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临床治疗中对FEV、FEV1指标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8
/ 2

低分子肝素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临床治疗中对FEV、FEV1指标的影响

肖远超

金华市人民医院  浙江  金华  321000

【摘 要】目的:为缓解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低分子肝素在临床治疗中对肺功能指标的影响作进一步探究,为临床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150例,按接收治疗顺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结果:统计研究表明,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后,通过低分子肝素治疗的观察组患者肺功能FEV、FEV1及FEV1/FVC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分析表明,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有显著改善作用,有效缓解患者病情,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应用价值良好,对此治疗方案建议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慢阻肺急性加重;临床治疗;临床效果

慢阻肺也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慢性肺部疾病[1]。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被影响严重,环境恶化发展愈演愈烈,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非常大的危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并且其还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有较长的潜伏期,致死率相对较高,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其反复发作的特点使临床治疗难度明显增大,同时也对患者呼吸功能造成危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150例进行低分子肝素治疗与肝素钠治疗对照研究,经临床结果观察显示,本研究取得满意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150例,按接收治疗顺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观察组患者男41例,女34例;患者年龄(62-79)岁,均值(66.57±5.12)岁,病程5-15年,均值(9.31±2.36)年;对照组患者男40例,女35例;患者年龄(61-80)岁,均值(65.83±5.17)岁,病程5-16年,均值(9.76±2.73)年;两组数据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给予止咳、平喘、支气管扩张、吸氧等基础治疗。

1.2.1 对照组实施肝素钠治疗

给予患者皮下注射,用药剂量250U/kg,1次/日[2]。连续用药7d。

1.2.2 观察组实施低分子肝素治疗

给予患者皮下注射,4000IU/次,每次用药时间间隔12h[3]。连续用药7d。

1.3观察指标

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整合分析两组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对两组患者的肺功能FEV、FEV1指标以及FEV1/FVC水平进行对比,以此作为研究价值体现依据。

1.4统计学方法

调研中所有数据资料均运用SPSS23.0系统实行专业分析,当中计数数据运用(x±s)代替,两组差别比照运用t、x2检测。若两组比照结果P<0.05,则说明实验价值显现。

2结果

表1  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FEV、FEV1指标以及FEV1/FVC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x±s)

组别

例数

FEV(l/s)

FEV1(l/s)

FEV1/FVC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75

52.23±8.84

50.31±7.72

1.43±0.32

1.42±0.42

58.53±8.79

56.42±6.65

对照组

75

53.35±7.89

42.48±6.67

1.42±0.28

1.06±0.21

57.55±7.81

40.43±5.52

t

/

0.4353

3.6152

0.3446

3.3921

0.3977

8.6822

P

/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慢阻肺是由于长期气道反复炎症,造成肺功能不可逆损伤[4]。患者临床主要常见表现有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当患者肺功能严重降低时,活动后呼吸困难的症状会加重。同时,由于气道的不可逆阻塞,降低了气流进出肺脏的效率,导致部分气体在肺胀留存,还可能造成阻塞远端的肺结构发生改变,含气量增多,引发肺气肿。多数慢阻肺是因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引发支气管部位炎症反应,可导致局部结构改变、气流受限、管腔固定或不完全可逆的狭窄,造成患者肺功能下降,严重还可能会导致心力衰竭,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肝素是一种临床应用广泛的抗凝药物[5]。低分子肝素有较强抗凝血功能,增强凝血酶活性,降低红细胞黏附,改善血管内微循环[6]。低分子肝素具有吸收性好、半衰期长、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等诸多特点,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与全身炎性反应,进而改善血气指标。在本次研究中,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150例进行低分子肝素治疗与肝素钠治疗对照研究,观察组患者通过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患者肺功能FEV、FEV

1及FEV1/FVC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这对患者身体恢复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且展示了低分子肝素治疗的特点与优势,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临床价值较高。故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彩萍.低分子肝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凝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14):39-41.

[2]田图磊,瞿香坤,唐超,等.低分子肝素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炎性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2021,26(7):1038-1040,1046.

[3]刘艳蓉,侯大鹏.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慢阻肺合并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J].健康必读,2020(10):71.

[4]陈敏,段小林,张颖,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应用低分子肝素的临床治疗效果[J].北方药学,2019,16(4):14-15.

[5]李锡太.低分子肝素治疗慢阻肺呼吸衰竭对血氧指标与肺功能的改善作用[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19):91-92.

[6]刘军英.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慢阻肺合并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临床疗效[J].健康大视野,2020(14):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