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8
/ 2

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

冯春迎 胡婉诗

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  山东青岛 266555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护理流程用于急性脑梗死的价值。方法:2021年1月-2022年4月本科接诊急性脑梗死病人64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急诊护理流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分诊时间等指标。结果:关于采血时间、分诊时间和抢救时间,试验组的数据分别是(3.59±0.82)min、(2.18±0.25)min、(50.12±3.69)min,和对照组(6.64±0.97)min、(3.96±0.43)min、(75.89±4.72)min相比更短(P<0.05)。关于NIHSS评分,在干预结束之时:试验组的数据(14.63±3.16)分,和对照组相比()分相比更低(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用急诊护理流程,神经功能改善更加明显,急救效率也更高。

【关键急诊护理流程;影响;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

     目前,急性脑梗死作为医院常见病之一,病因主要是脑供血不足,可使脑组织因缺氧和缺血而出现坏死的情况,若不积极干预,将会导致病人的死亡[1]。本文选取64名急性脑梗死病人(2021年1月-2022年4月),着重分析急诊护理流程用于急性脑梗死的价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1年4月-2022年4月本科接诊急性脑梗死病人64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女性15人,男性17人,年纪在46-78岁之间,平均(63.25±5.31)岁。对照组女性14人,男性18人,年纪在45-79岁之间,平均(63.79±5.47)岁。2组年纪等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常规护理:病情监测、用药指导和注意事项告知等。试验组加用急诊护理流程,内容如下:(1)接到病人后,需在3min之内评估其病情与神经功能,并迅速对病人进行分诊,将病人送到急诊室中,同时做好相应的抢救准备工作。成立脑梗死急救单元,结合病人各项检查的结果,同时根本病人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个体化的溶栓方案。(2)将病人送到急诊室之后,需予以其心电监护,同时采集血样送检。严密监测病人各项体征,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异常,立即上报。为病人开通足够的静脉通道,同时对其施以药物静滴与吸氧等治疗,期间,需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滴速。协助专科医师对病人进行检查,并及时领取检查报告,将报告送到抢救医师手中。(3)及时对病人呼吸道中的分泌物进行清除,确保病人呼吸顺畅。若病人存在呼吸困难的情况,可对其施以机械通气治疗。对于心力衰竭者,需立即抢救。(4)做好病人家属的思想工作,主动和家属沟通,向家属交代相关事宜,并及时告知家属病人的抢救情况,以取得他们的积极配合,让家属能够安心。

  1.3 评价指标

1.3.1 记录2组采血时间、分诊时间和抢救时间。

1.3.2 用NIHSS量表评估2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总分是42。得分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两者间的关系:正相关。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经SPSS 22.0,t的作用是检验计量资料()检验,χ2的的作用是检验计数资料[n(%)]。P<0.05,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抢救效率分析

关于采血时间、分诊时间和抢救时间,试验组比对照组短(P<0.05)。如表1。

表1 统计抢救效率记录结果表 (min,

组别

例数

采血时间

分诊时间

抢救时间

试验组

32

3.59±0.82

2.18±0.25

50.12±3.69

对照组

32

6.64±0.97

3.96±0.43

75.89±4.72

t

5.3146

4.2174

12.3165

P

0.0000

0.0000

0.0000

  2.2 神经功能分析

关于NIHSS评分,尚未干预之时:组间数据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干预结束之时:试验组的评分更低(P<0.05)。如表2。

表2 统计NIHSS评估结果表 (分,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试验组

32

25.41±4.29

9.14±2.57

对照组

32

25.13±4.68

14.63±3.16

t

0.2914

6.7925

P

0.1583

0.0000

3 讨论

医院神经内科中,急性脑梗死十分常见,具有易致残、发病急、病死率高与病情进展迅速等特点,可损害病人身体健康,降低生活质量[2]。相关资料中提及,急性脑梗死的发生与糖尿病、烟雾病、血脂异常、心源性栓塞、高血压和大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都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可引起昏迷、延髓性麻痹、应激性溃疡、四肢瘫与中枢性高热等症状,情况严重时,也可导致脑疝[3]。急诊护理流程乃新型的专科护理方法,涵盖了“以人为本”新理念,能够从急救护理、家属情绪安抚、病情评估及成立脑梗死急救单元等方面出发,对病人施以专业化的护理,以提升其急救效率,减少病死风险,改善预后[4]。对于此项研究,关于采血时间、分诊时间和抢救时间,试验组比对照组短(P<0.05);关于NIHSS评分,在干预结束之时:试验组比对照组低(P<0.05)。急诊护理流程干预后,病人的急救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且其神经功能也明显改善。

综上,急性脑梗死用急诊护理流程,神经功能恢复更为迅速,急救效率提升也更加明显,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沈玉琴,刘辉珍.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应用研究[J]. 东方药膳,2021(1):142.

[2] 袁少玲,丘丽辉,陈伟芳. 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相关影响[J]. 饮食保健,2021(26):198.

[3] 宋祥妹,沈明珍. 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流程的急救效率研究[J]. 养生保健指南,2021(4):115.

[4] 徐沙沙. 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相关影响[J]. 健康必读,2021(1):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