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患者不同治疗依从性对临床终点事件的影响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3
/ 2

高血压病患者不同治疗依从性对临床终点事件的影响思考

苏立双

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人民医院 河北邢台054800

【摘要】目的探究高血压病患者不同治疗依从性对临床终点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20年2月~2022年2月到我院就诊的97例高血压患者。根据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不同分为高依从组(n=51)及低依从组(n=46)。两组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氢氯噻嗪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对比两组血压控制情况及随访期间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结果:高依从组血压控制情况优于低依从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0.05);高依从组终点事件发生率低于低依从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0.05)。结论:依从性较好的高血压患者能够有效控制血压,并减少终点事件发生情况。

【关键词】 高血压;治疗依从性;血压控制情况;终点事件

高血压是世界性慢性疾病,对于人类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但是高血压并无治愈方法只能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及药物进行控制,避免疾病进展[1]。有研究显示[2],我国高血压患者超过1亿,但是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程度极低,多数患者不了解高血压的危害。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诱因,如疾病持续进展,患者发生脑梗、心肌梗死等病症的可能性极高[3]。因此,如何让患者按时服药控制血压是当前的重要研究方向。鉴于此,本文特分析治疗依从性对于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20年2月~2022年2月到我院就诊的97例高血压患者。根据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不同分为高依从组(n=51)及低依从组(n=46)。依从的判定标准为:能够在治疗过程中遵医嘱服药,无私自换药、停药的情况,服药时间超过计划的90%。纳入标准:(1)符合高血压的相关诊疗标准;(2)年龄18~80岁;(3)了解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2)继发性高血压;(3)合并原发性心脑血管疾病;(4)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高依从组男女之比为24:27,年龄50~78岁,年龄均值为(64.97±8.12)岁。病程1~8年,病程均值为(4.35±2.95)年。低依从组男女之比为22:24,年龄49~79岁,年龄均值为(65.27±8.86)岁。病程1~11年,病程均值为(4.61±3.16)年。对比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均行氢氯噻嗪(生产企业:吉林省德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2023874)联合卡托普利(生产企业:国药集团汕头金石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4904)治疗。氢氯噻嗪治疗方法为:首周每日服药氢氯噻嗪75mg,分早晚两次服药。一周后根据降压效果遵医嘱服药。卡托普利治疗方法为:每次12.5mg,每日3次。2周后根据医嘱进行增加药量,最大药量为50mg。两组均行为期3年的治疗及随访。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年后的血压控制情况及终点事件发生率。血压控制情况以舒张压(DBP)及收缩压(SBP)进行评估,测量前需要15min静坐,2周内测量非同天血压3次,以均值为准。本次研究中发生的终点事件包括脑卒中、心衰、急性心肌梗死、猝死。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6.0软件对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行2检验,计量资料以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时,组间对比差异成立。

2结果

2.1两组血压控制情况对比

高依从组治疗后血压控制情况好于低依从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0.05),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血压控制情况对比表(±s,mmHg)

组别

例数

SBP

DBP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高依从组

51

153.61±11.25

134.31±13.45

94.26±4.97

83.75±9.64

低依从组

46

152.94±10.97

140.98±14.97

94.60±5.21

87.99±9.48

t

-

0.296

2.312

0.329

2.180

P

-

0.768

0.023

0.743

0.032

2.2两组终点事件发生率对比

高依从组终点事件发生率低于低依从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0.05),见表2所示。

表2  两组终点事件发生率对比表[n(%)]

组别

例数

脑卒中

心衰

急性心肌梗死

猝死

终点事件率

高依从组

51

1

0

1

0

2(3.92)

低依从组

46

3

2

2

1

8(17.39)

2

-

-

-

-

4.746

P

-

-

-

-

0.029

3讨论

本次研究数据显示,高依从组血压控制情况优于低依从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0.05);高依从组终点事件发生率低于低依从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0.05)。治疗依从性是影响高血压患者疾病进程的重要因素[4]。患者在情绪波动、不良饮食生活习惯中均会导致血压升高。当血压升高后,患者的各类高危疾病的发生率显著升高。高依从性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改善,提示遵医嘱服用药物能够控制血压升高。从而解除对患者机体的危害,降低终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5]。因此,在高血压的防治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于治疗依从性的重视,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作为首要目标。

综上所述,依从性较好的高血压患者能够有效控制血压,并减少终点事件发生情况。

参考文献

[1] 陈小垒,张丹丹,邵爽,等. 北京市城区家庭医生式服务签约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 医学与社会,2021,34(3):51-54,69.

[2] 程霁云,江佳,王培培. 基于Morisky量表评估的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用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研究[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2,47(4):537-540.

[3] 罗阳,李晓雯,林爱华. 社区中老年正常高值血压及高血压人群微信干预的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22):2826-2831.

[4] 王永馨,李小菊,井明霞,等.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4):503-508.

[5] 黄晓威,洪珊珊,陈婷婷,等. 药师干预对老年高血压出院患者用药依从性与疗效的影响[J]. 海峡药学,2022,34(5):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