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指挥员心理训练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消防指挥员心理训练方法研究

王超

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消防救援大队   436000

摘 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飞跃和大量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高层、地下、公共聚集场所和石油化工建筑的日趋增多,消防救援队伍承担的灭火救援任务越来越趋向险、难、重。灭火和抢险救援行动的突发性、危险性、复杂性、多变性等显著特点,决定了在灭火救援行动中,不仅需要有优良的器材装备、业务精湛的队员和正确的技战术措施,而且更需要有心理素质过硬的指挥员去组织指挥和科学实施技战术措施,这是取得灭火救援战斗行动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 消防;指挥员心理训练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高层建筑、地下建筑、大跨度大空间建筑日趋增多,高聚物材料在建筑中广泛应用,以及石油、天然气、化工企业、易燃易爆行业的大力发展,加大了火场的复杂性、危险性。特别是高聚物材料在燃烧中释放出大量的热、烟、腐蚀性及有毒有害物质,极大地增加了消防救援队伍扑救火灾的难度,对消防指战员的心理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同各类急难险重的灾害事故作斗争过程中,消防指挥员作为灭火救援指挥的核心、作战行动的主要决策者和执行决策的主要监督者。如何做到指挥若定,攻防有序;如何把握稍纵即逝的战机,在有限的时间内从容决断、正确决策,稳定的心理素质至关重要。它关系到指挥水平的发挥和作战意图的实现,直接影响着决策质量的高低,决定着战斗行动的成败。

灭火救援任务的高应激性、高风险性、高对抗性要求指挥员必须具有较强的心理控制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在情况紧急、身处险境、各种压力一起袭来的情况下,特别是作战受挫的情况下,能够抵御一切压力和适应各种及时作出科学决策,实施正确的指挥。所以有针对性地对指挥员进行心理训练不仅是指挥训练的要求,更是形势的需要。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西方军事学院在二战期间就将心理训练作为研究的重点,1945年英国在《没有武器的斗争—心理战》一书中,对心理训练的理论和原则进行了阐述。 20世纪60年代初,前苏军就普遍开展心理训练,设立了军事心理学研究机构,出版了大量的军事心理学专著,建立了专门的心理训练场和心理训练室等设施,把心理训练贯穿到队伍整个军政训练和日常执勤中去。2005年9月,总参所属院校统一开设了“心理教育训练作战”课,这是中国军事心理训练的开端。我国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于2007年8月在山东济南召开了全国消防救援队伍心理工作会议,作出了部署、提出了要求;随后,各消防队伍相继建立了心理训练基地,对一线消防指战员进行相应的心理训练。

2 消防指挥员心理训练方法

消防指挥员心理训练就是针对指挥员在火场容易存在的心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指挥员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指挥员进行训导和练习,以培养他们完成灭火救援任务所必需的心理品质,提高其心理活动能力的一种特殊训练活动。针对消防指挥员的心理现状,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施训:

2.1 认知训练

认知是指人们认识活动的过程,即个体对感觉信号接收、检测、转换、简约、合成、编码、储存、提取、重建、概念形成、判断和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处理过程。只有研究透了各种灾害事故的特点、规律和处置方法等,提高作战指挥认知能力,才能保证指挥的科学性,防止各种消极心理的发生。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取得灭火救援战斗的胜利。指挥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认知训练:

(1)学习灭火战术理论。学习灭火战术理论是指挥员积累知识的一种重要方法,指挥员平时要多学习和掌握一些灭火战术理论知识,以利实战时对火场情况正确认识和准确判断,指挥员的知识积累越多,心中的底数就越大,就越能应付各种火场和灾害事故现场,避免慌张、慌乱和恐惧消极心里的产生。

(2)开展战例和战术研究。战例和战术研究是使指挥员形成研究火场的再造想象、表象和创造想象。火场的的再造想象可以使指挥员重现别人所感受过的火场的状态和灭火救援的情景;火场的表象重现是指挥员经历过的火场情况的再现,这有利于加深印象,提高心理稳定性;火场的创造想象是经过战术研究而在头脑中形成扑救火灾的新形象。指挥员有了创造想象,如果再遇到类似火灾,就能顺利实施指挥而很少受到不良心理的影响。

2.2  意志品质训练

意志作为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动以实现其预定项目的心理程度,心理意志的强弱对消防指挥员在复杂危险的火场进行指挥有重要的影响。通过意志的力量可以克制头脑中出现的与行动相反的愿望和消极的思想,克服客观存在的各种艰难险阻,确保灭火救援作战指挥的顺利完成。

2.2.1 实战模拟训练法

实战模拟训练法就是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设置灾害现场作战的环境和条件,模拟实战景象和情景进行指挥训练,使指挥员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意志品质得到充分训练,是指挥员心理训练的一种有效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火场情况设置要符合最难最复杂最易造成判断错误,最能造成指挥员情绪不稳定的要求。以便通过训练更好地提高指挥员的意志品质,一般模拟以下三种场景进行指挥训练:

(1)模拟近似实战的灭火救援现场环境,使指挥员如身临其境。在战术训练中广泛运用光、声、烟、电的效果,将训练场从操场移向高层建筑、大型商场、工厂、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经营储存场所和各种救援场地,在指挥员实施指挥过程中,要施以必要的外界干扰,如叫喊声、指责声、东拉西拽指挥员或灭火器材到处告急等,最大限度地渲染灭火救援现场气氛。

(2)模拟灭火救援战斗过程中指挥员可能出现的特殊心理现象,锻造指挥员特殊的心理品质。如让指挥员观看烧焦尸体的惨状,消除灭火救援现场遇到尸体时的恐惧心理。有意识的设置各种突然性和危险性因素,让指挥员体会到困难情况下的强烈心理感受。让指挥员在夜间黑暗条件下进行施救指挥训练,在白天突然进入浓烟能见度低的环境中进行如何施救指挥训练。

2.2.2 心理拓展训练法

心理拓展训练法是利用自然环境或人工设置的各种复杂环境,以心理挑战为重点,为达到“磨练意志、挖掘个人潜力、完善心理和人格、熔炼团队”的目的而精心设计的具有开放性、挑战性的训练活动。目前许多支队都购置了心理拓展训练设施,通过心理拓展训练能使指挥员克服心理障碍,激发自身潜力,增强自信心,全面提高指挥员在各种复杂环境下作战指挥的心理素质。针对本文第2章总结的消防指挥员火场心理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笔者列出了挑战黑暗训练、吊桥历险训练、对抗意志训练、迷雾寻宝训练4个心理拓展训练科目的具体训练方法。

4 结论

笔者通过对当前消防指挥员火场心理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探讨了一系列的心理训练方法,得出以下结论:

(1)消防指挥员火场心理的主要特征是紧张、恐惧、挫折、疑虑、急躁、冲突、疲劳;

(2)消防指挥员火场心理的影响因素是由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指挥员自身因素共同作用的;

(3)针对消防指挥员火场心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因势利导地提出相关的心理训练方法,才能切实帮助指挥员克服或减少火场消极心理的干扰;

(4)提高消防指挥员的心理素质可以从认知、意志品质、自我调节三个方面进行训练。本文针对这三个方面的训练提出了相关的训练方法,其中对心理行为训练方法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帮助指挥员利用心理行为训练设施进行心理训练。

由于时间和条件限制,加之本人研究水平有限,调查问卷设计还存在局限性、消防指挥员火场心理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不够全面。提出的心理训练方法可能还不够完善,仅供参考研究。

参考文献

[1] 周建国.消防队伍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心理训练实践与探索[J],2010,26(2): 22-23.

[2] 孟放,谢进. 大学体育开展心理拓展训练的积极影响[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12):1686

第 1 页 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