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合理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8
/ 2

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合理性分析

吴玉婷,马莹

泰州市人民医院药学部,江苏 泰州 225300

摘要目的:分析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及用药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6月间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对用药合理性评价。结果:2020年上半年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共使用1173例次。比阿培南占比64.88%;美罗培南20.55%;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14.57%;比阿培南和美罗培南使用最多科室的为呼吸内科、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使用最多的科室为ICU;药物使用适应症主要包含呼吸系统感染、腹腔感染以及脓毒症等。药物不合理使用约为7.67%,主要为用法用量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无适应证用药以及用药时间过长等。结论: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还需进一步加强药物合理使用。

关键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用药;用药合理性

伴随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肠杆菌科细菌、不动杆菌属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性也出现了持续增强,并成为临床用药面临的主要问题[1-2]。为了解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现对2020年1-6月份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对合理性进行评价。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与方法

从医院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中抽取2020年1~6月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病例清单,由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录入病案号采集信息,填写患者基本信息、药物使用情况等。

1.2 合理使用评价依据

结合2015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3]、《关于印发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等3个技术文件的通知》(国卫办 医函〔2018〕822号)[4]、第46版《热病》、药品说明书对药物使用合理性评价。

2 结果

2.1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量及科室分布

2020年上半年医院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量为1173例,最多是比阿培南,761例(64.88%);其次为美罗培南,241例(20.55%);最后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171例(14.57%)。比阿培南使用量前三的科室分别为呼吸内科、ICU及感染科;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使用量前三分别为ICU、呼吸内科及感染科;美罗培南使用量前三分别为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及PICU。可能与ICU及呼吸科患者多为感染性疾病,儿科重症感染多用美罗培南有关,见表1。

表 1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量及科室分布(前10名)

科室

药品使用量

合计

美罗培南

比阿培南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呼吸内科

122

377

27

526

感染疾病科

6

101

27

134

ICU

67

138

29

234

泌尿外科

0

2

19

21

PICU

21

0

0

21

肿瘤科

0

34

11

45

肝病科

0

10

10

20

神经外科

13

13

0

26

普儿科

6

0

0

6

内科急诊

0

57

0

57

2.2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用药适应症

前三适应症为呼吸系统感染、腹腔感染以及脓毒症,平均用药天数(9.20±6.12)d。由于同一患者感染病症可能并非一种,故感染诊断例数较实际病例数多,见表2。

表 2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用药适应症分布

科室

患者例数

占比

呼吸系统感染

607

44.34

腹腔感染

178

13.00

脓毒症

155

11.32

盆腔感染

123

8.98

术后感染

105

7.67

菌血症

105

7.67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

54

3.95

泌尿系统感染

42

3.07

合计

1369

100.00

2.3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分析

抽取300份病例点评,不合理病历数量23份,占比7.67%;包括适应症不适宜、品种选择不当、用法用量及配伍不当、病原学及疗效未合理评估以及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与会诊不规范等方面,见表3(其中部分病例有同时出现多种不合理问题,故不合理病例数量大于23份。):

表3  不合理病例数量及类型分布与占比

不合理处方分类

不合理病历数量(张)

占不合理病例数比例

适应症(4)

无适应症用药

4

0.17

品种选择(5)

妊娠患者选药不当

1

0.04

感染选药不当

4

0.17

用法、用量及配伍(13)

用量错误

2

0.08

配伍不当

7

0.30

溶媒不当

4

0.17

病原学及疗效(2)

无病原学证据用药

1

0.04

无实验室检查动态评估疗效用药

1

0.04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与会诊(3)

无会诊记录

2

0.08

未依据“国卫办医〔2017〕10号”文件规定进行专档登记

1

0.04

3讨论

本次研究中,碳青霉烯类药物在以呼吸内科使用量最大,其次ICU,再次感染疾病科。由于上述三个科室收治的患者往往合并一定的感染性病症,且具有免疫功能较低、机体抵抗力差等特点,一旦感染病症病情较为严重[5-6]。从药物适应症方面来看,呼吸系统感染、腹腔感染以及脓毒症出现频率最高,这一类病症的发生往往与感染相关,故病发后多需抗感染治疗。从用药不合理情况分析,300份用药中不合理用药情况出现次数为23份,包含如下几方面:用法、用量及配伍不当13例、品种选择不适宜5例、无适应证用药4例、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与会诊不规范3例、病原学及疗效未合理评估2例。用法、用量及配伍不当是最主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可能因为医师未能紧密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及肾功能情况酌情调整用药剂量、溶媒及配伍情况,从而导致用药中出现方法、剂量、配伍不当等问题

[7]。品种选择不适宜也是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能由于患者病情复杂,而临床用药中未能紧密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对其用药方案进行科学斟酌所致;此外,病患中存在孕产妇、老年患者及儿童患者,实际用药中未能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酌情用药,也是导致用药不合理因素。另外,无适应症用药、病原学及疗效未合理评估、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与会诊不规范也是导致临床用药不合理事件发生的常见问题。,需要紧密结合患者病原学检测结果及准确诊断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加以规范,从而合理调整用药剂量及品类,以避免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杨桂玲,高义玲,王贝,等.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现状调查[J].中国医药导刊,2020,22(1):38-42.

[2] 方莎莎,陈安妮,李悦悦,等.某医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与用药合理性评估[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9,40(3):341-345.

[3]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总后卫生部药品器材局.关于印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的通知[S].国卫办医发〔2015〕43号.2015-07-24.

[4]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等3个技术文件的通知[S].国卫办医函〔2018〕822号.2018-09-18.

[5] 董莎莎,李海峰,张琳,等.某院高龄患者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海峡药学,2019,31(10):135-137.

[6] 何青青,田娜妮,梁乐,等.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475例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评价及经济学分析[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0,35(12):192-196.

[7] 龙靓,刘湘,郭小兰,等. 我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现状分析和药学干预[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9,21(9):104-106.

第一作者:吴玉婷(1988.04.01)女,江苏 泰州,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临床药学;电话:13775704595,电子信箱:353715088@qq.com,地址:泰州市医药高新区太湖路366号 邮编:22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