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市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6
/ 3

智能手机市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丽娜

俄罗斯留学生(Ustiugova  Elizaveta)青岛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266000

摘要:智能手机市场是增长最快、竞争激烈的市场之一。 主要参与者参与竞争,尽快引进所有最先进的发明和技术。 因此,在这个市场上,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呈现的不仅是功能性的需求,还有非理性的需求。在选择时,他们依赖的是智能手机制造商的形象。分析全球市场上的主要智能手机制造商,给出营销策略有助于了解该市场的整体状况。

关键词:市场,智能手机,竞争

1引言

总的来说,智能手机厂商的市场可谓是竞争不完全。长期来看这个市场倾向于产品差异化和市场细分。这种情况的特点是市场被大品牌整合。这种情况的特点是市场被大品牌整合。截至2021年6月末,市场领先者为小米、三星、苹果,市场份额分别为31.2%、29.8% 和14.5%。由于需要大量研发投资来为智能手机创造新功能,因此鲜为人知的品牌的销售额正在显着下降。与市场领导者不同,公司所有者通常也没有机会进行大规模的营销推广。因此,智能手机市场的进入壁垒很高,尤其是对于不涉足 IT 技术的公司而言。

智能手机市场的另一个显着特点是市场领导者的频繁更换。 早在 2007 年,前五名手机制造商 - 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 和 LG控制着全球 90% 的行业利润。同年,苹果发布iPhone,开始迅速占领市场。 曾经占据智能手机市场 90% 以上的 Symbian Windows 和 Mobile 操作系统明显削弱了自己的。2015 年,基于 Windows 的智能手机在全球的份额没有超过 10%。

智能手机市场的特点是饱和率高。 例如,美国研究人员指出,美国智能手机市场饱和率从 10% 增长到 40% 发生在 3 年内。在市场快速饱和的背景下,智能手机制造商发展的自然趋势是不断的技术和产品创新,旨在确保智能手机用户将其设备更换为更新型号的手机。重复购买智能手机表明智能手机市场处于成熟阶段。智能手机制造商已进入技术和营销竞赛,以推出新功能或改变智能手机的特性,从而推动销售增长。

此外,智能手机具有现实消的费者属性。竞争环境的具体情况决定了销量的持续增长和主要厂商之间竞争的加剧。智能手机生产的领导地位将分配给实施攻击策略并积极创造新竞争优势的公司。

全球市场上的主要智能手机制造商

2全球市场上的主要智能手机制造商分析

早在 2007 年,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和 LG 这五家领先的手机制造商控制了全球 90% 的行业利润。 同年,苹果发布了第一款 iPhone 机型。发展方向的不合时宜的变化、不成功的营销以及对智能手机的新需求大大降低了这些公司的评级,到 2014 年,它们被更强大的参与者完全驱逐出市场。

2014 年 11 月 24 日,分析公司 BI Intelligence 根据研究机构 IDC 和 Strategy Analytics 的数据,发布了一张图表,反映了 2008 年第二季度至 2014 年 6 月期间领先智能手机制造商的职位变化动态.

从图 1 中可以看出,三星一直是无可争议的领导者。然而,自2014年初以来,情况发生了变化。三星在两个方面面临严重的竞争压力:在高端手机领域,公司很难与苹果抗衡,在低成本手机领域,来自联想、华为、中兴、小米等中国制造商的压力加大.当时中国制造商的活动大大削弱了韩国三星公司的业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公司小米,其市场份额从 2.1% 增加到 5.3%。

2015年,中国厂商在销量上几乎赶上了市场领导者 - 苹果和三星。据 TrendForce 统计,2015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 10.3% 至 13 亿部。来自中国的品牌总共生产了 5.39 亿支烟斗,占总产量的 40% 以上。 三星和苹果准备销售 5.47 亿台设备。 在 2015 年底前十大智能手机供应商中,中国公司占据了 7 个位置。 华为位居榜首,智能手机出货量达1.08亿部,仅次于三星和苹果。

2016 年,中国智能手机品牌的产品产量超过了市场领先者。根据分析机构 TrendForce 的数据,2016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 13.6 亿部,同比增长 4.7%。中国制造商共生产了 6.29 亿台设备,占总数的 46%。两家最大的市场参与者三星电子和苹果已准备出售 5.19 亿部智能手机。因此,中国企业在各个细分市场的地位加强导致龙头企业的市场份额下降。

2017年,智能手机市场下滑。 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新的创新模式。 很少有好处和消费者的高期望使智能手机销量下降了 5.6%。

在这种市场变化的背景下,市场领先者的份额有所下降。相反,中国公司能够通过低成本智能手机的细分市场巩固自己的地位,以实惠的价格为消费者提供新功能。然而,联想却是个例外,该公司的市场份额从 2016 年的 7.8% 暴跌至 2017 年的 3.4%。这是由于联想移动部门与摩托罗拉整合失败所致。新设备的小范围和对它们的低需求导致需求显着下降。而在2018年,该公司的市场份额仅为1%。

因此,尽管市场下滑,但 2015 年至 2017 年期间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地位几乎没有变化:市场份额的领先者是三星和苹果,领先的主要竞争者是中国公司华为,然后是小米和步步高公司的子品牌 - Oppo 和 Vivo。

2018-2019年,由于进攻策略的有效性,华为不仅在市场份额上超过了苹果,而且还接近了主要领导者 - 三星。 2019年,华为在市场领导者中排名第二。然而,在美国实施严厉制裁后,华为失去了获得美国技术的机会,因此该公司的评级大幅下降。 因此,该公司在 2020 年的整体评级中仅排名第 5 位。

根据 Counterpoint 研究分析中心的数据,2020 年,由于 covid-19 流行,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 13%。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集中在最大的制造商手中,因为它们有更多的资源来度过经济危机。到 2020 年第四季度末,苹果成功出货了 9010 万部 iPhone,成为第一大公司。 结果,苹果控制了23.4%的市场份额。 不过,如果谈2020年的整体表现,三星还是位居第一。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品牌小米的成功。 结果证明,该公司是年度增长最快的品牌,增长了 32%。

Strategy Analytics 专家报告称,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呈爆炸式增长。 2021 年第一季度设备出货量达到 3.4 亿台,比去年增长 24%。 据专家称,自 2015 年以来,市场上从未出现过如此令人印象深刻的进步。 智能手机行业的主要驱动力是消费者更新旧设备的愿望以及中国供应商在 5G 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功。

分析公司 Canalys 发布了有关 2021 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状况的数据。 据 Canalys 称,小米首次绕过了苹果。 韩国三星以19%的份额夺得第一名,中国小米以17%的市场份额和83%的年增长率首次夺得第二名。第三名是苹果,占据了 14.1% 的市场份额。 Oppo和Vivo分别以10.5%和10.1%的市场份额位列第四和第五。

3智能手机市场的营销策略

在智能手机市场,为了获得较高的竞争地位,企业不仅要注意不断提升产品的技术特性,更要打造强势品牌。 智能手机品牌不仅仅是一个商标,而是一个独特的形象,经常成为购买的原因。

关于智能手机,我们可以说最初在市场上使用的是伞形品牌。 这是因为智能手机开始由使用其名称作为智能手机品牌的知名公司生产,这有助于将新颖性推向市场。 这些是智能手机 - 西门子和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三星、索尼、LG。 后来,市场上出现了智能手机品牌 - 这些是苹果的 iPhone 和三星电子的 Galaxy。

然后包括中国公司在内的新公司带着尚未成为品牌的新品牌进入智能手机市场。 这些是华硕、魅族、小米、Prestigio、Coopaid、Vivo、Oppo。在持续的技术竞赛背景下,智能手机的范围及其功能特性的不断扩大,公司开始使用不同的品牌战略。因此,市场领导者苹果和三星首先开始为他们的品牌增加数字:iPhone 3、Galaxy 3 等。然而,随着市场细分过程的开始,这很快就变得不够了。 智能手机出现在企业、年轻人、时尚消费者、女性等。相应地,生产智能手机的公司的营销策略和品牌策略发生了变化。

智能手机市场属于高科技产品市场。 在这样的市场中,龙头企业更迭频繁,智能手机的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因此企业非常注重扩大智能手机的功能属性列表。基于此,得出结论,智能手机市场最重要的营销工具是公司及其产品的定位。

定位一词的作者是 Jack Trout 和 Al Rice,他们在 1981 年在他们的著作 Positioning: The Battle for Your Mind中详细阐述了“产品定位”的概念。在他们看来,定位是一个产品观念在消费者心中形成的过程。

Ambler 给出了更详细的定义,他将定位定义为在目标受众的想象中形成品牌形象的艺术,使其尽可能不同于竞争对手的品牌。 在他看来,对目标受众的清晰认识是定位的关键因素。 目标受众越准确,就越有可能阐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和竞争对手品牌的定位。

一般而言,所有营销研究人员都认识到,定位是公司的行为,旨在塑造消费者对公司产品的看法,就他们可以获得的相对于竞争产品的优势和利益而言。定位有助于制造商将他们的智能手机与其他智能手机区分开来,并说服买家购买他的设备。要树立正确的公司形象,您需要使用正确的营销策略,以确保整个业务的有效性。

3.1模仿策略

模仿战略可以在中国公司小米的例子中看到。 小米 8 不仅重复了苹果 iPhone X 的设计,还重复了竞争对手的主要技术特征。目前,由于移动设备市场的普遍需求:大屏幕、双摄像头模组等,几乎所有的高端手机和中端手机在外观上都非常相似。 每年,制造商越来越难在设计方面从其他公司中脱颖而出。小米几乎复制了一切:相机的位置及其外观、闪光灯的视觉设计和屏幕中的凹口、传感器的形状和数量。

3.2跟随策略

因此,在 OnePlus 6 中,尽管屏幕上有一个让许多消费者感到恼火的凹口,但它比 iPhone X 中的要小得多。这是通过缺少面部扫描传感器实现的,这使得 Face ID 比 iPhone X 更快,但安全性较低。由于 OnePlus 6 智能手机速度非常快,而且运行在一个特别简化的系统上,Face ID 看起来是公司的自然之举。这符合公司选择的口号 - «Speed you need». 华为决定两个摄像头好,三个更好。华为在其华为p20 Pro中安装了精心设计的三重主摄像头模块,并获得了当时市场上所有智能手机中最好的摄像头。 因此,他们不仅顺应了双摄像头的潮流,还让摄像头成为了智能手机的标志,开启了智能手机技术发展的新阶段。

3.3否认策略

尽管出现了由 Apple 设定的新趋势,三星在其 Galaxy S9 和 S9 Plus 以及 Galaxy Note 9 中仍然安装传统屏幕(没有凹口),顽固地无视这一趋势,希望从正面保留设备外观的独特性。

4结论

战略对于在新市场推广产品方面起着巨大作用。了解理论框 架,即营销和品牌推广的基本概念,将有助于华为和联想在国际市场上更有效地运营。需要注意的是,公司在制定战略这一过程并没有立即采取任何行动。它通常以确立总体方向为目的,在朝着这一方向发展的过程中,公司地位将会得到提高。同样,华为和联想已经确定了自己的主要优先事项,并根据市场状况以及竞争对手的活动,使自己的战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