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双心"不懂"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6
/ 1

不懂"双心"不懂"心"

袁力韵

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 四川成都 611530

在临床上,我们将心慌、胸闷等称之为非特异性症状,有时还会伴有头晕、头疼、乏力、不想吃饭等。如果持续性出现这些问题,或一次发作但症状非常明显,首先就要考虑是否存在器质性心脏病。如果相关的检查都没有问题,也就是说,患者主观症状和客观的检查结果不太相符的时候,我们会考虑病人是否存在功能性的心脏病,比如心理情绪问题导致的某些心脏问题。以往,我们把这种情况诊断为心脏神经症,因为它主要和神经调节相关。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心脏神经症已经不能涵盖功能性心脏病的所有范畴。因此,目前这种疾病被称为心理心脏病,或者双心病。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关于这个鲜为人知的疾病--双心病的相关知识:

一、双心病的常见临床症状

1、精神-情绪症状

焦虑:是无名的身体内部对外界现实刺激的不恰当过分反应。紧张和害怕、内心紧张和不安、烦躁、注意力集中困难、失眠、肌肉紧张,性欲减退、头晕、喃喃自语、疲乏、恐惧或恐怖症,强迫症。

2、抑郁:抑郁心境、快感缺失、无望、自我评价低、自杀观念、记忆受损、注意力集中困难、情绪不稳、疲劳、睡眠障碍、头晕、头痛、消化道不适、性功能障碍、月经紊乱。

3、疑病症:对严重疾病或健康的害怕,医学检查或医学保证不能消除病人的顾虑。体重下降、厌食。

二、双心病的临床表现

1、中年以上的患者以胸闷、胸痛症状就诊,怀疑有心脏病,忧虑不安,但是经检查后根本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

2、患者有胸闷、心悸的症状,心电图表现仅为早搏或轻度的ST-T改变,并无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预后良好,但是由于医生的解释不当导致患者精神压力过重。

3、患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经历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的患者,手术治疗非常成功,但是在医院中所经历的急救、手术、病友的死亡等打击,以及患病后多种不适应,再加上对疾病预后的不了解、不知情、从而导致心灵的创伤,产生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障碍,导致加重预后,恶化生活质量等。

三、双心疾病的几种临床现状

1、有躯体症状,但检查结果正常。

以胸闷、心悸等常见心血管躯体症状就诊,同时存在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而经系统检查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或仅为与症状无相关的轻度异常;

2、对疾病缺乏认识。

患有器质性心脏病,成功接受介入、外科手术等有创治疗,但由于患者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缺乏认识,心血管躯体症状未见缓解甚至加重,排除了手术及躯体疾病的原因,同时伴有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

3、受慢性难治性疾病长期困扰。

罹患慢性难治性心血管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症状长期反复发作,身心备受折磨,生活质量差 ,而继发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

四、哪些人更容易得双心病

1、老年人群

随着年龄增长伴发多种功能减退,精神容易紧张,不能扛事;而且包容心下降,对各种事情总是看不惯。于是他们的神经递质容易分泌异常,心理情绪问题应运而生,进而伤害心脏健康。

2、生物化学因素:抑郁症的生物胺理论主要是儿茶酚胺和吲哚胺对情感状态的影响,至于抑郁性神经症病人是否有这些生物胺的改变尚无法确定。但曾有家系调查报告显示,本病病^的一级亲属中重型抑郁症的患病率高于一般居民,提示两病可能具有某些共同的生物学基础。

3、更年期人群

绝经前后,女性激素水平下降,导致机体内环境紊乱,心情阴晴不定。如果调整不好身心状态,慢慢就由心病变成了真正的心脏病。同样的,处于更年期的男性也面临类似的情况。50多岁的男性,由于激素水平下降,常常会觉得力不从心。但由于工作的压力可能依然存在,但又没有适当调整,渐渐地,就可能会出现各种心脏的问题。

4、性格敏感内向、易受伤、爱着急的人

人们体内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容易被激活,分泌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增多,从而引发血管收缩,容易导致冠状动脉血管的损害。

五、如何干预双心病的治疗

1、早期干预

提高认知能力:早期干预是心理康复的关键,首先要从转变个人的认知能力下功夫。培养自己一种既有兴趣又能放松的活动,如绘画、书法、听音乐等,转移个人注意力,并有一个放松的好心情,这是心理康复的基础。

2、运动与心理

运动对于心理和情绪有调节作用,体育锻炼对于改善心理健康十分有利。每周至少锻炼2—3次的个体比那些较少锻炼甚至不锻炼的个体,其压抑、易怒、疑人及紧张程度明显要低。体育运动能够增加脑血流量,促进体内内啡肽的释放。这种内啡肽具有吗啡样作用,它能够产生镇痛的效果,使机体产生舒适和欢快的情绪感觉。

3、心理咨询

若诊断为心理问题导致或加重心脏症状而无法自拔,可以到心理咨询门诊进行心理咨询治疗。与心理医生交流,将消除疾病本身的疑虑,从医生那里以求得缓解负性情绪的方法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