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间歇训练对急性AMI患者PCI术后康复进程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高强度间歇训练对急性AMI患者PCI术后康复进程的影响

温娟

赣州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南院  江西赣州 341000

摘要目的 探讨高强度间歇训练对急性AMI患者PCI术后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AMI患者PCI术后患者8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心脏康复运动护理,研究组应用高强度间歇训练干预治疗。结果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和6min步行距离情况更好 (P<0.05);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情况更高(P< 0.05)。结论 高强度间歇训练对急性AMI患者PCI术后康复进程的干预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增强患者运动耐量,提高整体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脏康复运动;高强度间歇训练;急性AMI患者;PCI术;康复进程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上最多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其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最常见的治疗手段。该治疗虽然可以延长预期寿命,但是却造成慢性心血管病症患者逐渐增多,急性AMI患者在PCI术后需要长期卧床,就会造成心功能下降以及恢复缓慢,应该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1]。现对我院收治的急性AMI患者PCI术后患者开展治疗分析,发现高强度间歇训练的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AMI患者PCI术后患者8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60~82岁,平均(68.7±2.7)岁;研究组42例,男23例,女21例;年龄61~83岁,平均(69.1±3.2)岁。患者同意本次研究,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心脏康复运动进行治疗,通过心电运动试验来确定患者运动强度,具体运动有步行、走楼梯、跑步机以及打太极拳等。从较小运动量起,初次运动选择20%~35%的摄氧量作为训练强度。如果病情稳定,训练1周后把运动速度提高5%~10%左右,连续1周后加量到上限,连续训练三个月[2]

研究组:患者应用高强度间歇训练,患者在术后一周内的训练方法和对照组一样,术后第8天开始通过心肺运动测试系统予以高强度间歇训练,患者坐在功率车上,训练前进行5min准备及放松,通过心电监护采集信息,运动的转速是50~60r·min-1,功率从5W·min-1增到15W·min-1。在患者训练过程中如果有面色苍白、大汗、站不住、胸闷胸痛、机体水肿以及劳动耐量显著降低等现象应该停止运动训练,进行吸氧处理,训练一开始根据心肺运动试验里峰值功率60%左右予以功率踏车训练,一周3次,训练1周;第2周开始用功率的80% 做运动负荷,训练模式是运动3min后休息1min,一次10组,一周3次,持续训练3个月[3]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和6min步行距离。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根据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满分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水平越好[4]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18.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进行X2(%)检验,计量进行t检测(x±s)检验, 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

2结果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和6min步行距离情况更好 (P<0.05),见表1。

    表1  各功能情况对比(x±s)

组别

时间

LVEF水平(%)

LVEDd(mm)

LVESd(mm)

6min步行距离(m)

研究组

治疗前

37.54±6.86

55.31±5.54

46.64±7.03

271.64±7.12

治疗后ab

46.24±5.93

50.75±5.36

41.60±6.21

402.35±7.52

对照组

治疗前

37.45±6.17

56.18±4.94

46.65±7.04

270.65±8.23

治疗后ab

43.87±6.02

44.45±4.75

34.64±6.12

343.38±8.12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情况更高(P< 0.05),见表2。

表2  生活质量对比(分,

组别

时间

物质功能

社会功能

日常生活

心理功能

对照组

治疗前

65.7±5.4

63.4±3.4 

64.4±4.6

64.5±3.6

治疗后

73.4±4.3

71.2±3.6

72.5±3.7

74.1±3.4

研究组

治疗前

65.1±4.8

62.9±4.4 

64.9±4.7

63.9±4.1

治疗后

85.3±5.1

83.6±3.7

82.6±5.3

83.6±4.7

注:组内比较P<0.05。

3讨论

急性AMI大多都是老年患者,病情危急且病死率较高。PCI是现阶段治疗 该病最有效的手段,能有效恢复梗死位置血供,缓解症状。但急性AMI患者PCI术后要保持卧床,会造成其运动能力降低及心功能衰退,延长术后康复时间。心脏康复运动在临床上指的是有目的、协同的一种运动训练,能够改善心衰患者的心功能情况,优化体力以及运动耐力,改善患者预后效果。

高强度间歇训练指的是把爆发式高强度的训练和低强度训练及休息相结合的训练方式,通过诱导机体的呼吸肌、心血管系统等结构和功能的相对适应性变化来改善其心肺功能、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与心脏康复运动比,既可以给予患者高强度刺激也能通过合适休息缓解机体对于长时间的高强度训练产生的不耐受性,更好的改善机体左心肌功能,从而逆转心室重构,整体预后效果更加显著。

文章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之后发现,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和6min步行距离情况更好 (P<0.05);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情况更高(P< 0.05)。研究表明,高强度间歇训练的效果更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提高运动耐量,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高强度间歇训练对急性AMI患者PCI术后康复进程的干预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增强患者运动耐量,提高整体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易华,辛娟,彭红,等.高强度间歇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脏康复的影响[J].新乡医学院学报,2021,38(07):05-05.

[2]甘晏侨.高强度间歇训练联合延续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疗效分析[J].西南军医,2020,22(04):03-03.

[3]Preoperative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inserted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without cardiogenic shock undergoing surgical coronary revascularization:[J].Perfusion,2019,35(02):145-153.

[4]高伟勤,赵婉晴,杨军.心脏康复治疗对AMI患者PCI术后预后的影响[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20,29(04):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