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早产儿家属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15
/ 2

对早产儿家属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梁敏

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医院      545900

【摘要】目的 提高家属护理早产儿水平、减少出院后疾病发生,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采取沟通指导、操作示范、电话随访等方式系统地实施健康教育。结果 对家长实施健康教育的早产儿出院后的患病率低于未对家长实施健康教育的早产儿。结论 针对早产儿家属实施系统健康教育后,家属对护理知识有了一定认识,且早产儿出院后体重增长明显,值得推广。

【关键词】 早产儿;家属;系统健康教育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我院94例早产儿基础资料收集整合并纳入研究对象,参照区组随机设计原则划分本组早产儿为两组,参照组中,男29例,女18例;平均胎龄(32.38±1.54)周;研究组中,男31例,女16例;平均胎龄(32.44±1.31)周。经检验发现组间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教育:用药指导、营养指导等。研究组实施系统健康教育:(1)选择6名医护人员成立健康教育小组,围绕早产儿护理问题以及相关知识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并且制作成宣传手册,在早产儿入院时分发给其家属。早产儿入院时,责任护士应对其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家庭情况、受教育程度、护理知识了解程度、早产儿知识了解程度等。在早产儿出院之前,再次对其家属进行问卷调查[1]。(2)沟通指导:每周二、四、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士在土探视时提供沟通指导,向家长讲授早产儿的护理知识,讲解与早产儿的相关知识(早产儿特点、常见疾病的相关症状、并发症)并对其家属强调早产儿的护理重要性,并且鼓励家属参与指导的讨论,对本次指导提出相关问题,护士针对问题进行讲解,并针对问题付诸实践。3)在住院期间,早产儿父母在消毒隔离措施完成后,安排2~3次到床边。护理人员应操作示范早产儿护理方法,如母乳喂养姿势、新生儿沐浴、脐带护理、触摸等,并鼓励家属进行实践操作[2]4)早产儿病情稳定出院前,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评价家属对宣教知识的掌握程度做好出院指导,讲授早产儿日常护理方法,指导适合早产儿的环境温度、湿度,鼓励母乳喂养,指导家属对病情的正确观察,告知家属由于早产儿发育不成熟,易发生呼吸暂停、呕吐、腹胀等,若出现口唇青紫、精神反应差、口吐白沫等症状,应及时来院就诊。做好书面宣教,发放早产儿养育手册和宣传卡片,指导家属自我阅读。(5)电话随访早产儿出院后的第 7天、第14天及第1、2、3 个月定期进行电话随访,追踪了解患儿出院后的健康状况,并针对现阶段家属育儿知识需求提供医疗咨询与帮助,包括:探讨早产儿喂养与营养需求,预防接种,听力视力筛查、矫正,发育评估及常见问题的识别和处理等。参照组在出院之前对其家属进行早产儿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与研究组进行对比。两组早产儿在出院后进行随访。

1.3 观察指标

1)对比组间家属护理知识掌握情况;2)对比组间早产儿体重增长情况。家属护理知识包括:生长发育知识、正确喂养、日常护理、常见问题的识别与处理。

1.4 统计学方法

组间检验运算以统计学软件包(版本:SPSS 20.0)进行辅助,对应执行t检验、x²检验用以开展计量、计数资料的检验,对应以(s)、(n,%)表示计量、计数资料数据,当P<0.05即表明数值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组间家属护理知识掌握情况
  由表1得知,研究组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对比组间家属护理知识掌握情况[n(%)]

组别    例数    生长发育知识    正确喂养      日常护理         常见问题的识别与处理

研究组   47     42(89.36)*    40(85.10)   43(91.48) *       38(80.85) *

参照组   47     34(72.34)     33(70.21)    31(65.95)         25(53.19)

注:相比参照组,*P<0.05。

2.2 对比组间早产儿体重增长情况

由表2得知,研究组早产儿体重增长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对比组间早产儿体重增长情况(x±s)

组别     例数    出生体重(g)     出院3月后体重(g)

研究组     47     2005±299.14        4825.16±321.01*

参照组     47      2024±354.95        4008.38±424.21

注:相比参照组, *P<0.05。

3 讨 论

国内资料表明,早产儿发生率 5-10%,死亡率为 12.7-20.8%。随着我国围产医学的迅速发展,近年来早产儿的存活率不断提高

[3], 其生存质量也得以增加,但是受父母家庭环境、受教育程度、接受能力、父母角色不适应等因素的影响,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难以全面实施。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对早产儿家属实施系统健康教育后,家属对日常护理和喂养知识有很好的掌握,早产儿家长在接受规范的健康教育后,喂养和日常护理知识掌握较而生长发育知识、常见问题的识别和处理仍有部分家长不能掌握。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专业指导时注意语言通俗易懂,重视信息沟通的双向性,使早产儿家属更易掌握和熟练运用相关知识和护理技术,使她们熟悉早产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及常见病的表现和防治对策,注重早产儿营养需求,合理喂养,减少发育迟缓的发生 [4]

综上得出,本次围绕对早产儿家属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展开研究后得出,研究组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早产儿体重增长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早产儿家属实施系统健康教育后,家属对护理知识有了一定认识,且早产儿出院后体重增长明显,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梁展穗 ,丘伟兰 ,袁间梅 ,黄慧萍 ,胡碧华 ,梁家敏 .早产儿病房护士家庭参与式护理培训的效果观察 [ J ]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1):140-141.

[2] 王开云.不同家长参与护理模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效果评价[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19,26(06):72-74.

[3] 孙家俊 . 早产儿护理新进展 [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9(4):132-135.

[4] 张巍 . 早产儿医学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7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