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5
/ 2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

桂孟林

宣汉县中医院 急诊科    四川 达州636150

摘要:目的: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实施效果。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分别予以西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相应治疗方案实施后,患者病情得以好转,特别是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者,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反观行单一西医治疗的患者情况则相对欠佳,经对比呈现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应用价值明显,安全性高,在进一步缩短患者病程等方面起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支气管哮喘;疗效

在慢性呼吸道疾病中,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较高,以呼吸困难、喘息、咳嗽反复等为主要表现,且患者往往会持续胸口闷、烦躁不安等现象,而遗传、气候等是引发此病的高风险因素,如若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加重,其生命则会受到威胁。本文主要就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50例),以不同治疗方法展开临床研究对比,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患者各25例。对照组、观察组男女患者占比依次为13:12、14:11,年龄上限、下限分别为65岁、4岁。患者均未合并其他严重病症;无精神疾病史;认知功能正常;资料齐全;知情同意。通过对患者年龄等资料的对比,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

(2)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接受抗感染、止咳平喘等基础治疗,以此为前提观察组应用中药汤剂治疗,方中的中药材主要包含了细辛2克、半夏8克、紫菀10克、麻黄8克、大枣5克、款冬花10克、陈皮8克、五味子5克、桔梗10克、瓜蒌10克、射干10克、生姜8克。结合病情随症加减用药,如若患者伴有呼吸急促现象,就可添加厚朴、苦杏仁等;患者痰量较多,则可添加葶苈子、莱菔子等。将所述药材以水煎服,指导患者早晚各服用1次,持续治疗14天。

(3)观察指标

将有效治疗方案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后,留意患者的各指标变化,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显效:治疗方案落实后,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病情快速消失,接受相应检查提示无异常;有效:治疗方案落实后,患者病痛有明显减轻,接受相应检查,各指标趋于正常;无效:治疗方案落实后,患者临床情况变化不大,甚至呈加重趋势。

(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完成研究中所涉数据的统计、分析,t、X2分别应用于计量、计数资料的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疗效

有效治疗方案应用于临床中后,患者病情得以控制,尤其是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无效仅1例,反行单一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情况则较差,通过对两组的对比差异明显。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25

19(76.0)

5(20.0)

1(4.0)

24(96.0)

对照组

25

9(36.0)

9(36.0)

7(28.0)

18(72.0)

(2)不良反应

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安全性较高,观察组患者不易产生不良反应,通过与对照组的对比,有着较大的差异(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组别

n

头痛

头晕

恶心呕吐

口干舌燥

总发生率

观察组

25

1(4.0)

1(4.0)

1(4.0)

0(0.0)

3(12.0)

对照组

25

2(8.0)

1(4.0)

0(0.0)

1(4.0)

4(16.0)

3、讨论

在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中,考虑到引发此病的因素较多且复杂,故就需多方面展开诊断确诊,包含血气分析、血常规、肺功能检查等,确诊后需及时展开治疗,这也是避免激发肺源性心脏病等疾病的关键1。在此病的治疗中,西医主要以平喘、止咳等为主,可快速缓解病情,但远期疗效不理想。中医学认为,此病属喘证范畴,病灶在肺部,风邪入侵是主要指标因素,以肺失宣降等为主要特征,治疗强调宣肺平喘、下气祛痰。本研究中所用应用的中药汤剂,方中的麻黄、射干、生姜具备止咳平喘、开痰散结等作用;五味子、细辛则能起到温肺化饮等作用;半夏、陈皮、紫菀及款冬花的作用主要体现于燥湿化痰、止咳、祛痰等方面;瓜蒌、大枣及桔梗的功效为祛痰散结、利咽宣肺、健脾和中等。上述药材的联合应用,可起到宣肺平喘、下气祛痰等功效。在此过程中,基于患者症状变化的前提下展开加减治疗,可进一步增强疗效。例如,针对有呼吸急促的患者,厚朴及苦杏仁的添加,可促进止咳平喘功效的提高;对于痰量较多的患者,莱菔子及葶苈子的添加则可起到降气化痰功效,能够进一步降低患者痰液的粘稠度,增强气道纤毛运动,与穴位敷贴的联合应用,可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另外,此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处于急性发展阶段,患者大多存在阳气不足的情况,中医治疗主要是基于整体观念的前提下展开辨证论治,能够进一步促进患者体质的改善,经祛邪扶正实现防病治病目标,这与西医的全身免疫调节、抗压治疗相同。有研究指出,在阳虚证候改善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面色、精神、运动等均有显著改善,进一步增强了其抵抗力,发病次数随之减少

2。也有研究显示,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分别采用布地奈德吸入、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经为期1年的随访发现,患者病情均有一定改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但在鼻塞流涕、咳嗽、舌象等方面的改善,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情况更优,且对于肺脾气虚型,还可起到调节体质的作用,提示在防治支气管哮喘中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价值明显3

通过本研究发现,有效治疗方案应用于临床中后,患者病情得以控制,尤其是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无效仅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反观行单一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情况则较差,通过对两组的对比差异明显(P<0.05)。说明,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应用价值明显,安全性高,在进一步缩短患者病程等方面起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陆燕萍,刘佳丽,巩晓宇,等.麻黄药理作用及含量测定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9,10(24):38-40.

[2]唐立伟,冯蕊,许国峰,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0(14):1714-1715.

3王强杨继张垚等.支气管哮喘中医全病程治疗方案中西医对照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20(3):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