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临床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临床应用研究

金晓红

江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嘉定201803

【摘要】目的:探究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主要成员为我院泌尿科在2021年3月份至2022年3月份期间收治的40例进行尿液常规检测的患者,分析研究尿常规检验对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尿常规检验准确率达到95.74%,且能准确检验出患病组患者白细胞计数和细菌计数以及各项检验的阳性率,P<0.05显现检验结果有意义。结论:尿路感染的诊断中,常规尿液检验简便易行、无痛苦,患者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和费用,且该检查措施与尿液细菌培养比较,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总体效果更理想,能够为医生后续的治疗提供更为准确的临床检测数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临床应用;尿常规检验;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泌尿系统疾病,若未及时治疗,病原体可通过尿道直接进入患者肾脏组织内部,从而引发各类肾脏疾病,故而早期诊断十分重要【1】。伴随科学技术发展,医疗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医学检验也有了较高的要求,尤其是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尿常规是比较基础的一项检验方法,主要对尿液的颜色、透明度、白细胞和红细胞等进行检测,具有检测时间短、无创性、操作简单以及价格便宜等诸多优点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参与本次研究的主要成员为我院泌尿科在2021年3月份至2022年3月份期间收治的40例进行尿液常规检测的患者,将其视为患病组,另选择同一时间段在我院行常规体检的40例健康者为健康组,为保证此次研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患病组受检者因血尿、尿痛、尿急以及尿频等症状入院就诊,所有受检者均进行尿液常规检测,临床资料完整,患者自愿参与,且意识清楚,能够积极配合检查,并在相关文件上进行签字说明。指标间P>0.05,具备可比性。

表1  两组受检者一般资料对比(x±s

组别

例数

男女比例

平均年龄

临床诊断

患病组

40

17:23

48.65±2.04岁

肾盂肾炎11例、上尿路感染14例、下尿路感染15例

健康组

40

19:21

47.87±2.21岁

健康

1.2方法

1.2.1两组受检者均接受尿常规检验,且在同一检验医生的操作下进行尿常规检验,使用相同的尿常规一体机,并选取相关的配套试剂,所有操作都是按照临床操作规范实施,检测方法为:

1.2.2尿常规检查:告知患者在检查前的8小时禁止饮食饮水,运用一次性容器收集晨起时的尿液,采集所有研究对象晨尿中段尿10ml(在采集女性标本时要嘱其清洗外阴后获取样本,取样时期应错过经期,以免尿液样本中有异物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在常温环境下对尿液样本进行尿常规检查,时间控制在1~2小时之内,对其标本中的细菌计数、亚硝酸盐及白细胞进行检查。

1.2.3尿细菌培养:晨尿中段尿,将样本接种在血琼脂平板上,温度环境36℃,置于培养箱中培育,时间控制在20小时左右,革兰阴性菌杆菌的数量超过1*105CFU/mL,检查的结果即为阳性,此外,倘若在检验样本中发现存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杂菌,表明标本已感染,必须重新采样并送检,且需详细鉴别菌株3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白细胞计数、细菌计数、尿常规白细胞检测阳性率、细菌计数检测阳性率、亚硝酸盐检测阳性率,并以尿液细菌培养检测结果作为诊断尿路感染的金标准对比尿常规检验准确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21.0 软件进行研究结果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n(100%)]表示,行x²检验。若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

2  结果

表2 比较两组受检者白细胞计数及细菌计数(x±s

组别

例数

白细胞计数

细菌计数

患病组

40

31.29±2.58

4223.37±151.41

健康组

40

15.38±2.15

2127.61±156.18

P

-

<0.05

<0.05

表3 比较两组受检者尿常规检验结果[n(100%)]

组别

例数

白细胞检测阳性

细菌计数检测阳性

亚硝酸盐检测阳性

患病组

40

27(67.5%)

31(77.5%)

23(57.5%)

健康组

40

3(7.5%)

2(5.0%)

0(0.0%)

P

-

<0.05

<0.05

<0.05

表4  尿常规检验和尿液细菌培养检测结果比较情况[n(100%)]

组别

例数

阳性

阴性

准确性

尿液细菌培养

80

47

33

47(100.00%)

尿常规检验

80

45

35

45(95.74%)

P

-

/

/

<0.05

3  讨论

尿路感染在临床属于泌尿系统疾病之一,通常女性占比高于男性,多数因大肠埃希菌感染的原因所引起,也存在少数患者是因肺炎克雷伯菌、真菌、肠杆菌等原因造成,疾病发作后主要表现为急性单纯性肾盂肾炎、无症状菌尿、膀胱炎等,感染症状如不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可逐渐发展为慢性疾病,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对其机体健康产生消极影响,甚至对患者生命健康构成威胁【4】

。而对尿路感染的确诊不能单纯依靠患者的症状特点和表现体征,须经过实验室综合检验来进行诊断,既往针对尿路感染主要以尿培养的方式进行诊断,但是尿液细菌培养检查方法操作相对复杂,还需要很苛刻的条件,且还需要较长的检测时间,从采集标本到生成报告大概需要3天左右,由于很多因素都会干扰到检验结果,因此不利于临床医生的快速诊断,极易导致病情贻误,并增加治疗难度。而尿常规检查是临床常用、有效方法之一,检查简便易行、无痛苦,患者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和费用,且该检查措施与尿液细菌培养比较,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可以作为后续针对性治疗的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暴海丽.尿路感染患者尿常规检验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16):225-226.

[2]刘苑.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2):2161-2163.

[3]叶红燕. 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与结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65):135-136.

[4]成颖. 尿路感染患者应用尿常规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3):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