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6
/ 3

人性化护理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

刘苗 ,王亚玲

南充市中心医院   四川南充  637000

【摘要】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患者在接受栓塞手术治疗期间采取人性化护理及其效果优势。方法:研究开始时间为2020年1月,截止时间为2022年2月,基于期间收治的9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开展研究,针对接受围术期人性化护理的患者定义为实验组。回顾分析不同组别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身心健康状况与并发症情况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颅内动脉瘤患者在血管内栓塞围术期接受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显著,不仅可以实现对患者身心健康状况的改善,还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对于患者的术后康复有着明显的促进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手术;围术期;人性化护理;护理效果

Nursing effect of humanized nursing in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 endovascular embolization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advantages of humanized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aneurysm undergoing embolization surgery. Methods: The study started in January 2020 and ended in February 2022. Ninety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aneurysms admitted during this period were studied. Patients receiving perioperative humanistic care were defined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different groups of patients nursing effect. Results: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status 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aneurysm embolization, perioperative humanized nursing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which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patients, but also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omplications of patients, and has a significant promoting effect on the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hich is worth promoting.

【 Key words 】 Intracranial aneurysm; Endovascular embolization; Perioperative; Humanized nursing; Nursing effect

颅内动脉瘤属于临床中相对普遍的一种神经外科病症,临床中的疾病发生机制不明确,其可能和动脉硬化、感染、颅内闭塞性以及开放性损伤等因素所导致。临床中颅内动脉瘤的致残与病死率相当高,特别是在诊治不及时或方案不合理时,会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2]。血管内栓塞手术属于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治疗方式,但是因为患者对于手术本身的应激反应较为强烈以及手术后的并发症风险相对较高,所以会一定程度的阻碍治疗的开展,导致许多患者的预后效果较差,不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3]-[4]。对此,为了进一步的论证关于颅内动脉瘤的最佳诊治方案,本文基于论著研究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在面临血管栓塞手术治疗时接受不同护理及其对于预后效果的影响。详细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开始时间为2020年1月,截止时间为2022年2月,基于期间收治的9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开展研究。基于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分组结果实验组45例,男女各28例、17例,年龄(54.64±3.80)岁;常规组45例,男女各29例、16例,年龄(55.27±3.9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在统计学分析方面无意义,P>0.05。

入选标准:基于CT或血管造影被确诊为颅内动脉瘤;对研究知情。

排除标准:存在脏器功能损伤或高血压、糖尿病等严重并发症;存在精神障碍。

1.2方法

常规组主要是在手术前做好术前宣教、术中做好密切配合以及术后观察恢复情况。

实验组根据栓塞术的实施提供综合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心理护理。在护理期间应当从术前开始,为患者提供监护室环境指导教育,同时介绍可能使用的仪器设备,促使其能够更快适应环境,并和患者保持耐心交流,提供鼓励与安抚,消除孤独无助感受,尽可能降低躁动去情绪。在护理期间可以讲解栓塞术治疗的重要性与安全性,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对于部分患者可以借助近期案例增强其治疗信心,提升患者对于治疗时的依从性,对于情绪不稳定患者可以适当增加家属探视的频率,促使患者保持高度安全感。对于栓塞术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后,神志清晰时对于监护室的环境较为陌生此时发生紧张与焦虑情绪的可能性相对较高;2、环境护理。积极调整病房与手术室的环境温度,病房环境温湿度设置为25%、55%。在手术前一天可以让患者先熟悉手术室环境,尽可能消除对于环境的陌生与恐惧心态,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信心与配合依从性;3、术中护理。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需要及时做好安抚护理,让患者保持身心放松,并根据患者的反馈调节室内温湿度,指导患者采取手术体位,并以不影响手术效果为前提让患者尽可能采取舒适体位。在手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自主反应,在发现问题时及时向医师报告,并积极解决配合。密切观察患者的造影剂反应,并积极配合主刀医师;4、并发症护理。在术后护理重点在于预防和控制并发症,在术后及时告知患者家属做好对容易发生疼痛部位的按摩,保持全身肌肉放松。针对穿刺部位需要采取持续24小时的局部制动与持续12小时的加压包扎,预防再出血的发生。在术后6小时抬高床头,预防颅内动脉的回流并预防脑积液的发生。在手术后需要定时询问患者的自主感受,同时分析患者的情绪表现,积极应对解决与反馈,积极调节护理干预方案,最大程度展现人性化护理的作用与价值。

1.3评判标准

对比护理干预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治疗效果相关指标、凝血功能指标采用SPSS25.0软件以均数方式进行统计,对于性别与并发症指标采用百分比数据方式进行统计并对比。数据对比结果基于检验方式处理,检验结果中P<0.05代表数据满足统计学意义标准。

2.结果

2.1身心健康状况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身心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详情见表1。

表1身心健康状况对比

组别

例数

心理健康

机体健康

运动和生活行为

日常生活

实验组

30

91.43±4.33

92.54±3.66

89.46±5.11

93.41±2.85

常规组

30

75.43±4.91

72.46±5.46

71.44±5.63

75.14±3.99

P值

-

>0.05

<0.05

<0.05

<0.05

2.2并发症情况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详情见表2。

表2并发症情况对比

组别

例数

感染

下肢静脉血栓

脑积水

再出血

其他

发生率

实验组

30

0

0

1

1

0

2(6.67%)

常规组

30

3

2

1

1

2

9(30.00%)

P值

-

-

-

-

-

-

<0.05

3.讨论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的栓塞手术本身会对患者形成一定程度的应激反应,特别是大多数患者会出现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导致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出现紊乱表现,从而直接影响手术治疗效果[5]。与此同时,手术后情绪不稳定也会间接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从而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对此,在围术期做好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是保障手术效果的关键。人性化护理方式可以基于患者为核心,高度重视生理与心理层面上的干预,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患者的个体需求,从而保障手术的顺利开展。

针对颅内动脉瘤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充分发挥以患者为核心的护理服务,可以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以及情感等多方面的支持与干预,可以借助围术期多方面的护理干预措施促使患者可以顺利的度过手术阶段,从而降低手术期间的疼痛感,有利于预防并发症风险,同时对于患者的预后康复也有一定的促进效果,同时能够有效改善护患关系,从而保障患者的主动配合意识,临床护理干预价值明显。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身心健康状况与并发症情况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本研究结果充分证明采取人性化护理对于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利于并发症的防控,可以作为常规医护干预措施。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应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患者,整体干预效果较好并且治疗稳定性明显,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袁秀芹.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外医疗,2020,39(33):149-151.

[2]王丽.人性化护理在颅内动脉瘤患者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及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7):142+153.

[3]高丽丽,王友艳,宋敏.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围手术期人性化护理效果评价及患者预后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6):37-38.

[4]崔娟.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7):129-130.

[5]刘伟玲.人性化护理应用于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术期的效果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12):1873-1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