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三农工作的思路与重点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新形势下三农工作的思路与重点探讨

方健明

开平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  广东江门  529300

摘要:三农包括农业、农村、农民,新形势下三农工作的重点在于助力农民增收到农民能力提升,达到持续创收实效农村地区可以根据科学合理的方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实现农村地区经济的平稳增长。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中国经济的基础。下文对新形势下三农工作的思路与重点展开深入讨论。

关键词:新形势;三农工作;思路;重点

    引言: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农业是中国经济的基础,并且农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且,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1]因此,在三农工作的开展中,要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好制度保障,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新形势下三农工作的思路

总的要求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按照“提升农民能力,持续创收”的思路,实现农业产业化,通过创新工作机制和完善服务体系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农村经济稳定。[2]三农问题的核心在于助力农民增收,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

可以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挖掘农业增收的潜质,按照集约化管理,提高农业的广度和深度,为农业增收创造空间。同时调整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产品的转化,提升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农村经济的增长提供动力,也让农业发展更加符合自然规律,把农业生产和市场经济进行有机结合,加快农业体系改革,间接上刺激农民提高生产积极性,为中国经济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借助宏观以及微观的调控政策实现对农业生产中各个环节的调整。促进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2新形势下三农工作的重点
2.1拓展农民增收门路

从目前现状来看,虽然政府增加了对农村地区的经济投入,但是农村地区还是会面临资金不足的困难,并且现有资金无法满足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鉴于这种情况,要增加在农业方面的资金投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当地政府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专项拨款,加大对农业生产的资金和劳动力投入。除此之外,也要拓宽农村融资渠道,获得农业投资。农村经济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要积极动员企业对农村经济的资金投入,也动员更多农民参与到农村金融建设中。利用大数据建立网络信用平台,推动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3]对农产品进行经济加工,延伸农产品的产业链,促进优势产业的生产销售链条。

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并且减轻农民的工作量,同时提高农民收入。扶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企业、农民专业技术合作社,适当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将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培训、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服务。各项支农资金包括现代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化生产与无公害基地建设、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业产业化、测土配方施肥及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等专项资金,将适当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能力。鼓励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和出口实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向当地市外经贸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积极拓展国外市场。除此之外,还要发展各类职业教育,为年轻劳动者拓宽职业视野,将劳动价值观与职业观融入职业教育的专业授课与实践中,更好调动本地闲置劳动力,同时加强技术培训、推广。

2.2促进农业发展改革

促进农业发展改革,需要加快数字赋能和智慧引领,增进和村民之间的沟通交流。[4]用数字化的方式推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传统电视的宣传作用,同时借助微信公众号传播与数字农村建设有关的内容,弘扬新时代的农村文化,培育高素质的农民,加强农村的文明建设。对农村的网络平台进行综合治理,全面开展净网行动,提高各个传媒主体的素养,为村民传播具有正能量的网络文化。进入新时代以后,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信息化水平也不断提高,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也逐渐现代化。[5]互联网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加快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农村信息化建设以后,就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得到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及时了解市场信息,用现代化手段对农业生产经营进行实时监测,对市场和农业生产进行有机结合,改善供求关系,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
    2.3强化新农村建设

要做好全面的农业发展规划,分析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设方案,筹集社会面的建设资金,对农业进行综合开发,提升农业服务质量。[6]加大对保护土地环境的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农民对保护土地环境的重视度,促进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处理好农田中的工业废弃物,给农作物提供绿色的生长环境。同时,要做好对农业生产环境的维护工作,保护土地资源不受污染。

强化乡村技术人才支撑,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吸引优质毕业生留在基层工作。引导毕业生合理择业,政府可以设置专门的资金,鼓励高校毕业生进入乡村工作,对高校毕业生的农业项目开发和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让毕业生可以大胆进行科技创新。

[7]对于有创新成果的大学生,也要给予丰厚的物质奖励,为其成果转化提供资金支持,也激励更多的大学生进行农业方面的科技创新。除此之外,国家也要出台有关政策,激励优秀毕业生扎根在农村工作中,合理设置农业技术人才的子女教育配套政策、根据工作实绩开通职称评审绿色通道等支持政策。
    2.4建立协调管控机制

适应统筹城乡发展,发挥省农办的重要作用,建立协调管控机制,进一步提高协调能力。首先,围绕三农问题中的重点以及难点问题,制定出调研题目,经过深入调研,寻找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民生的新途径。其次,改善建设新农村的考核办法,加大对基层的检查力度,将粮食安全、环境治理、农民增收作为各级部门的重点考核指标,督促各个部门承担起责任,落实好中央的要求。除此之外,推广建设新农村的成功经验,加大“三农”激励政策,同时做好宣传工作,利用媒体扩大宣传效果。最后,各级农办加强自身建设,根据建设新农村的要求,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展示农办系统的良好形象。

结论:新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要按照“提升农民能力,持续创收”的思路,把拓展农民增收门路、促进农业发展改革、强化新农村建设、建立协调管控机制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助力农民增收,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农村地区经济的平稳增长。
    参考文献:

[1]张丽琴,纪志耿.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发展脉络与创新性贡献[J].经济学家,2021(07):27-34.

[2]本刊编辑部.习近平论“三农”工作和农村振兴战略(2021年)[J].农村振兴,2022(01):8-13.

[3]习近平.把农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J].社会主义论坛,2019(07):4-6.

[4]周立.实施农村建设行动与全面推进农村振兴——中国共产党领导“三农”工作的百年历史抉择[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1(12):50-56.

[5].谱写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新的华彩乐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综述[J].上海农村经济,2021(10):4-15.

[6]彭玮,龚俊梅.百年大党“三农”工作重心转移与政策变迁[J].学习与实践,2021(12):23-32.

[7]王娜,曹丽莹.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形成的渊源与特点[J].经济学家,2019(0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