事故。因此,在航空制造行业中,建立一个质量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一、航空制造业的发展机遇

中国的国土面积广大,人口也很多,最近几年,随着国家的发展,特别是跨地区的综合性发展,更是使得人口的流动速度越来越快,很多传统的交通工具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中国航空行业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根据国际航空协会的预测,中国航空市场将以世界最快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国家在航空业上的投资也越来越多,近年来,国家还提出要发展自己的大型客机。基于此,中国航空业的发展前景就显得非常广阔。除了飞机制造之外,其他的航空配件制造业和相关产业也会受到良好的带动。当前中国与各国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多,在严格的监督下,对中国的航空制造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航空制造业发展的挑战

尽管中国航空制造业的发展前景让我们对其未来抱有很大的期望,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其先天的缺陷。目前,我国航空制造业已从以低成本为起点的小规模生产,逐渐转变为面向客户需求的"多品种、订制化"的生产模式。根据用户的定单进行个性化的生产,已成为航空制造企业的重要发展部分。飞机的零部件、原材料等成本超过总机成本的70%,因此,零部件的供给成为整个航空制造业产业链条的一个关键部分。而且,一架飞机的零件数以百万计,如波音、空客这样的航空公司,为了降低成本,提升产品的质量,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已从独立的生产的方式,改为与供应商合作的生产方式。同时,近几年来,由于行业间的竞争和壁垒并存,导致航空制造企业在交付及时性、质量达标、交流反馈等多个层面上都有一定的阻碍因素。因此,如何较好的解决问题,提高生产效率、成本和质量,已成为航空制造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1]

三、质量体系概述

从航空制造业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质量管理的体系,并对其进行系统的设计,使其对航空制造的质量保障具有针对性的规划。同时,要确保航空制造企业的组织结构完善合理,就需要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控制系统。并根据不同的生产条件,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但在实际的生产制造中,各个公司的实际生产状况都不尽相同,因此要针对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来确保飞机制造的规范化、高品质化。对生产企业进行质量的管理控制,还应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全面的质量体系建设。

四、航空制造业的质量体系建立

(一)质量方针

质量方针是航空制造业质量体系建设的核心,通过制订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质量方针,提高航空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以满足使用方的需求。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也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这是航空公司需要重视的问题。同时,质量方针的制订也要与企业的经营方法、资源结构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对制造业质量体系起到促进的作用。

(二)组织架构与责权划分

航空制造业的质量体系应明确组织结构的权责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产品种类、生产过程等因素,对责任进行划分,并建立健全面的组织结构,对制造业的质量体系建设保驾护航,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2]

(三)体系过程的识别

在质量体系的建立之初,就需要对整个质量体系的建立和实施过程进行全面、严格的界定,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在航空制造企业的产品生产中,要做好与其他航空企业的合作工作,并认清自己和客户的权责,正确地处理好系统流程中的关系,以及与其他航空企业以及使用方进行良好的沟通。

(四)工艺流程的策划

航空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对工艺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因为飞机本身就是一种极为精密的运输工具,它的品质有着极高的要求,所以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都要受到严格的控制。从各个零件生产,到安装在飞机上,都要经过详细的规划和设计,然后按照既定的流程,进行最后的检验,严格保证质量符合要求。

(五)质量绩效的审定

航制造业企业的绩效管理工作也是提升航空制造产品质量的重要方法,但由于航空的零件数量太多,航空产品的特殊性,必须将其分解开来,将整个质量管理体系划分为多个小目标,并将其中的"不合格率、内审不合格率、返工率、报废率、投诉率"等指标纳入到绩效管理之中,将这些数据汇总,进行每月记录并累计到年度的数据统计中,从而提升航空制造的质量绩效管理效率

[3]

(六)技术状态管理

在航空制造业的全过程中,从产品的设计到成品的生产,都要经过严格的技术状态管理。涉及的范围很大,相关的图纸,相关的软件,相关的服务,都是技术管理工作的内容。这些内容都要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被提取和检索出来,而且要想找到这些信息,就需要查阅海量的资料,这对技术状态的管理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技术状态的管理并不只是因为内容太多,而且需要的时间也很长。从一架飞机开始被使用到报废的最长寿命,最少也要三十年,而每一架飞机的零部件,都要经过严格的技术控制,以确保飞机的安全,保证维修的质量,以及对飞机的技术状态的控制,都是提高航空质量体系的关键。

(七)特殊过程的控制

在航空制造业中,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和质量风险往往来源于生产工艺中的控制失效;正是因为一些特殊的工艺无法用质量管理来控制,所以在生产的时候,就必须要加强对产品的控制,并且要在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之前,对产品进行有效的控制。许多特殊的工艺,比如飞机上的喷漆,现在的Alodine铝,以及一些特殊部位的粘胶,都是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因此,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以及对危险的有效控制,需要对特殊过程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记录[4]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如何在航空制造业中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保障航空制造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目前,随着航空制造业的质量管理越来越严格,相关的法规也逐渐的被制定出来,但这只是一种外在的影响,真正的根源还是要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构建一个更加健全的、完整的航空制造业的质量体系,并建立与之配套的监督制度,从而推动航空制造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天鸾.基于过程方法的航空制造业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J].科技风,2020(9):1.

[2]温璐.大数据背景下航空制造业供应链生态圈构建研究[J].经营与管理,2020(8):5.

[3]陈锐,吕明钊.航空研发制造企业提升质量管理工作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v.28;No.721(23):232-232.

[4]李文举,杨楠.基于知识工程的航空制造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实现[J].飞机设计,2020,40(5):5.

作者简介:张晓明 ,男,出生年月:1981年12月,民族:汉,籍贯(辽宁省阜新市),学历:本科,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质量技术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