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对地下水补给的影响特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节水灌溉对地下水补给的影响特性分析

张永胜 ,董紫苑

河北省水务中心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摘要:在农业领域中,对于水资源的消耗较大,特别是对于水资源相对较少的地区,通常会受到水资源的制约。基于此现状,各种节水措施在农业灌溉中获得充分应用,而且,伴随着其规模化发展,利用模式也出现相应的改变。本文围绕着节水灌溉对于地下水补给特性的影响分析,以期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关键词:节水灌溉;地下水;补给

引言:从前因盲目的进行对水土资源的开发,大量的将地表水运用开展农业灌溉,致使地下水位偏高,由于蒸发作用导致耕地发生次生盐渍化情况,影响农业种植。而且,也有相应地区无法获得足够的水源补给,发生恶化。此种灌溉方式对于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应开展对节水灌溉与地下水补给关系的有效探究。

1.土壤的渗入过程以及影响因素

1.1不同的灌溉方式

若想实现节水灌溉与土壤之中含水量间关系的有效明确,应联系节水灌溉的类型进行确定。通常情况下,开展节水灌溉的方式有滴灌、漫灌两种。并且,也要深入观察土壤含水量曲线变化,研究灌溉对于土壤含水量所产生的影响。通过相关调查发现,利用灌溉这一模式,水量所需相对较少。所以,不需要计算膜间地块土壤的含水量[1]。但是,另外一种方式,也就是漫灌对于含水率所产生的影响显著,不一样位置的土壤其经受的灌溉影响也存在差异性,将灌溉之前以及之后的土壤含水量进行比较可明确,在灌溉之后,土壤含水量会出现降低的情况。发生这一现状是由于在灌水之后积水量会在渗入、蒸发的影响下发生下降。在开展节水灌溉之中,滴灌的深度存在差异,地下水的补给也不一样。当深度在70厘米之中的情况下,对于地下水补给所产生的影响并不大,甚至可将其忽略。但是,若是深度在80-140厘米这一区间中,土壤含水量会产生改变。但灌溉水所带来的影响并不明显。对此情况,其与土壤成分交叉有着一定关联,土壤的保水能力不一样,两种灌溉方式对土壤的影响不相同,对于不同深度的土壤影响自然也不一样。在灌溉3天后,所产生的影响显著,土壤含水量会出现大幅度的降低,当在一周左右时,含水量会渐渐的变得稳定。并且,滴灌之后含水量的减少速度明显低于另一种灌溉模式。所以,采取滴灌方式,土壤的含水量降低速度较为平缓,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但,利用漫灌方式,含水量所受到的影响较大。

1.2地下水埋深情况

一般情况下,地下水埋深趋势显著,在漫灌之中,实现对地表水的使用,地下水埋深会受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滴灌这一方式不会产生对其的影响[2]。通过漫灌方式,会让地下水位提高,也会将水位维持7天左右。但,这一情况不会在运用滴灌的情况下产生。利用漫灌的方法会直接产生对深度方向的作用。所以,在采取此方式时一定要加以注意,关注其与地下水埋深状况的联系。地下水埋深可以真实的呈现地下水位周围土壤含水量在渗入这一过程之中所产生的改变。在埋深相对较浅的情况下,入渗在120厘米的土层中,如果偏深,就会在140厘米的土层之中。在完成灌溉后的3天是最佳的入渗补给时间,会在3-7天内达成补给,在此之后,会对上部土壤含水量形成作用。

1.3地下水蒸发强度

对于蒸发分析,和气温、气压、日照等相关,其是探究蒸发强度与土壤含水量的重要内容,在实现灌溉之后的一周,能够有效的发现采取滴灌方式,对于土壤含水量蒸发强度所产生的影响并不大,虽然在时间的改变中关联获得不断的增强,但,不具备显著性。这也表明滴灌受到蒸发所产生的影响并不高,就算是利用此方式进行一周的灌水,也不会产生明显的作用。但是,蒸发对于漫灌土壤含水量所产生的作用却很明显。在进行漫灌之后,最开始蒸发强度所产生的影响不显著,在一周之后此影响会不断的提高。发生这一情况是因为在漫灌后会出现地表水,在入渗之后,含水量受到蒸发的作用不断的提高,特别是对于土层未超过120厘米时影响更强烈。结合相关研究可知,其与地下水和土层相对接近有联系。

2.水源运用方式对地下水的影响

2.1蒸发

地表水其实际的补给强度会伴随着埋深强度而不断的提高,和灌溉的时间有着密切联系。当发生此情况时,一般都在每一年的6-9月。在此时间阶段,埋深动态与地下水开采、蒸发关联密切。具体来讲,此时期埋深动态和灌溉存在正相关的联系,并且,有着显著的下降趋势。结合其分析,灌溉对于地下水埋深的影响强烈,但,蒸发对其影响并不明显。这代表蒸发对埋深动态影响偏低,其并不是仅受到蒸发这一个因素影响。结合相关分析可发现,若是在之前一年的11月展开灌溉,在之后一年的4月前这一阶段,地下水不会受到人工干扰的影响,会产生低-高-低的改变。因这一阶段正处于冬季,温度相对偏低。所以,在研究蒸发对于埋深产生的影响分析中,需将对气温变化的考量加入。通过其也可明确,埋深动态会受到温度、蒸发的作用。若是为自然状态下,所受影响不明显,但,如果是冬天这一季节,变化较显著。单单凭借蒸发强度难以发挥对埋深情况的明显影响,在实现引水灌溉之后,若是地下水发生显著的改变,应为多种因素共同发挥作用的效果。

2.2开采

探究地下水开采对于埋深动态的作用,应结合深度挖掘得以实现。需选择适合的试验地点以及时间,通过相关研究可发现埋深动态与开采影响较高。进行开采工作,会让地下水埋深在一定的时间后发生提高,之后会渐渐的降低,水位也会逐渐的变得平稳。虽然在相应阶段会发生水位提高的状况,但是,就实际影响情况分析,其相对较小,主要是因为引水因素的作用。虽然所产生的影响偏低,但,同样不能将其忽视,不然就会发生不断降低的情况。地下水埋深动态不是因某因素而影响的,是多个因素一起作用的。对于诸多影响因素分析,会产生最显著影响的成因为人为因素,会形成直接作用。在地下水开采中,会导致地下水埋深发生暂时的提高,在灌溉中将地表水运用会致使地下水的补给变多,会发生改变。因为灌溉模式的差异,会在灌溉中产生不同的交替状况,在相应区域中也会受到不同灌溉模式的共同作用。针对于节水灌溉在地下水补给中所产生的影响,需要联系实际的灌溉模式分析,滴灌所产生的影响范围有限,对于地下水补给的影响可适当的忽略。但,漫灌方式则不同,土壤含水量与深度相关,也会对补给产生显著作用。针对于此方式,在实现灌溉完成后的7天内,蒸发的影响会不断提高,而在此之后,其产生的作用会越加显著。

结束语:地下水的补给与节水灌溉的方法、水源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在实际的节水灌溉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对节水灌溉与地下水补给深入探究,期望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真正意义上达成节水灌溉的目标,更高效的为农业而服务。

参考文献:

[1]杨锋,和玉璞,洪大林,纪仁婧,夏超凡. 基于Hydrus-1D模型模拟灌排调控稻田地下水补给过程[J]. 灌溉排水学报,2021,40(11):90-97.

[2]魏学才. 浅谈刘盐八库区节水改造对防治滑坡灾害的意义[J]. 陕西水利,2020,(07):69-70+73.

[3]张勇. 节水灌溉对地下水补给的影响特性分析[J]. 建材与装饰,2015,(51):289-290.

[4]李爱军,闫成云. 黑河流域节水工程实施对地下水补给资源影响变化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07):101-105.

[5]虎胆·吐马尔拜. 灌溉水对地下水补给的研究[J]. 新疆农业科技,1996,(02):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