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高铁动车组检修体系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2

构建中国高铁动车组检修体系的思考

周世杰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河北唐山  064000

摘要:为保证高铁动车组运转效果,本文详细介绍了高铁动车组运行特点,并且以此作为出发点,将高铁动车组检修体系完善技术以及高铁动车组检修基地充分结合,制定出适合中国高铁动车组实际情况的检修结构体系。

关键词:高铁动车组检修体系;设备维护;设施检修;检修基地

我国高铁动车经过漫长的发展与成长,已经在各个城市和地区形成使用功能强大的高速铁路网络结构,有效适应现代化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核心需求。对于中国高铁动车组来说,检修体系是一项系统性较高、科学技术高、理论性强以及实践性强的专业操作体系,该体系以先进的检修模式以及检测设备作为基础条件,以高度信息化、数字化的管理结构体系作为核心支撑结构,完成高铁动车组安全、高效运转的核心目标。

一、高铁动车组运行特点

我国高铁在实际建设环节上普遍具有道路网络范围大、道路跨度长、道路结构密度高、运用效率高等优势和特点,为提高中国高铁动车组使用效率,需要科学、合理地配置动车组的运行数量,有效节省经济投入。现阶段我国高铁动车组通常使用套跑交路等运转模式,其中高铁动车组在白天正常运转,而晚上则需要返回动车管理区域维护和整备车辆。

一般来说,中国高铁动车组运转状态主要分为三种模式:车辆使用、车辆检修以及车辆准备等。而对于动车车辆来说,设备维护以及车辆整备成为动车组运行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样成为影响动车组基础运转的核心因素。根据我国铁路操作技术文件明确规定:现有高铁动车组在实际运行时持续行驶里程如果达到4000千米左右时,需要进入相应动车管理区域开展日常作业检查以及整备。

二、高铁动车组检修体系完善技术

中国高铁动车组以及运行模式在引进、学习以及吸收国外先进检修技术之后,还需要根据自身建设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创新和完善,有效总结并且提出了方案修理、状态修理以及平衡修理的维护体系,并且以高铁动车组检主要零部件运转寿命周期性管理以及先进的检修技术手段作为核心条件,在定期大型检修时间内增加小型检修环节,以此保证检修体系的完整性[1]

(一)运行诊断

高铁动车组检修体系内部结构中,运行诊断系统主要包含:踏面问题诊断、设备空心轴运转诊断等,有效对高铁动车组的零部件进行性能检测和分析。

(二)清洗设施检修

在清洗设备检修和管理环节上,高铁动车组各个零部件需要使用全自动洗刷设备针对动车组外部结构进行全面清洗和维修,提高动车组表面的整洁性。

(三)检查库

检查库在日常管理和建设时,是高铁动车组运行的1-2级检修区域,由于该区域需要动车组运行一定里程以及时间,因此检修模式一般使用立体化的作业和施工模式,确保高效且快捷地实现动车日常运行和性能检查,一般发现动车零部件具有一定损坏后,则需要及时更换和维修处理[2]

(四)临时修理库

临时修理库的建立主要目的则是针对高铁动车组所产生临时性故障问题和损坏快速判断,并且直接在修理库中更换转向架以及其他零部件。

(五)三级维修库

在高铁动车组运转区间内设置三级维修库的目的,主要对动车组进行不分解管理整辆列车,同时更换转向架内部结构,并且在三级维修库中配置固定模式或者移动模式的架车系统,以此保证作业平台、可移动时刚性接触网络可以正常运转。

(六)四、五级维修库

在高铁动车组设置4-5级维修库则能够直接对动车组主要系统进行区域划分和性能检修,并且根据基础检修工作量使用定位维修或者流水维修方式。

(七)转向架

转向架检修是高铁动车组检修的核心内容以及重要模式之一,由于转向架检修具有独立的检修区域,所以此种检修模式一次性作业量较大,通常检修模式应选择流水线检修。

(八)物流储存

由于高铁动车组维修所使用的材料储存区域与传统意义上的储存区域具有本质上的区别,动车材料储存区域与车辆日常运转、系统维护以及检修等具有密切联系,所以需要构建出现代化、高效化的材料储存和运输区域,通过材料物流运输以及信息化管理等环节,将材料使用、检修、引进以及储存等各个环节相互连接,并且统一化管理[3]

(九)信息化管理

在高铁动车组检修体系建设环节上,信息化系统通过硬件设备使用和平台搭建,将使用重点逐渐延伸至软件管理,通过软件平台的核心建设,针对高铁动车组生产、调度以及安全管理等工作开展信息化、数字化的管理。

三、高铁动车组检修基地

(一)结构布局

为保证高铁动车组检修工作能够正常开展,除了需要选择适合的检修技术以外,还应根据车辆运行状态规划出相应配套设施,从根本上减少车辆由于日常检修运回后的空车距离,最大程度提高车站以及车辆的基础使用效率,满足基地分散建设的基础要求。

我国高铁动车组运行和检修需要按照三级方案规划。其中包含:动车运行区域、动车检修区域以及动车储存区域等。其中动车运行区域主要承担车辆小组所有的检查和性能检修、储存等目的,充分结合道路基础生产力结构布局的整体思路,所以检修基地应按照车辆运行路线设定。

(二)平面设置

高铁动车组检修基地平面结构设定一般包含:纵方向运行模式以及横方向运行模式,而无论何种运行模式,基地都受到建筑总体规模以及地形基础条件两个方面的约束和限制。其中当高铁动车组检修基地建设范围过大、车辆储存数量较多时,则需要充分考虑动车组发车次数和频率,所以为了尽可能缩短作业时间,需要使用纵方向列车线路,而当高铁动车组检修基地建设规模较小、车辆储存数量少时,基地内部受到线路作业的干扰和影响,需要使用横方向运行模式,以此保证平面结构的紧凑性。

结束语:

由此可见,为保证中国高铁动车组的正常运转,施工人员必须开展综合式检修模式,针对每个车组所产生的大量零部件开展性能检修,想要保证检修方案计划的精细性,防止超出计划方案外的检修工作,施工人员应充分结合现有的检修结构体系,确保我国动车组得到可靠、高效地维修。

参考文献:

[1]李辽.解析中国高铁成功“密码” 专访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科学家吴冬华[J].法人,2022(07):30-32.

[2]王锋.打造性能更优新一代CR450高速动车组助推中国高铁事业“十四五”更大发展[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2,25(02):10+144-145.

[3].复兴号高寒动车组首次试跑中国最东端高寒高铁[J].铁路采购与物流,2021,16(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