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庭及学校共建幼小衔接教育平台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6
/ 2

幼儿园、家庭及学校共建幼小衔接教育平台的策略研究

黄玲

深圳市光明区新湖圳美幼儿园 广东深圳 518107

内容摘要:幼儿在进入小学之前,需要适当做一些准备,这是社会上对于幼儿在进入小学之前,家长和学校教师之间的共同认知。把学生家长关系作为利用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平台进行幼小衔接教学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了解学校教育内容导向,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方面,达到统筹协调的效果,使得幼儿园小学和家庭之间三者共同构建幼小衔接平台,形成立体建设的幼小衔接模式。但是在当下的幼小衔接工作开展还具有一定的问题,目前情况来看,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仍然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这样的现状将直接会影响到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后续的学习。所以本文就幼小衔接工作,学校家庭和幼儿园三方的衔接平台构建情况为目的,找到当下幼小衔接工作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来完善当下出现的问题,顺利建成幼儿园,家庭和学校三方的立体式幼小衔接平台。

关键词:幼儿园;学校;家庭;幼小衔接;策略

一、幼小衔接教育概述

(一)幼小衔接教育的概念

幼小衔接课程是指孩子从离开幼儿园到学校接受义务教育,这一段时间进行的过程式的教学过程,简单来说就是入学准备阶段。

(二)幼小衔接教育的内容

幼小衔接教学的内涵大致包含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学校课程内容的具体衔接,第二是训练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第三是对孩子学习环境适应性的具体衔接。

(三)幼小衔接教育的重要意义

通过幼小衔接教育这一特殊的教育阶段,让幼儿在接受幼小衔接教育时学会主动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教师也需要通过这一阶段去引导幼儿的学习[1]

二、目前幼小衔接教育开展的现状问题

积极开展的幼小衔接教育工作,对孩子的学业上发展有着十分关键的促进作用,但是当下的幼小衔接教育工作也还面临着许多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小学与幼儿园教师之间联系少

幼儿园老师与小学教师由于在授课过程当中并没有合作的意向,所以往往小学教师都会对幼儿园老师有一定的贬低意思,而在双方进行合作的过程当中,往往又会带着莫名的优越感。

(二)缺少幼儿园的协调工作

当下的幼小儿衔接教学中,因为双方的密切衔接,所以教学工作比较强调形式,因而并不能实现得更深入的交流与沟通实践活动让幼儿更加了解小学的生活,但并没有从兴趣和热爱出发,真正激发幼儿对于小学生活的向往和期盼[2]

(三)缺少小学的协调工作

由于教育工作者对于学生的影响是直接,而且重大的当幼儿园和小学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到幼儿园与小学两者之间的差异,就会产生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出现问题,使得刚刚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幼儿产生不良情绪,甚至会出现抵触心理。

(四)幼小衔接教育开展存在观念错误

1.幼儿园过度"小学化"

幼儿园与小学存在着二种不同的教学环境,因为他们的课程,教学方法和环境上存在一定的区别,所以各个阶段有其固定特征。在幼儿园对于幼小衔接工作的进行时,已经出现了过度小学化的趋向,小学化现象会使大班幼儿失去学习动力,减少学习兴趣等等不利影响。

2.小学角色认知存在偏差

小学在进行幼小衔接工作室,通常是站在较为消极,被动接受的角色上认为幼小衔接的主要责任是由幼儿园来完成,家长辅助最后的目的,结果是送进小学,能够更好地完成小学教育。

3.家长观念亟待改变

很多家长希望在自己的教育活动当中增加新的内容,由于这种急功近利的心理,反而会加大幼儿负担,让幼儿对于学习产生抵触心理[3]

三、目前幼小衔接教育现状问题的成因分析

幼儿教育以成绩为目的现象严重

在当下中国的教育社会上,幼小衔接主要是由于家长和孩子入学焦虑情绪所造成的。

幼小衔接教育发展落后于社会需求

由于社会对于幼小衔接专门机构的普遍需求,但是国家教育机构明确禁止幼小衔接课程,所以当下幼小衔接的重任必须交给幼儿园家长和小学共同完成。

四、幼儿园、家庭及学校共建幼小衔接教育平台的策略建议

幼儿园调整学习内容,对接小学教育课程

当孩子们在幼儿园时学习氛围不同,当孩子们在进入大班时,此时接受知识的能力,感知力,身心发育以及对学习的兴趣性有更大的提高。大班阶段的教师应当组织去到小学进行培训,甚至可以由幼儿园和小学建立良好的合作沟通关系,安排幼儿园教师与小学一年级教师进行座谈会和研讨会。

幼儿园联合学校教育,家校教育促进孩子成长

定期邀请小学教师到园,对幼儿园家长开展座谈交流,用专业化的学校视角来为家长排解焦虑,解决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所存在的问题[4]

幼儿园辅助家庭教育,教育理念达成一致

1.幼儿园提供科学指导思想

采用问卷访谈的形式向毕业的孩子开展回访调研,并适时把问卷调查成绩通知给学校在读的所有家庭,使每个家庭都可以及时了解到自己的教育知识进展

2.家园教育理念联合

家庭和幼儿园在教学双方的合作,可以使得幼儿的家庭教育活动更为科学,可持续性进行,在幼儿园与父母沟通交流时,培训好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使得教育理念达到高度的一致性来帮助,教育幼儿的学习和生活。

3.家园教育保持统一性,并为幼儿园教学提供保障

争取与父母的共同训练,幼儿自理能力,双方相互科学交流,相互配合,以保持与家庭教学的统一性,以此来促进幼儿培养独立性效果的显著提升。

家庭走入幼儿园,家园共同见证幼儿成长

1.家庭资源助力幼儿园教育

家长经常参与幼儿园的活动,有利于幼儿的学习和生活,使得幼儿能够,拥有极大的热情和信心,去参与实践活动的探索[5]

2.亲子活动是幼小衔接工作开展的润滑剂

幼儿园通过举办亲子活动,引导家庭孩子进入幼儿园,从而更好的推动幼小衔接项目的实施。增加父母参加幼儿园管理工作的比例,在幼儿园所举办的各种活动中,加入家长的管理。

孩子的幼小衔接教学顺利开展,离不开三方的共同努力配合,经过合作与交流来进行幼小衔接教学,不但可以提高教育培训的整体水平,而且还可以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助力,从而缓解幼小衔接现阶段存在的困难问题,促进小学教育,孩子父母和小学教育切实的做好衔接教学,从而形成立体型的幼小衔接体系,使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教育进行有效衔接从而切实的帮助孩子顺利发展成才的通过衔接过渡工作。

参考文献

[1]付婧婧.展现传统文化魅力,助力幼儿教育德育建设[J].读写算,2021(32):37-38.

[2]郎静怡.利用家幼资源搭建幼儿环保教育平台[J].幸福家庭,2021(11):1-2.

[3]安富芳.信息化教育资源在幼儿教育中的整合与利用[J].新课程,2020(51):147.

[4]王晴,陈媛.微博平台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分析[J].记者观察,2020(27):90-91.

[5]唐曦.打造家园联系平台促进幼儿教育发展[J].读写算,2019(2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