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编制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2

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编制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何海湘

湖南华企运筹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摘要:1970年代在欧洲和美国推行清洁生产政策以来,清洁生产已成为世界各地企业普遍接受的优化生产的手段。传统生产仍然依靠下游管理办法来实现控制污染的目标,这种办法是污染者付费的办法,这种办法使资源难以利用,并造成高昂的经济代价。自1990年代促进清洁生产以来,我国一直在保护种源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清洁生产可以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被动反应转变为主动行动,这对赢得防治污染的斗争至关重要。然而,企业也面临着影响实施效率的相对严重的实施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企业清洁生产审计过程中的问题和对策,发挥企业清洁生产的关键作

关键词:清洁生产;审核报告;问题;对策建议

引言

自2002年《促进清洁生产法》通过以来,企业对国家政策作出了积极反应,逐步开展了清洁生产活动。对重点企业清洁生产的审计从2004年开始,在关于加强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计的通知中,盈余企业和有害及潜在风险企业(双重企业)被列入对清洁生产的强制性审计。严格控制源头污染源的排放。清洁生产审核程序载于2018年发布的《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和验收指南》。

1.审核报告编制的总体要求

清洁生产审核是一套逻辑严谨的问题排查与措施制定的技术工具,是按照一定程序(7个阶段、35个步骤),对企业从原辅材料和能源、技术工艺、设备、过程控制、产品、管理、员工、废弃物等生产过程的8个方面进行深入调查、诊断,找出物料损耗、能量损失、废弃物产生的原因,提出并实施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可行的清洁生产方案,最终达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总体思路是判明问题发生的部位,分析问题的产生原因,提出方案解决问题,因此在开展审核和编制报告时应充分把握这一基本思路和逻辑性。清洁生产审核报告既是企业一轮审核工作过程和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政府管理部门了解企业情况、开展审核评估验收及制定、实施清洁生产政策的重要依据,因此审核报告须真实、全面、清晰地反映企业的能源和资源消耗、技术工艺、污染物治理等方面的现状特点、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案,充分总结企业实施审核后在经济、环境、社会方面取得的综合效益,同时为企业清洁生产水平的持续提升指明方向。

2.审核报告存在的问题

2.1持续方案可行性不强

清洁生产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只有将清洁生产的理念和审核方法持续运用到企业的日常生产和管理中,形成常态化管理制度,才能发挥出清洁生产的最大效能。一些报告中对于持续清洁生产不够重视,提出的持续计划太过笼统,未经过充分研究讨论、形成具体的实施方案,导致最终很难落实,无法真正地将清洁生产在企业内长期、持续推行下去。

2.2未严格依据相关规范开展工作

目前,中国清洁生产审计标准除《清洁生产促进法》外,还包括《清洁生产审计技术准则》(hj 469—2009)、《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计技术准则》(gbt 25973—2010),环境和环境部清洁生产中心的清洁生产审计方法(2016年第38号法令)和《企业清洁生产审计手册》。此外,各个部门都颁布了清洁生产标准和清洁生产指标制度,清洁生产验收链包括评估和接受清洁生产审计的准则。实际上,一些公司在组织清洁生产审计活动时没有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条例和标准,这主要是由于公司管理层缺乏重视和缺乏有效的审计小组;没有开展大规模的宣传运动,动员所有工作人员;审计过程完全委托给第三方咨询机构,审计优先事项、审计计划的确定不合理,不符合公司的实际情况,使得审计过程以形式进行,等等。只有在严格遵守相关科学标准的情况下,审计才有意义。

2.3企业的技术与资金难以满足需求

清洁生产的目的不是提高企业生产力,而是通过确保企业的生产能力来减少企业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在短期内使用许多清洁生产计划并不会给企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虽然客观地实施和使用清洁技术有助于保护环境,但企业也面临着技术和资金方面的挑战。

3.对策与建议

3.1加快清洁生产技术研发和推广,提升清洁生产水平

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等,以源头预防为导向,加大清洁生产先进、关键技术的研发和突破,并定期组织遴选企业实施的清洁生产共性技术和成功案例,在同行业中进行宣传、推广。搭建清洁生产技术交流平台,畅通企业掌握新工艺、新技术的通道,加强信息、技术的共享,为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和实施技术改造提供有效的借鉴,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推动企业技术进步、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水平提升。

3.2规范审核过程,合理确定清洁生产方案

对于清洁生产审查过程的要求,环境部、清洁生产中心和区域环境保护部门都有相应的文件、标准和规范。在企业审查过程中,要认真应用这些原则,确保效率。企业清洁生产审计的关键是确定审计的重点和计划的生产及筛选。为了合理确定审计优先事项,需要进行详细的研究,以了解公司的基本情况、生产情况、环境措施情况和公司管理情况。以生产和环境保护情况为重点,把握相关情况为重点,比较国内外生产废水排放情况和工业废水排放情况,分析污染原因,确认企业主要清洁生产潜力,合理确定审计重点。在此基础上,收集主要审计数据,测试材料平衡,分析主要审计废物产生的原因,从而合理选择和确定适合企业的清洁生产计划。在整个审计过程中,要确定优先顺序,根据行业特点进行审计,使方案更加具体。例如纺织业和印染业经常产生大量废水,用水量比较大,要强调他们的节水潜力,减少热能和能源消耗等领域的节能。化学工业经常产生大量废物,中国化学工业的污染物排放在国内工业污染物中排名前三。在审计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包括合理选择原材料,使用挥发性低、毒性低的有机物质。目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污染是环境管理方面关注的问题。

3.3全面提升清洁审核报告质量

公司清洁生产工作的质量必须由专业审查员来判断,审查员工作的完成程度也可以从审查员的审计报告中得出结论。审计报告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公司生产活动的清洁程度上,而且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审计小组的专业精神上。审计报告的编写和编写必须符合某些标准,如《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计技术准则》和《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计技术准则》等。提及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计报告的技术准则也可以提高报告的完整性。在促进起草框架标准化的同时,清洁生产审计报告的质量必须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而提高,以便质量审计员不仅能够审查生产活动的结果,而且还必须审查整个生产过程,不断改进报告,同时积极收集数据作为其工作的一部分,审评员应能够在三年内了解企业与生产活动有关的总体材料和能源消耗情况,侧重于企业的排放量以及生产材料和生产材料之间的平衡。

结束语

总之, 清洁生产审计与政府、咨询机构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密不可分。经过十多年的关键企业对清洁生产进行强制性自愿核查,积累了一些节能和减少污染的成功经验,加快了企业一级循环经济的发展步伐,并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李帅,刘世豪.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的形式化问题和对策[J].化工设计通讯,2018,44(05):223-224.

[2]高建峰.清洁生产审核与验收在某供水厂的应用[J].城镇供水,2013(05):87-89.

[3]曾威,戴琴.关于编制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的几点思考[J].环境,2012(S1):162+172.

[4]王亚渝.关于水泥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几点思考与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2012,10(04):35-37.

[5]赵玉明,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促进机制研究.江苏省,南京大学,2011-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