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唑虫酰胺防治水稻一代二化螟田间药效试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四唑虫酰胺防治水稻一代二化螟田间药效试验

徐良根[1] ,朱晓海1,郁婷仙2,潘文萱3,杨,强1

平湖市植保土肥技术推广中心 浙江平湖 314200;

平湖市新埭镇农业农村办公室,浙江平湖 314211;

平湖市新仓镇农业农村办公室,浙江平湖 314205

摘要:近几年来,我市水稻二化螟发生为害程度逐年加重,原有化学防治农药氯虫苯甲酰胺、甲氧虫酰肼经测定,抗性已达到高抗,严重威胁到我市粮食生产、保产。为此,本试验目的是探索新型杀虫剂四唑虫酰胺,通过带药移栽等不同施药方式,对我市一代二化螟的大田田间防治药效试验及对水稻生产安全性进行验证。通过试验表明,移栽前秧田四唑虫酰胺+本田四唑虫酰胺+阿维菌素处理,其保苗效果与防治效果最好,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目测5种药剂处理的20个试验小区,均未发现对水稻生长影响情况,表明供试药剂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水稻生长很安全。

关键词:四唑虫酰胺;水稻;二化螟;防效

平湖市地处杭嘉湖平原,全市水稻播种面积常年在1.5万hm2左右。随着气候条件、生态环境、种植制度、栽培方式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市水稻二化螟[1]自2017年在杂交稻区点状爆发后,随后的几年里,为害面积不断扩大,为害程度逐年加重,严重威胁我市的水稻生产安全。目前,水稻二化螟的防治主要采取化学防治手段,常规用药为氯虫苯甲酰胺[2]、甲氧虫酰肼。经2018-2020年防治效果监测发现,防效明显下降。经抗性测定发现,本地过冬天的二化螟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甲氧虫酰肼均达到高抗水平。四唑虫酰胺[3-4]是德国拜耳股份公司生产的新型高效双酰胺类杀虫剂,为明确其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及对水稻的安全性,2021年在平湖市当湖街道早稻田进行了一代二化螟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供试药剂有20%四唑虫酰胺SC(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生产);20%氯虫苯甲酰胺SC(美国富美实公司生产);20%杀虫双AS(安徽华星化工有限公司生产);5%阿维菌素EC(上海沪联生物药业(夏邑)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2  试验处理设计

早稻二化螟防治试验设6 个处理,每667 m2药剂施用量分别为: 处理 1,秧田送嫁药20%四唑虫酰胺10ml(秧本比);处理2,秧田送嫁药20%四唑虫酰胺10ml(秧本比),本田20%氯虫苯甲酰胺10ml+25%杀虫双200ml+5%阿维菌素50ml;处理3,本田20%四唑虫酰胺10ml+5%阿维菌素50ml;处理4,秧田送嫁药20%四唑虫酰胺10ml(秧本比),本田20%四唑虫酰胺10ml+5%阿维菌素50ml;处理5,秧田送嫁药20%氯虫苯甲酰胺10ml(秧本比),本田20%氯虫苯甲酰胺10ml;处理6,清水对照。小区面积 133m2,随机区组排列,重复 4 次。秧田送嫁药于5月10日施药,水稻移栽时间为5月16日,越冬代二化螟羽化期较长,5月16-17日为羽化高峰, 本田5 月30日施药,每 667 m2用水量为 40 kg,此时一代二化螟处于低龄幼虫高峰期。施药器械为16型背包式电动喷雾器,各试验小区除处理药剂不同外,其他栽培条件全部一致。

1.3 供试田块基本情况

本次试验在平湖市当湖街道黄家浜村的早稻田进行,该田块参试早稻品种为中早39,该田块土壤类型为青粉泥,有机质含量3.2%左右,pH值6.7。整个试验区前茬为绿肥田紫云英,4月15日浸种催芽后秧田播种,5月16日机插移栽,移栽密度为29万丛·hm2

1.4调查方法

于施药后 7、14 、30d 调查,每小区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法,每点 10 丛,共 50 丛,调查水稻枯鞘(心)数,并对活虫数进行剥查,计算枯鞘(心)率、保苗效果及防治效果。试验调查数据经反正弦平方根变换后使用DPS软件进行 Duncan 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1.5 天气情况

整个试验期间雨水偏多,气温偏高。平均气温23.9℃,幅度16-32℃;雨水天气较多,5月10日到5月30日施药期间雨日13d,6月雨日21d,试验期间雨日占比64%。

2 结果与分析

2.1 药剂对二化螟的防效

试验数据见附表。处理1为单独四唑虫酰胺秧田秧田送嫁药处理,由于距二化螟低龄幼虫为害高峰间隔时间较长,从调查结果看,保苗效果与杀虫效果与处理5(秧田+本田氯虫苯甲酰胺)相当,落后于其余处理。处理2为秧田送嫁药四唑虫酰胺,本田氯虫苯甲酰胺+杀虫双+阿维菌素,药后7-14d保苗效果和杀虫防效较好,但持效性稍差,药后30d显著落后于处理4。处理3为本田四唑虫酰胺+阿维菌素处理,保苗效果与防治效果较处理4稍差,但两者无显著差异。处理4为秧田四唑虫酰胺+本田四唑虫酰胺+阿维菌素处理,其保苗效果与防治效果领先,药后14-30d均极显著优于处理5(秧田+本田氯虫苯甲酰胺处理)。

2.2 安全性

整个试验期间,目测各药剂处理小区,均未发现均对水稻生长无明显影响,表明供试药剂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水稻生长安全。

3 小结与讨论

送嫁药喷施20%四唑虫酰胺10ml,本田低龄幼虫高峰期喷施20%四唑虫酰胺10ml+5%阿维菌素50ml对一代二化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4-30d,保苗效果77%以上,杀虫效果为81.3-88.79%。从延缓药剂抗性及其用药成本等因素考虑,推荐在二化螟卵孵高峰使用四唑虫酰胺+阿维菌素。

四唑虫酰胺是一种全新的双酰胺类杀虫剂,其化学结构与氯虫苯甲酰胺相似,试验结果表明,四唑虫酰胺处理的保苗和杀虫效果均优于氯虫苯甲酰胺,可以替代氯虫苯甲酰胺。

本市二化螟越冬虫源羽化期较长(4月初至6月上中旬),2021年首次试种早稻,当湖街道播种面积为220亩,二化螟集中为害早稻,发生程度较重。秧田四唑虫酰胺+本田四唑虫酰胺+阿维菌素处理综合防效领先于其他处理,但药后30d调查田间二化螟亩残留量仍达3000条以上,超过防治标准,为更好控制二化螟发生,是否需要增加用药次数或增大用药量,有待进一步试验验证。


附表:不同药剂对早稻一代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处理

药后7d

药后14d

药后30d

秧田

本田

枯鞘率%

保苗效果%

杀虫效果%

枯鞘率%

保苗效果%

杀虫效果%

枯鞘率%

保苗效果%

杀虫效果%

四唑虫酰胺10ml

-

14.63

53.01 abcAB

36.57 cBC

15.99

43.24 bC

38.79 cC

22.31

34.62 cB

20.88 cC

四唑虫酰胺10ml

氯虫苯甲酰胺10ml+25%杀虫双200ml+阿维菌素50ml

10.74

65.51 aA

80.60 abA

7.95

71.78 aA

68.22 bB

14.87

56.41 bAB

52.20 bAB

-

四唑虫酰胺10ml+阿维菌素50ml

19.19

38.35 cB

58.96 bAB

9.48

66.35 aAB

77.10 bAB

12.96

62.02 abAB

62.09 abAB

四唑虫酰胺10ml

四唑虫酰胺10ml+阿维菌素50ml

12.84

58.74 abAB

62.69 abAB

6.48

77.01 aA

88.79 aA

7.84

77.03 aA

81.32 aA

氯虫苯甲酰胺10ml

氯虫苯甲酰胺10ml

16.79

46.07 bcAB

27.61 cC

13.62

51.66 bBC

50.47 cC

14.47

57.58 abAB

36.81 bcBC

清水对照

清水对照

31.13

29.52

35.45

参考文献:

[1]车琳,蒋沁宏,王也,李春广,闫硕.我国水稻五大产区虫害发生及防控情况差异的比较分析[J].植物保护,2022,48(03):233-241.DOI:10.16688/j.zwbh.2021110.

[2]支昊宇. 新疆亚洲玉米螟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机制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20.DOI:10.27244/d.cnki.gnjnu.2020.000757.

[3]谭海军.双酰胺类杀虫剂四唑虫酰胺的特点、合成与应用[J].世界农药,2021,43(09):32-42+56.DOI:10.16201/j.cnki.cn10-1660/tq.2021.09.05.

[4]李卫. 四唑虫酰胺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效及其环境行为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20.DOI:10.27177/d.cnki.gjxnu.2020.000427.


作者简介:徐良根,男,浙江平湖人,长期从事植保技术及农产品安全工作。

*通信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