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俱乐部管理模式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高校体育俱乐部管理模式探究

岳佳明

武汉体育学院430079

摘要:当代素质教育的深化改革正在有序进行,高校也在不断探索各种教学方法,以保证教师教学工作的质量。在各种教学方式中,体育俱乐部模式在高等教育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高校作为我国高层次的知识学校,在我国教育界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年龄和阅历的提高,大学生逐渐形成了正常的“三观”和独立的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师应改变教学方法,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在学校体育课中应用更多流行的俱乐部教学方法。这种新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并使他们更好地参与教学过程,还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体育俱乐部教学的优势,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校;体育俱乐部;管理模式;

引言

当前,我国在体育教育上引入了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很多高校都在应用这种教学模式,海口经济学院也不例外。体育俱乐部,不论是组织形式,还是教学模式,都与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对于体育教学来说,该模式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模式。从实施过程中可以看到,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在发现学生特点、减轻课堂压力,以及调动学生兴趣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2002年,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教育机构体育教育国家指导方案》,确定了高等教育机构体育教育的五项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参加体育运动的目标、体育技能的目标。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单调死板,采用教师主导、学生服从的班级式授课模式,缺少师生间的良好互动,只注重完成教学内容,不能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也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抑制学生个性的发展,不能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体验快乐而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发展至今,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显现出优势,真正意义上从学生出发,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结合学生个性、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等方面,对体育教学的管理模式、教学组织、管理制度等进行改革创新,从而实现课内外一体化,进一步推动学生积极投入体育锻炼,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大学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超越了原有的自然课堂,没有考虑到时间、空间、教学内容、教师能力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并自由选择教师的学习内容、上课时间和指导,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虽然大学体育俱乐部的教学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问题和缺陷,但普及教育的概念3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不足,突出其好处,改进其管理制度,丰富其课程,并革新其教学模式。

二、体育俱乐部教学的优势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实际情况选择要加入的俱乐部,在课程设置和教学目标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吸引技术水平较高的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内部比赛,调动整个班级的体育氛围。通过组织比赛,能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并提升心理调节水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对有潜力的学生进行进一步培养,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全班的体育运动水平。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选择课程内容和上课时间变得非常自由,这种教学模式关注的是学生的运动技能,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这种教学模式能够让大学生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具有锻炼意识,还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主动锻炼意识为核心,让学生养成日常运动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学习能力,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高校体育俱乐部有效管理

(一)利用优质俱乐部与精品活动,深化高校体育俱乐部内涵建设

高校体育俱乐部未来走的是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内涵式发展实质上就是发展俱乐部体育文化。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要做到“知止而行”,“知止”即注重质的提升,形成具有特色的俱乐部体育文化。相对于过去外延式的发展而言,内涵式发展更加注重内在品质和潜力挖掘,在实践中提升其体育文化品味。首先,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文化建设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落实高校体育俱乐部成员的体育认知、体育制度与体育行为的建设。校园内一些关于体育运动的雕像及建筑,是高校体育物质文化的体现;校园内开展的体育活动、比赛,是高校体育行为文化的体现;学校要求出早操,每学期80km校园跑等,是高校体育制度文化的体现,通过上述多方面体育文化的展现,才能促使高校体育俱乐部在建设中形成自身的内涵。高校体育俱乐部精品活动是在俱乐部活动中了解体育项目的历史、人物故事以及演变过程,让高校体育俱乐部活动不止是身体运动还有非物质文化的传承,融合这些非物质文化来发展高校体育俱乐部,在完善俱乐部品牌以后高校体育俱乐部可以更多地进入社会中交流,为俱乐部成员将来踏入社会做准备。

(二)完善基础设施,健全管理制度

首先,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是基于应用院校基础设施的完善。在制定体育课程时,首先确定学生的兴趣,根据他们的兴趣建立体育俱乐部,并合理调整入学人数。应用型大学必须完善体育俱乐部间的转换制度,限制学生的转换行为。与此同时,在管理方面,需要改进管理机制,建立体育俱乐部的全面管理,从专业角度指导体育俱乐部的运作和运作,并为其提供财政支助。这不仅有助于解决资金短缺问题,而且有助于提高俱乐部的专业水平,因为它们在资助和采购设备以及制定培训方案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在俱乐部教学中引入信息化技术,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课堂开发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教师可以首先通过互联网与学校的管理人员和其他管理人员联系,确保他们得到支持。接下来,你应该在学校的一个公共网站上投票,选择最适合学生的体育节目,并根据学生的愿望选择最好的体育俱乐部。在选择教师时,学生应始终小心谨慎,并应选择高技能教师。这是实现俱乐部课程感和提高学生馆质量目标的必由之路。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体育教师的专业指导下更加自由地进行课程选择。海口经济学院在引入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同时,将西方标准的体育俱乐部教育与该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仅让该校的体育学习氛围得到提升,还促进了该校的精神文明建设,让以往枯燥的体育课堂焕发生机,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还让学生主动地接触体育,将体育不断地融入生活,课外活动也变得多样化和灵活化,对提升学生的健康体质有很大作用,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戴路,徐峰,朱五一.“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的实践探究[J].蚌埠学院学报,2022,11(04):78-80+84.

[2]王秋林,陶晨.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对大学生体育素质的影响[J].科幻画报,2022(05):261-263.

[3]章明辉.高校体育俱乐部管理模式探究[J].蚌埠学院学报,2021,10(05):89-92.

[4]谢一锋.体育俱乐部型高校体育管理模式探讨[J].智库时代,2018(26):89+130.

[5]陈晓虎.高校体育俱乐部管理模式的研究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5(31):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