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也分等级?每个级别,预示着不一样的风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高血压也分等级?每个级别,预示着不一样的风险

李玲

成都市金牛区西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普通内科 四川成都 610000

引言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另外,如果高血压长时间得不到控制,还会累及心脏、肾脏等。目前,临床通常采取服用降压药物联合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等方式来控制血压指数,以此来缓解高血压对身体各器官的影响。近几年,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许多人对于高血压的相关知识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但也只是单纯停留在了解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亦或是了解高血压的致病因素与不良生活及饮食习惯有关,但却并不知道高血压有分级。高血压其实也有等级之分,不同的等级表示着风险也不一样。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高血压的分级有哪些以及不同的高血压等级应如何管理,高血压患者日常应注意哪些事项等,以供参考。

一、高血压有哪些分级?

高血压是指收缩压(高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压)≥90毫米汞柱,如果用电子血压计进行血压测量,第一个高压值为收缩压,第二个低压值为舒张压。如果使用汞柱式的血压计进行测量,在汞柱下降过程当中,当听到第一次肱动脉搏动声响时,汞柱凹面所对应的数值就是收缩压,这个搏动的声音持续存在一直到消失,消失时汞柱凹面所对应的这个数值就是舒张压。收缩压相当于是心脏在收缩期时测量的动脉血压,舒张压是指心脏在舒张期时所测量的血压。正常人的血压水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当属收缩压。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其对于心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的作用以及心、脑、肾靶器官保护的认知也随之提升,此时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当前,临床认为,处于同一血压水平的患者,其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也不尽相同,因此产生了高血压分层的概念。但是,若患者血压值长时间内未表现出明显上升,或上升幅度在10毫米汞柱以内,该类患者可视为低风险高血压。但无论是何种分级患者患者,日常生活中均需要注重饮食控制,按时服用降压药物,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方能将血压控制在正常合理范围内。

(一)一级高血压

一级高血压也可称之为轻度高血压,其收缩压指数通常在140~160毫米汞柱,而舒张压在90~99毫米汞柱。处于一级高血压阶段的患者,可以表示为高血压的早期发展阶段,其也可能是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导致血压短暂性升高。但若血压长时间处于该状态,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血管损伤。由此可见,高血压的确具有一定的风险,不仅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同时还会引发其他并发症。另外,临床中许多并发症或疾病的发生,若未能及时接受正规、有效的治疗,也会引发一级高血压的发生,因此,一些患有其他心血管疾病的人群,需要警惕一级高血压的发生。一级高血压虽然属于低风险,但是也存在继续发展的可能。若发病后未能按照医生嘱咐,配合药物治疗,血压也会继续飙升,进而导致血管一级多脏器损伤。但是,若处于该阶段的患者,若积极配合治疗,可能回实现逆转性,因此也表示,一级高血压也是需要积极应对的高血压阶段。

(二)二级高血压

二级高血压也就是中度高血压,该阶段患者收缩压通常在160毫米汞柱至179毫米汞柱之间,而舒张压在100毫米汞柱至109毫米汞柱之间。此阶段的高血压的患者,日常已经开始出现各种高血压并发症了,例如,临床最为常见的血液黏稠度增高,亦或是头晕、头痛等症状均属于二级高血压的并发症。当高血压进展到二级时,此时已经无法逆转,同时治疗难度也随之增大,需要患者长期且不间断的服用降压药方能得到有效控制。另外,此阶段的患者,其他疾病的发病率也会随之升高,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等疾风发生风险会增高。二级高血压患者日常除了会感到胸闷、头晕、肢体发麻等症状以外,还会出现多个脏器受损现象。该类患者由于血管长时间处于高压力状态,各重要脏器周围血管会发生病变,进而导致该器官功能受损而无法发挥正常的作用。例如:高血压性肾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脑出血等疾病均属于二级高血压患者高发疾病。二级高血压患者,通过配合服用降压药、饮食控制、注意心态调节等系统性治疗,可会有效低降低高血压疾病的影响,同时对其他器官的伤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

(三)三级高血压

三级高血压也就是重度高血压,此阶段的患者收缩压已经超过180毫米汞柱,舒张压也超过了110毫米汞柱,临床认为该阶段的高血压患者已经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三级高血压的血压值,通常会在急性发作期才会出现,此时患者会出现糖尿病、靶器官损伤等多种并发症,属于很高危群体,需要结合临床处理来控制血压。三级高血压患者属于极高危,若日常血压控制不良,极易出现脑出血、脑梗塞、心血管意外等。患者长期处于三级高血压,还会并发高血压肾病、高血压眼病以及高血压心脏病等,因此日常必须将血压控制在140/80mmHg以下。另外,三级高血压患者日常的头晕、头痛症状极可能与高血压有关,因此需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颈部血管彩超、TCD等检查,明确脑血管病变,同时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药物。

二、高血压分级,应该如何管理?

通过上文我们了解到,高血压可以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以及较为特殊的单纯收缩压高血压四个类型,其中一级高血压属于刚刚超过正常血压的临界值,该类型患者也是最容易忽视对高血压这一疾病进行控制。更有许多患者认为血压只是高出一点,并不需要理会。在此需要提醒一级高血压患者,日常虽然可以不同通过服用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但是,在这里需要提醒该类患者,该类型高血压的发生多与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有关,亦或是身体过于肥胖,日常缺乏适当的体育锻炼等引起。因此还需要通过控制饮食,日常避免食用过于油腻、辛辣等食物,保持清淡饮食,控制体重、戒烟戒酒,日常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此来促使血压回归正常状态。

二级、三级高血压属于中、重型高血压,该类患者的血压已经无法逆转,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服药、控制饮食等方式来控制血压值。目前临床常用降压药物有氢氯噻嗪、呋塞米、螺内酯、依那普利、培哚普利、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硝苯地平等。但是,高血压患者不可盲目服药,还需要遵医嘱有计划的进行药物治疗,服药期间还需要定期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便于根据血压实际情况来调整降压药物的用法、用量等,以保证药物治疗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三、高血压分级,对健康的启示是什么?

随着高血压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我们身边患高血压疾病的患者很常见,许多人已经表示“见怪不怪”了,但殊不知,高血压对于我们的健康影响很大,不容忽视,例如:冠心病、心肌梗塞、脑出血、脑梗塞等疾病均与高血压有关。由此可见,高血压严重威胁着我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因此我们需要增强健康意识,尤其是已经患有高血压的患者,需要加倍呵护自身的健康。首先,日常饮食中,应尽量减少高脂、高盐等食物的摄入量。其次,日常保持适当的运动,通过运动来增强血管活力,保证血液循环系统健康。最后,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尽量避免熬夜,做到劳逸结合,以此来避免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四、小结

综上所述,高血压属于常见慢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升高趋势。目前临床还未发现有效的根治措施,只能依靠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患者长时间处于血压升高的状态,会引发许多心脑血管疾病,但是,处于同一血压水平的患者,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也不尽相同,因此临床则对高血压进行分层,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不同分层的高血压患者,其预示的风险也不仅相同,但无论是哪种类型,据需要积极到正规医院,遵照医生的指导来科学、合理的进行控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