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在食品检验机构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质量控制在食品检验机构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

王静

(黔南州检验检测院)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食品安全质量作为关系国际民生的重大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各种媒体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越来越多。检验检测机构是负责食品质量检测的主要部门,其检测质量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健康幸福。因此,食品检验检测机构需要加强质量控制,不断改进实验室管理,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不断完善检验检测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保证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质量管理;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实验室

引言

食品检验检测机构主要负责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的质量检验工作。实验室作为检验检测机构的核心部门,其质量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机构的有效运行。质量管理是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实验室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质量控制是为了满足相关的质量要求,而质量改进则是为了满足质量改进的要求。质量改进只有在质量控制稳定的条件下才能持续进行

一、树立质量意识规范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实验室管理

在工作中,每个员工都应该树立强烈的质量意识。首先,检测技术人员需要熟悉《食品安全法》及其相关规定中的食品安全标准和食品检测方法;其次,检测操作人员需要掌握检测操作技能,了解标准操作流程,明确检测流程的质量控制要求;最后,实验室管理人员需要制定详细的工作职责,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学习产品标准,学习先进的检测技术,总结检测经验。不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确保实验室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全过程质量控制

(一)技术团队建设

实验室需要定期对相关检测人员,开展培训、考核、监督和资格确认,确保检测人员的专业能力满足检测过程的专业要求。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检测经验是影响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市场实际需求,及时采取相关措施,不断提高检验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提高全体人员对食品质量状况的分析能力,提高检验员对相关标准的认识,积极组织专业技术培训,学习新的检测方法、新的检测标准、数据处理等专业知识。相关部门应制定有效的培训计划,组织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进行相应的考核,考核结果应作为检查员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与企业的晋升机制和薪酬体系充分结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检测环境质量控制

只有对设施和环境条件进行有效监控,才能充分保证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实验室的设施和环境必须满足样品检测作业指导书、仪器设备操作指导书、检测技术文件、样品制备等的相关要求。实验室需要加强对自身设施和环境的维护和监测,及时记录设施和环境的监测结果,严禁环境条件不合格的检测工作,对产生的检测结果进行严格的分析和判断,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三)明确检测方法

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法是影响检测质量的重要因素。实验室需要在满足相关标准规范的前提下,选择合理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工作,包括样品提取、制备、流通和处理方法、检测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和检测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当采用非标准方法和自行开发的方法时,有必要反复确认试验方法的有效性,以确保该方法适用于试验。因此,食品检验检测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检测技术文件体系,确保检测方法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制定相关检测技术文件,明确检测过程中的相关技术指标,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四)检测样品的管理

样品收发、制备、检测、贮存环境的全过程应符合相关标准。在检测过程中,必须有效管理样品的唯一标识和检测状态,以确保实物样品和相关检测记录不会出现错误。试样在流通过程中应有清晰的入库和出库记录。检测前,必须有专人确认样品外观是否良好,积极配合填写接收记录,并进行样品提取。试验结束后,需要专人处理样品。对一些有毒或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样品,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建立专门的废物收集和放置场所或设施,并进行有效管理。当需要使用备用样品时,应记录使用备用样品的整个过程。

(五)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的控制

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的控制是保证检测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① 用于食品检测的仪器设备必须经过计量检定合格或校准,符合使用要求并在有效期内。检测标志应张贴在仪器设备上,并记录检定或校准的日期和持续时间。② 实验室需要编制完整的仪器设备台帐,制定相应的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做好设备的日常点检记录和维护保养记录,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③ 实验室需要定期检查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确保其处于校准状态,并严格控制标准物质的处置、运输、储存和使用的全过程。④ 如果检测设备和仪器出现故障,对结果有疑问,必须立即停止检测,并在设备和仪器上张贴明显的维护标志。设备经维修、校准后,可继续投入使用。同时,跟踪仪器设备是否影响了以往的测试结果。如果测试结果受到影响,则需要重新测试。

(六)完善检验记录体系

检验记录是食品检测的证明文件,也是实验室检测能力的有力证据,是后期采取纠正措施的数据来源。检验记录内容应完整、正确,检验记录中的信息应与抽样单和原始记录一致。此外,检验报告中的结论文字必须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最后,检验记录的归档期限应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

(七)检测结果的有效监控

食品检验检测机构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针对检测结果制定合理的质量控制程序文件。可以选择以下方式来有效监控测试结果的质量:① 定期使用经认证的标准物质进行质量控制;② 制定不同实验室之间的比较或能力验证计划,同时对多个测试使用相同或不同的测试方法;③ 对剩余样品重复测试,并总结和分析测试结果。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技术负责人应当定期、严格审查监测方法、方案和监测结果。如果质量控制数据高于预定值,应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纠正,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三、持续改进

无论在任何行业,改进都是一项持续的工作。在外部世界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持续改进是确保自身发展的必然手段。在市场环境快速变化的新形势下,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应以持续改进为工作目标。目前,实验室有许多方面需要不断改进。例如,为了适应市场变化,测试方法和流程需要不断改进。由于食品检验机构的特殊性,在实施质量方针和目标时需要参考相关审计结果,采取有效的数据分析方法,有效控制检验质量。此外,管理评审需要注意质量方针和目标的适宜性,深入分析质量目标无法实现的具体原因,以确保实验室的检测工作能够适应市场变化,不断提高检测工作的质量。

结语

自从丙烯酰胺的毒性被发现以来,食品安全工作者一直致力于探索一种理想的方法来降低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毒性或含量。目前,虽然各种实验研究都找到了相对有效的方法,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丙烯酰胺污染问题,国内外还缺乏有效的丙烯酰胺监管体系。未来的研究重点是:寻找能够有效抑制丙烯酰胺含量且不会改变实际生产中现有食品风味的低成本添加剂;研究抑制丙烯酰胺毒性的机理,为工业化生产安全生物防治剂提供成熟的理论依据,实现高效、安全的丙烯酰胺污染控制。

参考文献:

[1] 周宇,朱圣陶.11种油炸及烘烤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检测[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8(1):41-43.

[2]李宗来,何琴.液质法测定饮用水中丙烯酰胺时应对水体基质干   扰的办法 [J].环境化学 ,2012,31(4):563-564.

[3]杨柳青,董丽,罗颖华,等.氧化应激参与丙烯酰胺致神经细胞凋亡及炎症反应的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0,11(18):6265-6270.

[4]古梓婷,贾会赖胜敏,等.丙烯酰胺染毒对大鼠坐骨神经MBP和MAG

表达的影响[J].神经解剖学杂志,2019,35(1):29-34.

[5] 陈冬妍 , 刘黄友 , 汪恩婷 , 等 . 丙烯酰胺和环氧丙酰胺的毒性及大蒜素对 其毒性的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6,7(1):238-243.

[6] 韦铮, 黄先智,丁晓雯.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控制措施研究进展[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45(14):250-255.

[7]吴本阳,王志辉,柴小岩,等.模式美拉德反应产物对面包中丙烯酰胺含量的影响[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9(5):74-7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