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和方向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5
/ 2

电力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和方向研究

张利容

四川科锐得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工业方面发展更为突出,当前工业企业和个人用电量较大,对我电力产业的发展有着较大的推动作用。同时,电力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有利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但是,电力管理体制存在的较多的问题,与我国快速发展的电力产业不相符。为了促进电力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改革电力管理体制。本文详细分析了当前电力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改革方向,希望能够为电力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电力、管理体制、问题、改革方向

随着经济社会得不断发展,我国各个产业已经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促进了电力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我国工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也随着电力产业的快速发展得到了较大的改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应用的电气和企业中应用的电力设备越来越多,功能也越来越完善,耗费的电量也随着不断增加,为我国电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电力产业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较完善的发展模式和管理模式对电力产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电力产业管理模式相对较为传统,已经不能够与电力产业发展现状相符,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和不足,在电力产业发展中要针对存在的问题不断改革电力管理体制。

一、电力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政策和电力产业的发展不匹配

经济社会对电量的需求不断增加,电力企业发展已经达到了规模化的程度,在发电设备和输送设备等方面已经有了明显的进展,也培养了较多的专业技术人才。电气企业运营模式方面进行了创新和改革,但是企业中的相关政策和当前电力产业发展出现了较大的不符,对电力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极其不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电网建设的发展受到了电力企业投资体制严重制约,在技术层面上要求在一个片区内只能有一个供电网,但是我国电网投资不能够适应电源建设和用电发展,存在着电网建设较大程度的滞后于电源建设的问题;二是电力企业不但要对建设电网和电源有保障,还要能够对电网和电源的修复提供有力的保障,但是,企业往往重视在电力产业中获取更多的利润,没有将后期企业管理放在重要的位置,在前建设中投入了较大的精力,造成了后期管理问题较多,建设成本不断增加且企业利润受到了影响,存在着较多的人们用电风险;三是电力企业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没有认识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电力企业要具有超前发展的思维,在企业和人们用电方面尽最大程度的避免发生任何意外情况。

(二)电力行业管理体制规范性不足

当前,由于我国管理体制不完善造成了电力行业管理效果不佳,当前管理体制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不足,电力行业管理支撑分数在国家能源局、国资委等不同的部门。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多头管理、管理责任不明确等问题,对电力管理水平的提升不利。新时代电力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依法行政和立法先行,但是,我国电力法律法规方面存在着较多的不足和问题,很多管理工作没有严格的依据,在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混乱。因此,需要采取行政手段解决问题,但是行政手段与电力产业的市场化竞争机制是不相符的,不能够将市场需求真实的反应出来,与市场发展不相适应。

(三)电力企业的垄断局面制约发展

电力体制改革存在着电网垄断的体制机制,通过综合分析我国电力企业的现状,大多都处在了垄断的情况,严重阻碍了民营资本的进入,产生了较为不利的影响。电力企业在发展中具有影响电价的较大权利,还具有销售方面和电力生产方面的较大权利,存在着公平难以保证和工作效率难以提升等问题,给电力企业的自身发展极其不利,对经济水平的提升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很多区域在近年来实施了电价听证制度,也制定了鼓励非公有制经济进入的相关政策,但是,当前还是以国有独资形式存在并且很难动摇电力企业的垄断地位。

(四)政府的监督管理工作需进一步完善

电力行业发展过程中项目建设和电量分配工作等都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干涉,而且很多都是直接干预的方式。电力价格的制定主要是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的形式,并没有形成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对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另外,电力企业运行过程中不具有科学合理的市场监督管理制度,相关制度的作用不能够有效发挥出来,需要进一步提升政府相关部门监督管理力度,不断的完善符合电力市场环境的监督管理措施。

二、电力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研究

(一)进一步规范电力行业管理体制

电力体制改革的顺利开展需要不断优化和创新以往的管理体制,增强管理体制的科学和理性。在改革的实际工作过程中要重点分析我国具体实际,将行政部门和政府管理机构的关系了解充分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矛盾等,通过对实际情况的综合分析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在电力体制改革中需要围绕国家能源局建立监督管理机构,以便能够顺利进行电力行业管理工作。为了能够保障具有独立性的电力监管委员会,需要明确电监会的具体工作职责。除此之外,在电力行业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中要按照政监分离和依法监管的原则,加大管理力度并全面落实相关监督管理责任。为了能够更好的执行电力监管委员会的监督工作并最大化的发挥电监会的作用,需要将电力价格管制纳入到电力监管委员的工作职能。

(二)切实将垄断机制打破

在电力体制改革过程中的重点就是要将垄断机制打破,这样能够刚好的促进体制改革的成功。在分析电力企业垄断机制中发现,电力垄断机制是在政府有关制度的干涉中逐渐形成的,政府相关部门在电力市场发展过程中参与制定和实施市场价格机制,也就是说,政府相关部门具有价格制定方面的控制权力,能够更好的促进电力市场的正常运行,但是容易失去市场自我诊断,不利于电力行业的长期战略发展。因此,在体制改革中有必要将垄断机制打破,需要根据当前市场环境持续推动电力市场的发展,打造完善的市场交易平台并为电力企业创设稳定发展的良好环境。同时,政府要将有关控制权适当的下放,为打破垄断机制提供帮助,通过将政府的管理控制转变为服务强化电力市场的自我调控能力。在时代发展的趋势科学引导电力行业的企业化、市场化发展,尽可能的减少行政职能,形成符合电力市场环境的现代化企业竞争体制。打破电力行业的垄断机制是系统化工程,具有较大的复杂性和较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因此,在体制改革过程中要重视有利条件的创设,政府相关部门制度龙承担职责并制定可行的措施,通过试车机制引导电力企业的发展,尽快打破垄断状态。

(三)加强政府的监督管理

政府在电力企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促进电力体制改革的步伐需要政府充分发挥监督管理作用,加强政府在电价等方面的监督管理,深入全面的分析并及时改进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同时,紧紧把握电力行业发展市场化的方向,并项市场化的发展方向不断的努力。为了健康稳定的发展电力行业,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市场准入标准兵优化监督管理组织体系,将多重监督管理机制引入并加大管理力度,为电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三、总结语

综上分析,为了更好的促进电力行业的发展有必要进行电力体制的改革,在电力体制改革中面临着企业政策和电力产业的发展不匹配、管理体制规范性不足、电力企业垄断性较大以及政府的监督管理工作不充分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规范电力行业管理体制、切实将垄断机制打破、加强政府的监督管理等改革方向,促进电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玲.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电网企业新兴业务股权投资全过程策略研究[J].时代金融,2020(35):69-72.

[2]罗宇.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电网企业新兴业务资本市场运作模式研究[J].时代金融,2020(35):73-76.

[3]黄涛.电力体制改革形势下供电企业的出路探讨[J].经济视野,2016(21)7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