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8
/ 2

胆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张云鹏,王刚,杨学强

宁夏中西医结合医院  宁夏 银川 750021

【摘要】目的:探讨对胆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自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120例的胆结石患者,将其随机分组为对照组(60例,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和治疗组(60例,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并发症:如腹腔出血、胆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如术后腹腔感染、术后肠梗阻发生、术后切口疝、术后诱发下肢静脉血栓。进行对比。结果:数据表明两组患者的胆结石均得到有效治疗,但观察组患者的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

【关键字】开腹胆囊切除术;胆结石;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胆结石是指患者胆囊内产生结石的一种常见的胆科类疾病。胆结石症状一般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或者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胆结石发病率女性多于男性。临床上,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手术是治疗胆结石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传统的切除手术会给患者带来较大创伤,影响美观。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出现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该方式相较于传统的切除手术治疗效果更加优越。具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院自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120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胆结石诊断标准,均可被确诊。将其随机分组为对照组(6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41例,平均年龄为56.46±7.58岁)和治疗组(6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42例,平均年龄为56.74±7.66岁)。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具体步骤如下:1、手术室内做好常规消毒工作,对患者采取椎管内麻醉,患者持仰卧式,同时保证患者躺卧舒适;2、切开患者的皮肤,对患者的腹腔进行探查。找到胆囊,将胆囊摘除;3、结扎胆囊管,并缝合手术切口,做好抗感染措施。

对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具体步骤如下:1、手术室内做好常规消毒工作,将患者全身麻醉,患者持仰卧式,同时保证患者躺卧舒适;2、于患者肚脐眼下方建立腹腔穿刺孔,建立人工气腹。于患者剑突做一个切口,作为主操作孔。于患者锁骨中缘、右侧肋下缘交汇处做一个切口,作为辅助操作孔;3、使用腹腔镜确定胆囊位置,将胆囊摘除;4、清洗腹腔,放置引流管,并缝合手术切口,做好抗感染措施。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并发症:腹腔出血、胆漏;术后并发症:如术后腹腔感染、术后肠梗阻发生、术后切口疝、术后诱发下肢静脉血栓;术后排气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纳入SPSS21.0系统软件中进行计算,以(±s)进行计量统计,以(%)进行计数统计,t检验与x2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组别

例数

术中并发症发生率

排气时间(h)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对照组

60

8.33%

48.25±13.34

21.68%

观察组

60

1.67%

21.36±6.68

6.46%

X2

-

2.807

13.845

15.245

P

-

0.026

0.003

0.003

2 结果

此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术中并发症发生率8.33%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07,P=0.026)。对照组患者平均排气时间为48.25±13.34h,明显长于观察组的21.36±6.6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845,P=0.003)。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1.68%明显高于观察组的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245,P=0.003)。

3 讨论

胆囊属于人体中一个重要的器官,其功能主要是浓缩和储存胆汁。胆结石是指患者胆道系统内产生结石的一种常见的胆科类疾病。胆结石症状一般表现为胃部疼痛,或者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临床上,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结石的一种重要方式,但该治疗方式会给患者带来较大创伤,影响美观。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出现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已经成为治疗胆囊结石的金标准,被广泛的应用到临床当中。现有研究表明,该方式相较于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效果更加优越,且手术切口仅有0.5-1cm宽,切口较小,不会留有明显疤痕,符合现代人对美观的要求。同时能有效减少腹腔出血、胆漏等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也显示,在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术中发生腹腔出血、胆漏等并发症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腹腔感染、术后肠梗阻发生、术后切口疝、术后诱发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对胆结石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具有排期时间短、恢复较快、疼痛程度轻等优点,且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能够减少腹腔出血、胆漏、腹腔感染、术后肠梗阻发生、术后切口疝、术后诱发下肢静脉血栓等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其治疗效果明显比传统的开腹手术更加突出。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的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珊.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22,41(01):33-36.

[2]王华,邓志芳.腹腔镜下不同入路剥离胆囊切除术在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比较[J].江西医药,2021,56(12):2312-2314+2326.

[3]吴祥.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04):82-83.

[4]徐康忠.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应用研究[J].医学信息,2019,32(01):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