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9
/ 2

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及应用

高学峰

320411197801265517

摘要: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经过仔细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的一些园林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和发挥保护自然环境、净化空气的作用。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使用不当、施工不规范等多种因素。因此,在建筑景观美化过程中,需要选择更科学的种植技术和合理的施工工艺。。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应用

引言

在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开展阶段,植物配置水平的高低直接与园林绿化工程的整体效果有着一定的联系。就目前而言,在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开展阶段需要意识到植物配置的重要性,要严格的按照植物配置的原则做好相关植物的科学配置,确保植物的作用价值能够发挥出来,从而达到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建设需求。

1园林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地位

1.1改善环境,调节生态平衡

众所周知,植物本身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使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这不仅能使人们有足够的氧气吸收,而且还能减轻因二氧化碳的增加所造成的温室效应,起到调节气温的功效,对保护生态环境起着非常重要作用。此外,大多数植物对环境中的有害气体非常敏感,表明植物在监测和控制空气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植物也能极大地阻碍噪声及光源的传播,在减少声音污染、光污染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1.2改善城市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植物体内部的大量水分能在一定条件下降低空气温度,并且对灰尘具有较强的吸附与净化作用。园林绿化种植的大量植物,可以对太阳直接辐射起到良好的屏障作用,进一步实现生态的均衡发展。

1.3陶冶情操,康体养生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在欣赏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对人们休闲娱乐、缓解释放压力、陶冶情操有重要作用。

1.4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在加快园林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园林绿化工程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既改善人们生活环境,也给城市带来了活力,不仅提高城市的绿化面积,在绿化、美化、靓化城市的同时,还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增长。

2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方法

2.1乔木、灌木、草地的合理搭配

植物配置开展环节,考虑到植物的特性,选择最佳的植物类型,同时在园林建设的过程中,应该保证不同植物合理搭配使用,形成符合人们需要的植物种群,植物类型也能够适应周边的自然环境,提升成活率,和城市构建和谐的关系。其中,城市绿化主要的种植植物类型就是乔木、灌木、草,确保合适比例才能满足绿化标准要求。园林植物配置造景极为重要,根据绿化设计的要求种植必要的藤本、草木、灌木、乔木等植物类型,以形成优良的植物生态系统。根据城市内已经存在的植被类型,制作出不同的形态与色彩形式,实现标准化配置,建设处和谐、协调、统一的园林画面形式,达到人们的审美要求。同时,植物搭配进行中,还要充分了解到植物的多样性与合理性。一般来说,应该在规定的空间范围内确定合适的植物比例,乔木、灌木、草皮的搭配具备合理性。综合分析当地气候条件,确定最佳植物配置形式,改善城市环境。

2.2装饰性植物配置

景观园林中不只有植物、山水等观赏性较强的元素,还有一些不利于造景的元素,如为安全起见建造的墙壁、一些突兀的建筑等。这些元素会拉低景观整体的艺术美,也会影响游客的观赏体验。因此,在设计时需运用装饰性较强的植物对其进行美化,使其与整体的景观更加协调自然。装饰性植物不仅具有绿化功能,还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有优化游客观赏体验的功能。在运用装饰性植物配置模式时,设计人员可根据当地已有的道路、设施、构筑物等进行造型与布局,并在设计时结合场地氛围、场地重点强调的内容、植物的高低色彩、植物与空间的关系等设计营造出深远意境。

2.3按照花期分层配置

根据目前的园林绿化设计标准,在配置植物的环节,为了保证配置的效果和治理,根据不同花期开展合理化的分层配置显得非常的重要,具体可以通过下述几个方面来进行:第一,因为植物的花期是不同的,在园林绿化植物的各个时间段都会存在凋谢的问题,所以容易给景观造成影响,为了防止这一问题的出现,要做好花期的整理分析,比如在分层的栽种环节,通过需要在1-2层内栽种一些花期较长的植物,而其他层次则需要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花色植物,以实现绿化质量提升的效果,促进园林绿化质量水平的提升。第二,为了保证分层设置符合要求,设计人员可以通过应用混栽的设计方式,比如可以尽量多种植一些花期长、花色艳丽的植物类型,然后将其他类型的植物栽种到其中,可以延长花期,能够促进园林绿化效果和水平的提升,也不会发生偏枯的问题,促进园林绿化总体效果的提升。

3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3.1巧用园林植物的季相变化

与建筑景观相比,园林绿化景观的独特之处在于园林植物会因季节、气候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叶色、花色甚至外形等季相变化,构成一幅绚烂多彩的“天然画卷”。因此,在园林植物配置中,要根据所选植物的生长周期、花期、花色、叶色等进行合理搭配。例如,常绿植物搭配落叶植物、观叶植物搭配观花植物、单一色调的植物点缀彩叶植物等。此外,要注意各类植物之间花期的组合,在自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做到在同一个植物群落中,四季或三季都有植物开花,又或者做到春夏观花、秋季观叶、冬季观形等效果,极大地丰富园林景观的观赏视觉,营造缤纷多彩的园林景观。

3.2保证配置的协调感

景观设计的根本就是展现出植物内在的特性,可以防止发生因素不协调的情况,让物和景实现交融。因此,在景观配置的应用中,应该弱化其他植物影响因素,确保植物在景观中展现出更好的作用。只有实现植物类型和种类的不干扰,才会实现协调处理。同时在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工作开展阶段,对于涉及到的植物配置协调感要进行综合考虑,要保证植物配置具备相应的合理性,植物之间的间距以及种类配置,要达到观赏性以及实用性的要求,如此才能够提高整体配置的效果。

3.3合理利用乡土植物

在植物配置环节,应该合理的选择使用乡土植物类型,应该保持其乡土的气息与特色。在植物种类的选择与配置中,尽量选择本土植物类型,突出利用本土植物的形式,更好的展现出本土植物的特性。本土植物与外来植物对比后,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如果不能合理选择种植植物,会造成施工难度升高,也会给绿化的效果造成负面的影响,容易产生过高的成本,甚至会给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

结语

在园林绿化景观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科学的规划设计,合理选择配置园林植物,突出园林的文化特质,保证园林绿化景观工程具有实用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另外,要足够重视园林绿化景观工程的管理养护,必须加大园林养护人、财、物等方面的投入,要大胆创新地运用科学技术,提高园林绿化景观工程的科技投入,试行利用科技手段进行园林植物管理养护全过程监测。通过大数据分析对比,精准摸排城市园林绿化管养投入分布情况、各地植物生长状态、病虫害隐患等现存问题,再通过专业的论证,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确保园林植物健康茁壮生长。

参考文献

[1]张德顺.景观植物应用原理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

[2]刘荣凤.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9.

[3]王春沐.论植物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