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眼保健行早期干预护理的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儿童用眼保健行早期干预护理的价值分析

陈玲,杨晓艳

西乡县人民医院 (陕西 汉中)723500

摘要:目的分析将早期干预护理用于儿童用眼保健对其用眼行为、家长用眼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方法 筛选2020年3月-2022年3月于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儿童,整群抽样其中8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护理组(40例)。对照组、护理组分别采取常规用眼护理及早期干预护理,比较干预后两组用眼行为改善情况及家长用眼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干预后,护理组儿童良好用眼行为执行率高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对照组,护理组儿童家长对用眼保健知识掌握情况明显更好(P<0.05)。结论 早期干预护理能够提高儿童用眼保健效果,规范儿童健康用眼行为,为儿童家长有效普及用眼保健相关知识。

关键词:儿童;早期干预护理;用眼保健;用眼行为

儿童时期是用眼行为培养及眼部健康管理的重要时期,该阶段的用眼保健质量与其成长后学习、生活密切相关[1]。随着电脑、平板、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日益普及,儿童散光、近视等眼部健康问题发生率逐步上升,家长对儿童用眼保健需求也随之提高。早期干预护理是一种以“防患于未然”为中心思想的现代化服务模式,通过一系列干预为个体提供具备预见性、防范性的护理指导,从而降低风险[2]。为纠正儿童不良用眼行为,提升家长对用眼保健知识的了解,本研究对健康儿童实施早期干预护理,分析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2020年3月-2022年3月于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儿童,整群抽样其中8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中男、女分别有21例、19例,年龄5-12岁,平均年龄(8.71±1.62)岁;护理组中男、女分别有20例、20例,年龄5-11岁,平均年龄(8.49±2.03)岁。两组健康儿童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比较。儿童家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用眼管理,通过健康宣教帮助儿童及家长了解用眼保健知识。护理组实施早期干预护理,具体为:(1)护理前由护理人员详细评估儿童用眼行为习惯、家长保健知识掌握程度并为其建立家庭档案。(2)根据儿童年龄特点,以动画故事等形式制定用眼保健健康管理手册,标注拼音便于不识字的儿童阅读。指导家长重点阅读,掌握其中用眼保健知识要点。(3)通过模型、小游戏互动等方式与儿童建立良好沟通,取得其信任及配合。(4)总结儿童用眼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体问题,向家长介绍危害及对应纠正方法。(5)教会儿童及家属眼保健操的正确做法,督促家长每日定时带领儿童做眼保健操。

1.3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干预后看书姿势正确、电子产品使用时间不足1h、读写时间不足2h执行情况并比较。(2)采用本院自制用眼保健知识掌握情况调查表评估两组儿童家长知识掌握水平,按照调查表得分分为优秀(90分及以上)、良好(75-89分)、差(75分以下)3个等级,掌握率=(优秀+良好)家长例数/家长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相关数据均通过SPSS25.0软件分析,表示计量平均数资料,用(%)表示计数资料,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卡方检验,P<0.05提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  两组用眼行为情况比较

干预后,护理组儿童良好用眼行为执行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用眼行为情况比较[n(%)]

组别

例数

看书姿势正确

电子产品使用时间不足1h

读写时间不足2h

对照组

40

21(52.50)

26(65.00)

24(60.00)

护理组

40

34(85.00)

35(87.50)

34(85.00)

χ2

9.8327

5.5910

6.2696

P

0.0017

0.0180

0.0123

2.2  两组家长用眼保健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相较于对照组,护理组儿童家长对用眼保健知识掌握情况明显更好(P<0.05),见表2。

表2  两组家长用眼保健知识掌握情况比较[n(%)]

组别

例数

优秀

良好

总掌握率

对照组

40

11(27.50)

20(50.00)

9(22.50)

31(77.50)

护理组

40

23(57.50)

15(37.50)

2(5.00)

38(95.00)

χ2

5.1647

P

0.0231

3  讨论

儿童视力是临床学者及家长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由于儿童自我约束力较差,加之电子产品的普及范围越来越广,儿童近视、散光等发生率呈低龄、高发趋势[3]。同时,多数家长对用眼相关保健知识认知度有限,未能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儿童有效监督,进一步提高儿童眼部健康问题发生风险。

本研究在护理组应用早期护理干预,结果显示:护理组儿童读写时间、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及看书姿势方面良好用眼行为执行率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且护理组儿童家长用眼保健知识掌握度更高(P<0.05)。分析原因可能由于:(1)早期干预护理在儿童出现视力问题前便加以预防,通过日常行为规范提高儿童配合度,纠正其不良用眼行为。(2)早期干预护理不仅重视儿童管理,还注重家长的健康教育,通过宣教等方式提高家长知识掌握程度,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其监督作用。

综上所述,早期干预护理能够提高儿童用眼保健效果,规范儿童健康用眼行为,为儿童家长有效普及用眼保健相关知识。

参考文献

[1]侯庆庚. 早期干预护理在儿童用眼保健方面的临床应用[J]. 健康大视野,2019(10):128-129.

[2]田晓新. 早期干预护理在儿童用眼保健方面的临床应用效果[J]. 健康必读,2020(13):199-200.

[3]陈香选. 早期干预护理在儿童用眼保健方面的临床应用[J]. 康颐,2020(6):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