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建设养护施工技术及改良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3
/ 2

公路建设养护施工技术及改良措施

刘传省

薛城区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山东省枣庄市277000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公路工程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在公路建成之后,其养护施工技术尤为关键。公路建设养护施工技术对公路的长期使用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公路发展过程中,相关人员还需要对养护施工技术和改良措施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公路建设;养护;施工技术;改良措施

引言

伴随着我国公路交通建设水平的大力发展,公路养护技术也有了相应的提升,在一些领域内的养护技术已经实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公路精准定位养护系统已经成熟完善,如:GIS精准定位技术的应用,不仅节约了养护时间、养护成本,工作效率明显提高,缩短养护周期的同时大大延长了公路的使用寿命。此外,对于公路病害的前期诊断、预防方面的研究要多些,如,在桥梁养护体系中,利用灾害预警机制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我国,对于公路养护系统的研发,现已通过验收投入使用到我国众多桥梁养护工程中,该系统又分为多级养护系统,综合养护效果极佳。此外,还有基于多模式识别下的公路养护系统等等,到目前为止,我国公路养护工程已经实现自动化、智能化。

1公路建设养护的主要内容

公路建设养护就是对建设公路的保养与维护,这不仅仅是公路建设全过程的养护,也是对被破坏的部分公路进行修复。公路通常在建成通车以后,因为长时间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可能会使得公路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除了受到来往车辆车轮的磨损,也十分容易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因此,公路建成通车后必须采取养护措施,并且应用相关技术不断进行更新和改善公路路面和路段。

2公路建设养护施工技术及改良措施

2.1信息化监控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对公路实施养护的工作,既要监测公路的使用过程,也要提前制定养护方案,以及对养护工作的验收鉴定。因此,在设计基于信息化监控的公路养护系统时,一定要将系统的几个主体功能充分考虑在内:公路投入使用后的全程检测,要确保检测到的数据具有很高的精准度;由于天气或者其他因素所致,对公路可能会引发的病害做一般预测分析;对于后期养护工程,需要制定一份可操作性较强的养护方案;从养护实施与验收的角度分析,整个系统的流程设计要具备完整性和高效性。

2.2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

2.2.1沥青路面

沥青路面是我国现阶段最常见的路面结构,容易出现的病害为路面裂缝。路面裂缝会直接降低路面的安全性,影响其正常使用。在沥青路面出现裂缝后,如遇多雨季节或者表层存有积水,水会从裂缝位置下渗到路基的下层区域。在缺少有效方法处理裂缝时,渗水情况将会逐渐严重,沥青路面会发生进一步腐蚀,在后续公路使用中也容易造成公路塌陷的严重安全问题。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通过修补、灌缝等方式进行预防养护。灌缝的养护效果好,实际操作也较为简单。灌缝需要先把沥青进行加热处理,然后将沥青浇筑于路面的缝隙中,让沥青填满裂缝,完成道路修补。如果公路投入使用的时间过长,路面容易出现大面积开裂,所以,在出现龟裂征兆后,需要应用雾封层法进行预防性养护,达到控制沥青路面老化速度的目的。雾封层法应用较为便利,预先把沥青进行乳化处理,再通过喷洒车将沥青均匀平铺在待处理的沥青路面,让路面沥青可以构成一种如同“雾”的防水结构。雾封层法在延缓路面老化的同时,也可以避免积水对于路面造成进一步损坏。雾封层法多用在车流量偏大,无法应用其他方法处理的特殊情况。

2.2.2水泥路面

面对水泥路面养护问题,相关部门需要结合当地未来几天的气候情况,预先设计水泥公路路面的养护方案,制定科学处理措施,尽可能提前进行养护工作,减少养护工程成本支出,提升公路路面后续使用质量。

2.3微表处技术的应用

2.3.1微表处材料

(1)改性乳化沥青。在施工过程中,应结合当地的气候、温度等因素,选择符合工程要求的乳化沥青,确保材料性能良好、配比合理。(2)集料。粗糙、坚硬的石料是微表处技术应用中的首选,石料通常由玄武岩、石灰石等组成。在将不同石料进行搅拌和配置时,严格控制比例,以免影响材料强度。(3)填料。普通硅酸盐水泥是常见的填料,也是性能比较稳定的搅拌材料。(4)水。水是微表处技术应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材料,要使用纯净水,不能利用自然雨水、生活废水等,确保水中不含杂质。

2.3.2施工处理阶段

当公路工程出现了常见的病害时,有关人员要首先对问题成因进行分析,充分考虑当地环境因素,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合理应用保养技术,从而提升路面的平整度。常见的公路病害包括车辙、裂缝、坑洼等。此外,还应对路面进行清洁,保证后续施工面的干净整洁,减少杂质的影响。对于部分难以处理的路面,可利用高压水枪进行冲洗,待路面完全干燥后,即可利用微表处技术进行养护。在应用该技术时,为了不影响正常的行车,可采用半开放的施工方法,一侧施工,另一侧开放。

2.3.3裂缝处理

裂缝是公路工程中最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之一,如果没有及时进行处理,裂缝很容易变大变深,甚至破坏公路的深层结构。在利用微表处技术进行养护前,同样要做好准备工作,例如,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现场的人员、材料管理,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推动工程的顺利进行。裂缝处理的关键点有三个方面,一是要清理现场,包括路面和裂缝深处的杂物;二是利用特制的填料对缝隙处进行填补;三是做好罩面工作,也就是对其进行保护。此外,针对不同类型的裂缝,可以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1)横缝处理。通常,在摊铺工序完成后,受到摊铺厚度的影响,粗颗粒会增加,公路路面也会因此产生变化。要想减少横向裂缝的出现,在摊铺时就要控制好平整度,反复对摊铺厚度进行检测。(2)纵缝处理。纵缝处理的关键在于要确保接缝的平整度,此外,还应控制接缝处的宽度。主要目的在于,既能够减少材料的使用,又能够起到减少裂缝出现。

2.4现场冷再生技术的应用

1)施工时间控制:冷再生工艺必须保证各个施工工序的紧密衔接,使机械设备之间配合紧凑,形成一个流畅的施工循环,每个施工作业段铣刨、拌和、刮平、压实的时间周期,亦即从铣刨机开始铣刨到压路机终压结束的时间必须在水泥初凝前完成。2)含水量控制:铣刨机、路拌机加水的总用水量应控制为最佳含水量+1.0%~1.5%,还应根据施工当日的气温和风力大小来调整。施工期间,与铣刨机和路拌机机连接的水车应满足施工需求,保证供水的连续性和均匀性,再生混合料拌和应均匀、裹附饱满、粘聚性良好。出现含水量过大时应及时通过拌和水泥的方式来处理,防止压实翻浆和软弹。3)压实工艺:施工压实的顺序一般为:稳压(双钢轮弱振1遍)→初压(单钢轮弱振1遍)→复压(单钢轮强振2遍、弱振2遍)、轮胎压路机压实搓揉2遍→终压(双钢轮静压2遍收光)。压实过程中,振动压路机遵循匀速、慢压,先起步后起振、先停振后停车的工作模式低速、缓慢进行,禁止压路机在未完成压实的路面上急刹车或调头。

结语

公路工程养护管理工作以及危桥改造加固属于利国利民的重要工程,能够从根本上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所以,公路养护人员必须要高度重视养护管理工作,加快落实危桥加固改造项目,为车辆以及行人的安全提供保障,为中国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新娟.公路桥梁养护和加固维修技术探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9(5):3.

[2]蒋雅君,陶磊,魏晨茜,等.运营公路隧道预防性养护研究初探[J].现代隧道技术,2019,56(2):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