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调查举证在第三次国土调查中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2
/ 2

无人机调查举证在第三次国土调查中应用

林天龙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测绘院  广西南宁市   530023

摘要:我国领土面积广阔,众多的山川河流,复杂的地貌特征,虽然造就了我国优美的自然景观,但却为国土外业调查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为提升国土调查的效率与成果,我国对国土调查方面的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无人机技术以其高效、真实与便捷等优点,为国土调查带来了新的发展与更精确的数据分析,无人机技术的推广,提升了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效率,为国家相关国土信息的整合提供了稳定的基础。

关键词:无人机调查举证;第三次国土调查;应用

无人机技术是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中传统调查、航测与监控工作的补充技术,具备自动化、成本低、范围广的优势。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中运用无人机技术,能够合理进行底图制作和外业调绘,且能保证其高效性、便利性,不仅能够推进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的高效开展,而且提供了更有效的技术模式,值得进行推广。

1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背景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在2017年10月16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展开,是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对全国国土资源使用情况进行更深层次的调查统计,其目的在于充分利用新的科学技术细化现有的调查结果及相关信息,提升国家对自然资源开发的最大效益,避免造成资源浪费,为创建环境友好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奠定基础。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中,遥感、3S一体化和影像提取等科学技术在国土调查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利用高科技对土地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形成的数据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此外,还可以利用“云存储”的方式实现调查数据的存储与分享,为后期的数据整合与分析提供便利。在此次调查工作中,将“二调”的三位数地类编码替换为“三调”的四位数地类编码,同时在图斑及变化图斑确认过程中采用互联网尖端技术,以线上举证的方式对图斑变化区域进行在线核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重点在于总结农村耕地面积和集体土地面积变化等现状数据,利用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作为工作底图,结合3S技术将外业与内业合二为一,对不同地类进行准确认定,将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建成专项数据库。

2无人机技术的优势

现代国土调查工作开展中,需获得精准度较高的数据,以促进测绘发展。而传统国土调查的工作量与难度均较大,要求工作人员深入林区与山区,调查工作的周期长且获取数据精准度不高。通过对无人机技术的运用,借助其高分辨率、反应速度快等优势,可使人工调查的时间大大缩减,劳动强度也有所降低,与国土调查各项要求相适应,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国土调查质量。较之于传统国土调查方法,无人机技术在国土调查中的合理运用可对测绘信息予以更精准化获取,为工作质量的提高提供必要保障。

3无人机调查举证在第三次国土调查中的应用流程

3.1航空拍摄区域确定

国家或地区为无人机航拍影像资料的区域,区域内对相关的影像资料进行联系分析。集中进行连片的航空飞行开发区域拍摄。如发现存在无资料变化的区域,可以以该地区为限定进行界限的提取。无人机拍摄中,无人机举证系统也是一项可以投入大范围使用的系统,以5m2为基础,并利用无人机进行整合调查,并最终确定较为合理的区域航线。

3.2航程线路布设设定

继航飞区域限定之后,基于当前无人机的技术范围与相关规范,进行DEM数据的收集,以航拍区域的最大高度与平均差进行对比,并进行重叠度的测试,经过反复试验,最终设计出较为合理的航程线路方案,进行国土资源的资料与影像的获取。

3.3影像处理

使用相关的图像处理软件,借助连续运行的卫星基站进行图像与影像的处理。POS机作为航测的影像,可进一步控制其精度与正确度。随着无人机的航拍区域测定与线路布置设定,按要求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以此来确保无人机的航拍数据符合国土调查的数据要求。

3.4图斑分析举证

在无人机对相关影像进行获取后,按照国家对区域中的地图分析,对相关的调查数据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对无人机捕捉的影像进行图斑的数据分析,以各处的边界为目标,通过数据库中的不同地区类型进行图斑变化的对比。按不同的用处与区域对地界类别进行定性,由举证材料与分设对图斑进行对比,如有高分的变动图斑与原有的影像进行对比。

4无人机调查举证在第三次国土调查中的应用

4.1无人机在国土调查工作中的应用

土地调查工作中,为提升国土资源面积数据收集与规划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可以通过国土资源的区域调查与覆盖的面积增加,优化处理区域中设计的航空线路。考虑到国土资源的面积与使用情况是由多种因素进行规划并最终确定的,要以综合的环境条件为基本原理,实现规定中项目区域的数据覆盖范围与新旧影像的对比度,将其中图斑与旧影像的重合度进行对比,还可以进一步分析无人机收集的数据中存在的色彩平衡、DEM、镶嵌影像等方面的关系,以此来提升测量控制量与相关质量。在使用无人机技术对国土资源进行测量与调查的计划中,可以预先进行底图的绘制,将数据信息与图斑进行对比,进一步核实与验证,可以从速度与质量上提升国土的调查效果。除此之外,使用无人机技术对国土资源进行调查,可以大幅度提升国土调查的工作的实时性,并提升共享效果。同时,在操作层面中也可以为今后的技术提升与资料分析等奠定基础,用更精确稳定的数据资料作为信息支撑,最大限度加强我国国土的调查工作权威性与科学性。

4.2无人机在国土测量工作中的应用

搭载倾斜摄影设备是对无人机图像成像的一种保障,使无人机接收到的图像更为稳定。以县为单位的数据资料测量,提取的数字加工手段,在进行重新的数据测绘中,会呈现出分段的图斑差异,是由于进行数字化的数据提取时采用的手段不同。利用三维影像的正反馈,可以绘制无人机次年改成的影像资料。利用摄影测绘,使映射的影像测绘计算与转化提升,且对无人机的成像表达来讲,更具有全面性。另一种正射的摄影测绘测量设备,可以通过无人机在飞行测绘时产生的光线强度与搭载高度等优势,深化不同类型的国土资源的测绘图像精确度。使用正射的测绘仪器进行无人机搭载,可以呈现不同种类的图斑绘制情况。该方面的测绘仪器可以有效防止测量地区中出现的多层次与多角度光斑产生的视觉性误差,以此来获得更加精准的数据测量,全面提升测绘工作的精确度。

4.3无人机在外业成果测绘中的应用

国土调查工作中的外业测绘,是针对主观测绘数据等一系列实际情况进行调节的部门,是改善国土调查工作、化解占地纠纷等十分有利的前提保障之一。无人机的技术可以大幅度推进外业的成果与测绘调配的进度,促进无人机的全面投入使用,则可以明确各县与各区域的项目区域土地使用权归属,以此来确定该地区的用地面积、土地资源与地理信息等。在无人机技术平台的支持下,可以全面收集传统中偏远地区的信息数据,实现外业与无人机国土调查双重技术下的更大国土调查覆盖率,为进一步提升土地资源与高效率资源开发奠定基础。

5结语

由此看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意义十分重大,对我国当前的土地资源利用与国土资源的变化情况等提供了更加良好的工作条件。合理利用无人机技术对我国的国土资源进行监督管理及调查,有利于我国实现国土资源的智慧化、信息化与数字化的全面管理。无人机可忽视外力等不利条件,进行更高效率的国土资源调查,可与时俱进,实现国家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参考文献

[1]钱毅.遥感航测地理信息技术在国土三调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与技术,2021,41(23):30-32.

[2]刘娟,丑一帆.无人机技术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外业举证中的应用研究[J].甘肃科技,2020,36(9):27-28+6.

[3]蔡建德.无人机技术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9,38(24):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