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人机摄影测量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基于无人机摄影测量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1任学琪2张玲

江苏万源测绘地理信息有限公司,江苏省连云港市:222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地形测绘中通过无人机技术的应用,有效替代了传统时期下载人的飞机摄影,形成了无人机+高清摄像构成的一种新型策略模式。将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应用在地形测绘中,不但能降低地形测绘工作的成本投入和难度,还保证了地形测绘的精准度。为此,下文将对其展开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无人机摄影测量;地形测量;有效应用

1 无人机概述

无人机是指一种单载物而不载人的小型遥控飞机,依靠电子程序、移动智能终端或无线电遥控设备进行操控,代替了传统的人工操控。无人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主机体、电源系统、信号发射感应接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和数据链系统。尽管每个部分都拥有特定功能,但是彼此之间联系紧密,只有促进各个部分的协调配合,才能确保无人机始终在掌控之中。当人工操控智能控制系统发出遥控指令时,遥控指令会经由数据链系统向信号系统进行传递,促使无人机快速且精准地执行指令。按照机型差异,无人机可分为无人直升机、无人固定翼机和无人多旋翼飞行器。尽管它们的工作原理是相似的,但是适用环境与使用功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为此,在地质测绘测量工程中,就必须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对应机型的无人机。

2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特点分析

对于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来说,主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具备快速的响应能力,灵活性强。由于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具有灵活性、体积小的特点,所以不用专用的起降场地,就可以随时展开工作。同时,此项技术升空时间也比较短,操作起来比较简单,运行成本比较低,所以还能提高无人机运行和使用效率。无人机航空摄影技术与传统时期有人驾驶飞机摄影不同,无人机是在预定好的航道上飞行,能更好的保证稳定性和航拍精准度;第二,能够快速获取数据信息和建模能力。由于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采用了多种先进的技术,在这些先进技术的辅助下,可以快速的获取更多的数据信息,并在数码相机的有效应用下,还能获取精准的影像和模型;第三,具有实效性、性价比也比较高。与传统有人驾驶飞机摄影相比,无人机的价格是非常具有优势的,而且无人机飞行执照考取也相对比较简单,能有效提高上岗时间。同时在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的时候,也不用很高的配件设施,总体来说,投入成本是很低的。

3 基于无人机摄影测量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3.1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应用前的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是应用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前提,也是保证测量精准度的关键,只有准备工作到位,才能保证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顺利展开。具体需要做好下面准备工作:第一,对所使用的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设备、所需材料等进行仔细检查,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同时还要对地形测绘当天测量的天气情况进行掌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保证航空摄影的质量;第二,在无人机飞行之前,还需要工作人员对无人机航线的设计技术进行讲解,并做好飞行之前的检查工作,只有在确保没有任何问题的情况下,才能开始飞行;第三,当工作人员和无人机抵达需要测量的区域后,需要先对设备和材料进行试飞和拍照,并对试飞航空摄影的拍照进行分析,如像素是否达标、比例是否符合标准、镜像是否清晰等,为保证测量结果的精准性;第四,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地形测绘中应用的时候,还需要对主要设备进行记录和检查,一定要保证无人机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下,重点关注无人机各部位的螺母状态检查。

3.2 外业测量要点

和常规的测量技术相比较,无人机航拍测量技术工作效率较高,但是,受外部地形条件与气候环境的影响,设备无法实现全面数据采集,需要测量人员进行外业补测,并对最终的测绘结果进行有效检验。因为该测区地形较为复杂,在测量工作中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故测量人员针对部分隐蔽区域要采用全站仪设站进行补测,利用激光测距仪或钢尺用交会法进行量测,进一步提高测量数据的完整性和精度。为了合理确定具体的补测区域,测量人员需要结合之前的信息图,找到问题区域所在位置,并采用先进的补测技术,提升各项测量数据的合理性与规范性。在数据修正的过程中,主要以内业测图为核心,对各项内业数据进行校验,保证各项测量数据与地理信息更加精确。

3.3 航线规划

在航线规划中,要先确定飞行线路能够在镜头范围内,目前无人机测绘技术在使用中主要是以五镜头相机来维持拍摄效果,一镜头是垂直向下的,其余镜头与一镜头之间存在45°角的差异,使其将周边环境内的所有内容拍摄进去,同时在航线规划中,要对飞行高度加以控制,保障拍摄的清晰性。航线规划中需要对测区加以适当外扩,外扩范围与飞行高度相匹配。另外,在航线规划中还需对以下参数实行科学把控:航向重叠度,同一航线内相邻拍照点拍摄照片重叠度;旁向重叠度,相邻航线相邻拍照点的拍摄影像重叠度;主航线角度;飞行高度,在飞行高度调整时,要考虑飞行时间和飞行速度,统一调整,以确保拍摄影像的清晰度,掌握被测区域的具体情况;拍照模式,按照现场情况科学选择。在现有规范要求下,对上述参数有明确要求,航向重叠度控制在60%~80%,最低参数不得超出53%;旁向重叠度则要控制在15%~60%。不过数据不是固定不变的,可根据现场情况加以调整。

3.4 加密点与像控点布设

像控点布设:(1)区域网布设。基准条件是基线与平高点。考虑此项工程的地理位置较偏远,设计4条基线、2条旁向跨度基线。再分析测绘现场地形复杂性,在拐角区域布设平高;(2)监测点为E级GPS控制点,起算点为D级GPS控制点,配置相应的基础设施与专业化技术人员,作业规范性、标准性有基础保障。加密点布设:(1)选择测量区的突出位置布设加密点,如:山顶、房角、田坎交叉点、道路交叉点;(2)做好各加密点间距标记工作,在地形图中按照1:10000的比例绘制,建议各加密点间距大于1mm;(3)测绘河道区域、山谷区域时,要注意航测节点标高差,通过提高标高差使平地变为山地,每像对要增加1~2个加密点,既保证地形测绘工作有序实施,又不会对其测绘定向产生不利影响。当加密点全部布设后,才可开展空三测量工作,并调整航测像素精度,可依据实际情况选择1/3像素或2/3像素,能保证测绘数据精准度。

3.5 精度分析

在分析和调整图像误差的时候,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处理,以此来更好的保证地形图的精准度:进一步对测量误差进行纠正,能够将测绘结果的坐标误差、高程误差等控制在标准范围内。而在对国家行业文件进行分析以后,才能得出测绘图信息内容与实际测量结果相吻合,而且在这种情况下,测绘图的要点才会更加清晰,也才能测量出更加全面的信息。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现阶段的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对传统测绘技术是一项重要创新和优化,大大提升了测绘工程的整体水平,准确了解被测区域的整体特征,为后续开发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支持。同时,在无人机测绘技术推动下,还可实现灾害预测,降低实际作业中危险事故发生率,保障地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总的来说,无人机的应用为测绘行业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助力,为我国社会前行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刘潇逊.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地形测绘中的实践分析[J].冶金管理,2022(09):121-123.

[2]闫宝华.论无人机在地形测绘工程中的应用[J].数字通信世界,2022(03):119-121+124.

[3]饶勇健.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21(12):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