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业务转型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银行理财业务转型问题研究

笪书扬,王尤佳

江苏盐城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240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银行理财业务也有了很大发展,在人们资金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资管新规的发布,银行理财业务面临着净值化转型的压力。除此之外,银行理财的产品类型需要丰富、投资结构需要优化、服务能力需要提升、运作模式需要转变、监管体制需要完善。净值化转型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防范金融风险、提升资管机构能力,促进投资者教育都有重要意义。银行理财在财富管理中肩负重要使命,要通过不断提升能力,实现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客户的本源。

关键词:银行;理财业务;转型问题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提升以及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理财产品的需求水涨船高,银行开始推出越来越多的理财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与其他银行进行竞争。随着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如何进行理财业务风险防范成为了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的关键。本文对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种类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同时给予了相应的防范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完善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从而实现银行理财业务的健康发展。

1银行理财业务现状

1.1风险控制行为不规范

近年来,我国逐渐加大理财产品风险控制,但是由于银行理财产品发展时间较短,目前风险控制制度尚不完善。一些银行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随意扩张业务,忽略了对风险的控制。一些银行基层分支行为了完成业务指标,不重视理财产品的风险控制,甚至将风险控制部门隶属于业务部门,这就导致风险控制部门的风险评估独立性不强,进而导致内部风险控制失效。这种重事后解决轻事前控制的做法,很大程度上造成发生的损失无法挽回,不仅影响了投资者投资信心,也损害了银行自身信誉。

1.2从核算端看,价格实时反映的净值化产品估值难度大

“资管新规”对银行理财产品要求按日以公允价值反映,这就给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带来严峻挑战。一方面,银行理财产品底层资产配置多种多样,不仅有债权、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还有拆放同业及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甚至金融衍生品,在这些种类繁多的底层资产配置中,部分债券有银行间交易市场或债券交易所价格,有的却没有公开市场报价,比如某些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仅存在放款人与借款人之间的合同约定,且此类资产大都持有至到期,难以对其进行市值法估算,导致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核算存在一定难度。另一方面,净值型产品的管理系统相较于预期收益率型产品的管理系统复杂很多,且对于系统的功能要求也更高。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化反映还需要充分依托信息技术赋能,然而在当前银行理财产品管理实务中,部分中小型银行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撑净值化产品发行的内部信息管理系统更迭,掣肘净值化产品估值进程。

2银行理财业务转型策略

2.1完善银行理财业务渠道

首先,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理财业务中心,根据银行自身的定位开展特色化经营,积极借鉴国外优秀的理财中心运作经验,在设置一般理财网点之外还要划分理财服务区、业务推荐区、账户专属服务区,定期面向客户开展理财沙龙、金融讲座等活动,帮助客户更好地了解不同理财产品的特点,降低由于信息沟通不畅所引发的风险。其次,目前我国的银行电子业务发展规模不容小觑,已经建立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电子银行体系,电子银行理财业务也是拓宽银行理财业务渠道的重要方向之一。

2.2完善机制体制

从管理体制上来看,银行理财运作模式的转变对整个产品的管理和运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来看,银行理财还存在定位不清晰、分工不明确、风控不科学、协调不通畅等问题,迫切需要转变管理体制来适应新形势下财富管理发展的新要求。一是管理体制需要更加灵活,能够充分满足市场化财富管理机构资产投资、产品管理等需要。二是管理模式需要更加科学,能够充分与市场发展的趋势相契合。三是管理体制要更加精细,不能再采取以往粗放的管理模式,必须实现管理的精细化、精准化。

2.3借助科技赋能,迭代信息系统适配净值管理需求

“资管新规”实施后的银行产品净值化管理需要提供精准的公允价值估计,为更精准实现产品每日净值的量化,银行可以充分利用科技手段进行赋能,通过信息系统迭代的方式实现银行理财产品资产的公允估值。在具体的实践路径上,对经济实力雄厚、资金充沛的大型国有或股份制银行来说,理财产品的估值系统可以通过配置直联外部市场功能模块的方式实现及时估值,可以通过配置高效交易和清算模块的方式适应净值化产品投资交易效率,可以通过行内APP配置客户服务功能模块的方式满足信息披露和客户服务的相关要求;对经济实力有限、资金相对匮乏的城市或农村中小银行来说,可先通过暂时选聘第三方中介机构的方式进行银行理财产品的外包估值服务,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专业估值优势,在自身银行理财产品存续期内定期与委托的第三方中介机构组织开展对账工作,确保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管理运作符合金融监管部门的相关要求,待自身银行理财产品达到一定规模或者经济水平达到允许条件时,再及时上线行内理财产品估值系统,循序渐进提升信息系统银行理财产品净值管理的适配性。

结语

随着金融开放的深入推进,资产管理行业的竞争在不断加剧,银行理财不仅要面对国内资管机构的挑战,同时也要接受国外资管机构的竞争。目前,全球排名前十的资产管理机构,已经有7家在境内设立从事财富管理业务的相关主体。鲶鱼效应愈发明显,行业竞争更加考验管理能力。银行理财要把握行业发展的趋势,坚持净值化转型的步伐。通过不断丰富产品类型,优化投资结构,提升服务能力等方面,不断提升财富管理的能力。同时,也要做好运营模式和体制机制的变革,适应行业发展的新要求。在回归本源的过程中,实现服务大众、服务实体经济的战略定位。

参考文献

[1]张旭阳.银行理财业务的创新与风险管理[J].中国金融,2009,000(014):44-45.

[2]王都富.我国国有银行拓展投资银行业务环境分析[J].金融管理与研究(杭州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

[3]尹龙.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与监管[J].中国金融,2005,000(005):44-46.

[4]李娜.统一监管下银行理财业务影响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20,No.2238(06):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