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十五分钟健身圈建设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6
/ 3

社区十五分钟健身圈建设初探

廖轶

身份证号码: 500382198810169074

摘要  目前针对社区十五分钟健身圈的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本文对社区十五分钟健身圈的网络体系、配套标准、空间结构、用地布局、运行机制五个方面进行思考,旨在为社区十五分钟健身圈的构建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城市社区 十五分钟健身圈 社区健身网络 社区健身设施

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城市社区应建立“十五分钟健身圈”,即以城市居民住所为出发点,步行十五分钟(一千米)以内,便可到达健身场所。“十五分钟健身圈”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居民构建一个完善的、便捷的、多层次的、信息化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本文从社区十五分钟健身圈的现实挑战入手,结合居民健身行为需求特征分析,提出社区十五分钟健身圈的建构策略,并对主要内容建设指引进行初步探索。

1   社区十五分钟健身圈现实挑战

1.1  总量不足,短板明显

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方式相对单一,以小型活动场地、健身路径等分布在街头巷尾健身设施为主,体育设施类型少、老旧或损坏严重,独立占地且具备一定品质的社区体育综合体、社区体育公园建设严重滞后,难以有效推动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的建设。

1.2  覆盖不足,使用不便

社区体育设施地理空间分布不合理,重建设轻实际使用需求分析,未考虑与居民出行习惯的协同,超过步行可达的社区体育设施比比皆是,在空间选址上见缝插针,难以形成均衡布局、便利可达、高效利用的社区健身设施网络。

1.3  类型单一、品质较低

社区体育设施仍然以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传统体育运动场地为主,既缺少轮滑场、滑板场、攀岩墙、室内健身房等新兴运动场地,又缺乏规模适中、功能性多样、场地配套水平较高的社区体育设施,难以满足不同年龄群体多元化运动需求。

1.4  组织欠缺,引导不力

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执行不力,缺乏日常性、针对性体育指导,新兴健身项目的推广普及不足,体育保健指导和体质测定工作不强,社区体育活动组织欠缺,居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热情与积极性不高,社区全民健身氛围有待进一步培育。

2   居民健身行为需求特征

2.1  不同年龄群体的基本健身行为特征

居民对所在社区的参与程度,基本随年龄增长呈现出向上微笑曲线,儿童和老人的社区健身活动参与度较高,是社区体育设施和健身空间的主要使用者,中青年上班族工作日的社区健身活动参与度较低,周末更倾向于选择使用社区以外的大型体育设施。

2.2  社区体育设施和健身空间使用特征和需求分析

不同年龄群体在设施的使用时间、使用类型等方面需求均存在差异性,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对基础保障类健身设施需求度较高,使用时间集中在日间,中青年对新兴提升型健身设施的需求度较高,使用时间多为下班后和周末,随着社区生活质量的提高,居民对于自身身体素质的提升需求正在随之加大。

2.3  步行行为特征和需求分析

不同年龄群体的步行出行需求显著不同。70岁以上老人和3岁以下学龄前儿童对家与目的地的步行距离和时间要求较高,60至69岁老人、3至19岁学龄儿童和青少年不仅对家与目的地的步行可达性要求较高,同时也关注目的地之间的步行便捷联系,中青年对步行趣味性和愉悦度要求较高,期望步行兼顾逛街购物、休闲健身等功能。

3   社区十五分钟健身圈建构策略

3.1  形成分类分级、品质活力的社区健身网络

应对未来社区多样化需求,建立基础保障类和品质提升类健身设施相结合的配置标准,增加社区健身设施类型,结合城市低效用地改造,增加社区体育用地指标,有效推动分类分级社区体育健身网络建设。

3.2  构建满足短距离出行需求的健身设施圈层

充分考虑不同年龄人群的多样化健身需求,形成15分钟-10分钟-5分钟健身圈体系,重点关注老人和儿童短距离出行需求,完善5分钟健身圈体育设施建设。

3.3  提升社区健身设施资源利用的弹性和效率

探索灵活共享的使用机制,引导社区健身、文化、教育、商业等公共服务要素集中复合设置,丰富体育+文化、体育+教育、体育+商业、体育+绿地的综合社区健身服务,鼓励各类学校的体育场馆、各类训练中心,积极创造条件分时段向公众开放。

3.4  打造体绿融合的居民日常健身休闲空间

充分利用大、中、小不同层次的公园绿地、广场和附属开放空间,打造体绿融合的社区体育公园和健身广场,兼顾社区内不同人群的需求,在绿地和广场内设置儿童游戏场地、青少年活动与运动场地、老年人健身与休闲场地等。

3.5  完善便捷可达的慢行健身步道网络

依托社区生活性支路、公共通道、水系构成的步道系统打造慢行绿色廊道,通过慢行绿色廊道将社区内体育设施、文化设施、教育设施、商业设施与开放空间联系起来,构建慢行健身步道网络,打造活力多元的社区生活圈。

4   社区十五分钟健身圈建设主要内容

4.1  构建与社区生活圈相匹配的三级健身圈网络体系

社区健身圈与居住区生活圈的服务人口和活动空间一致,在体系层级上应充分衔接十五分钟、十分钟、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构建“15 分钟健身圈—10 分钟健身圈—5 分钟健身圈”的城市社区健身圈。15分钟、10分钟、5分钟社区生活圈公共体育设施共同形成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网络,以满足不同空间尺度、不同人口规模的健身需求。

表4-1 社区15分钟健身圈层级一览表

社区健身圈分级

社区生活圈分级

步行距离(米)

居住人口(人)

住宅数量(套)

15分钟健身圈

15分钟生活圈

800-1000

50000-100000

17000-32000

10分钟健身圈

10分钟生活圈

500

15000-25000

5000-8000

5分钟健身圈

5分钟生活圈

300

5000-12000

1500-4000


图4-1 社区体育设施网络化配置图

资料来源: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配置绩效评估及策略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4.2  形成基础与品质、大众与特色、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健身圈配置标准

参考社区15分钟生活圈相关标准指南研究,提出社区15分钟健身圈配置标准。充分考虑不同区域、不同城市、不同社区的差异化,社区体育公园分为大、中、小三个等级,其他体育设施分为基础保障型、品质提升型两个等级;体育项目类型在保障篮球、排球、足球“三大球”及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大众体育运动外,增加攀岩、冰雪、轮滑等特色体育运动;在体育设施用地面积、服务规模、用地要求、体育项目类型等方面采用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配置标准。

表4-2 社区15分钟健身圈配置标准一览表

级别

设施类型

适用城市

用地面积(公顷)

服务规模(万人)

观众规模(千座)

用地要求

设施功能

体育项目类型

配套设施

乡镇、街道(社区)级

社区体育综合体

所有城市

≥1.5

各社区至少设一处(十五分钟生活圈)

不设置固定看台

独立用地

1)可开展群众体育运动活动及赛事;
2) 可进行小型集会等文化活动;
3)可用于紧急避难和公共医疗卫生服务。

1)应配置室内和室外运动场地,其中室内体育场地设施面积不小于2000平方米。运动设施以室内运动项目为主,运动健身功能区建筑面积不低于总建筑面积的50%,体育场地项目不小于4项。
2)宜配置足球场、乒乓球室、多功能场(篮球、排球、羽毛球综合)、器械健身房、棋牌室等体育项目场地。
3)鼓励配置攀岩运动场地、冰雪运动场地、游泳池、儿童活动场地及武术、舞狮等传统项目场地。

应设置辅助用房、停车场、标识系统、休憩、智能储物箱、室外照明、环卫和适量商业服务设施。

社区体育公园

所有城市

≥0.15

各社区至少设一处(十五分钟生活圈)

不设置固定看台

独立用地

1)满足市民的日常休闲健身及运动需求
2)可进行小规模文化活动。

应配置至少4类常规体育场地,包括但不限于篮球场地、足球场地、乒乓球场地、网球场地、健身广场、健身步道、室外健身场地及器材、儿童活动场地及器材等。

应设置卫生间、智能储物箱、标识、休憩设施、环卫设施和适量商业服务设施。

大型多功能运动场地

所有城市

0.315-0.562

各社区至少设一处(十五分钟生活圈)

不设置固定看台

独立用地

主要用于群众体育健身活动。

宜集中设置篮球、排球、7人足球场地。鼓励配置轮滑场、门球场地、老年人户外活动场地、广场舞活动场地等,门球活动场地应提供休憩服务和安全防护措施。

应设置卫生间、智能储物箱、标识、休憩设施、环卫设施和适量商业服务设施。

中型多功能运动场地

所有城市

0.131-0.246

各社区设2-3处(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

不设置固定看台

独立用地

主要用于群众体育健身活动。

宜集中设置篮球、排球、5人足球场。鼓励配置轮滑场。

应设置标识系统、休憩、照明、环卫设施和适量商业服务设施。

室内综合健身康体场地

所有城市

——

各社区设2-3处(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

不设置固定看台

附属建筑设置

主要用于群众体育健身活动。

室内面积不小于300平方米,宜配置健身运动、健身指导、体质检测、康复理疗等项目。

应设置卫生间、休憩、照明设施。可结合(社区)综合性服务中心设置。

村(基层社区)级

室外综合健身场地

所有城市

0.075-0.131

各基层社区设3-4处(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

不设置固定看台

独立用地

主要用于群众体育健身活动。

宜配置健身路径、健身步道、门球场地、乒乓球场地、老年人户外活动场地、广场舞活动场地等。门球活动场地应提供休憩服务和安全防护措施。

应设置卫生间、标识系统、休憩、照明、环卫设施。

室内健身康体场地

所有城市

——

各基层社区设3-4处(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

不设置固定看台

附属建筑设置

主要用于群众体育健身活动。

室内面积不小于200平方米,宜配置健身运动、健身指导、体质检测、康复理疗等项目。

应设置卫生间、休憩、照明设施。

4.3  打造“一核、一网、两环、四心、八点”的健身圈空间结构

根据社区15分钟健身圈配置标准,规划构建“一核、一网、两环、四心、八点”的社区15分钟健身圈空间结构。一是集中布局社区体育综合体、文化活动中心、大型社区公园及商业服务设施等相关设施,打造一个超级健身核;二是依托城市次干路、健身步道、慢行支路,串联健身核、健身心、健身节点等,形成一个超级健身网;三是串联健身心、健身节点等,构建两个活力动感健身环;四是立足社区体育公园、大型多功能运动场地、文化广场等场地建设,塑造四个活力健身心;五是综合布局多功能运动场地、室外综合健身场地等场地设施,组成八个动感健身节点。

图4-2 社区15分钟健身圈空间结构图

4.4  优化“体育+”、“+体育”的健身圈用地布局

在社区15分钟健身圈空间结构指引下,对社区独立占地体育设施和配建体育设施进行空间布局。独立占地体育设施方面,15分钟健身圈配置社区体育综合体、社区体育公园、大型多功能运动场地,10分钟健身圈配置中型多功能运动场地,5分钟健身圈配置室外综合健身场地。配建体育设施方面,加强“教育+体育”融合,15分钟、10分钟、5分钟健身圈分别将中小学、幼儿园的体育馆、运动场、球类场地、幼儿活动场地进行开放共享。促进“文化+体育”融合,15分钟、10分钟、5分钟健身圈分别打造集文化休闲、健身活动于一体的文体活动中心、文体广场、文体活动站。推动“绿地+体育”复合,15分钟、10分钟、5分钟健身圈应充分利用大型、中型、小型社区公园开展休闲娱乐、体育活动,在各级公园中设置10%~15%的体育活动场地。鼓励“商业+体育”复合,15分钟、10分钟、5分钟健身圈应充分利用大型、中型、小型商业服务设施开展商贸服务、健身运动。

图4-3 社区15分钟健身圈布局模式图

4.5  完善“3+2+2+2”平台的健身圈运行机制

构建“3222”平台运行机制。一是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构建科学健康大讲台、国民体质健康测试平台、运动健康咨询服务平台三大服务平台;二是完善全民健身运行管理体系,构建体育组织管理活动平台、全民健身活动策划平台二大管理平台;三是完善体育场馆智能化管理体系,构建体育健身智能化管理平台、全民健身智能化信息平台二大智能平台;四是做大做精全民健身人才队伍,完善健身指导服务平台、健身指导培训平台二大指导平台。

5   结语

本文旨在重构15分钟、10分钟、5分钟三级社区健身圈网络体系,创新健身圈配置标准,优化点、线、面、网相结合的健身圈空间结构,提出“体育+”、“+体育”融合发展的健身圈布局模式,明确了社区十五分钟健身圈建设的主要内容,希望对后续社区十五分钟健身圈建设提供新的启发。

参考文献

李萌.基于居民行为需求特征的“1 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对策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7(1):111-118.

吕统华.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配置绩效评估及策略研究——以杭州市为例[D].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0.

张晨晓.嘉兴市“十五分钟健身圈”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20,42(2):63-67.

孙艳飞.全民健身背景下许昌市“15 分钟健身圈”发展研究[J].文化视野,2020,28(9):155-157.

易锋,陈康.城市社区“10min体育健身圈的构建—以苏南地区社区体育发展模式为例”[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3,29(5):24-27.

矫捷,赵伟科,杨三军.关于体育健身圈发展的概述与展望[J].健身休闲,2020(446):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