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儿童预防接种服务绑定健康管理服务工作模式的实践与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0-6岁儿童预防接种服务绑定健康管理服务工作模式的实践与体会

何香群

邵阳市邵阳县白仓镇卫生院       湖南省邵阳市  422114

摘要目的:分析0-6岁儿童护理中采用预防接种服务绑定健康管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度我院0-6岁儿童收治的80例患儿,按照常规护理方法和预防接种服务绑定健康管理服务将其随机分组,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研究对象,每组患儿人数保持一致。利用观察对比的方法,研究0-6岁儿童患儿采用预防接种服务绑定健康管理服务和常规护理方法之间的效果差异。结果:两组的服务态度评分、沟通能力评分、护理技术评分、健康宣教评分和小儿接种配合评分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预防接种服务绑定健康管理服务,可以显著增强0-6岁儿童的整体护理质量,使患儿的护理依从性明显改善,令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大提高,促进患儿的早日出院,其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方法。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预防接种服务绑定健康管理服务;0-6岁儿童护理;临床效果

引言:儿科是医院内部的重要科室,主要是针对各年龄段小儿的疾病问题,向患儿提供科学的护理治疗服务。疫苗接种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使患儿的病症问题尽快缓解[1],为今后的健康茁壮成长,提供良好有利的帮助。而随着近些年我国患儿人数的不断增多,使0-6岁儿童的临床护理工作,成为了各大医院关注的焦点。对0-6岁儿童患儿采用适当的护理方法,不仅能够使患儿的整体康复进度大大加快,促进患儿的早日出院[2]。还可以提高患儿及家属的遵医依从性,有效避免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本文详细分析了0-6岁儿童护理中采用预防接种服务绑定健康管理服务的临床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0-6岁儿童抽出2020年度收治的80例患儿,依据临床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每组的患儿人数均为4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男女比例均为21:19。对照组内儿童的日龄在2-6日之间,平均日龄(3.8±1.1)日。实验组中儿童的日龄在3-7日之间,平均日龄(3.5±1.4)日。本次实验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小儿均需接种疫苗,符合相关标准,且所有患儿家属均已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主要是根据患儿的疾病特点,为患儿提供观察体征和用药指导等临床服务。使患儿的病症问题逐渐缓解,让患儿的身体状况也随之改善。观察组患儿采用预防接种服务绑定健康管理服务,具体内容如下。

由于0岁的儿童在出生时体表面积相对来说较大,其散热速度较快,如果不及时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温护理,就很容易导致儿童出现伤寒综合症的情况,而如果气温过低也会导致小儿患有各种呼吸道疾病,甚至还有可能出现肺炎,对于小儿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所以护理人员在小儿娩出母体后,应当采用有效的保温对其进行处理,使小儿获得足够的热量,医护人员可以将小儿放在体温得到有效的保护。护理人员在开展小儿的护理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小儿是否出现面色苍白或者寒颤的情况,尤其是需要重视小儿的呕吐以及嗜睡的病情,如果小儿出现抽搐或者其他的神经性症状,一定要加以重视,同时如果在护理过程中发现小儿发生尖叫以及眼球震颤的状况,则提示小儿可能出现了颅内出血,这种现象主要发生于早产儿和急产婴儿中。

医院0-6岁儿童的护理人员通过在该科室疫苗接种室内部采取定时消毒、开窗通风、清洁打扫地面、铺设防滑垫、增加病床防护栏和调节温湿度的措施,能够为患儿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的康复环境,使患儿的情绪状态变得更加平和稳定,让患儿的整体康复周期也明显缩短[5]。同时,根据患儿的兴趣爱好及性格特点,为患儿提供适宜的卡通书籍、播放喜爱的动画片,不仅能够进一步缓解患儿护理治疗过程中的不良情绪,确保各项临床护理措施的顺利有序开展。还可以起到转移注意力的临床效果,促进患儿的身体状况及早康复。

疫苗接种室对于小儿来说本身就是一个刺激性较强的场所,大部分患儿在进入接种室时的依从性较差,护理人员与患儿接触时需要尽量保持微笑并与患儿聊一些感兴趣的话题或给予小儿一定的小物品进行安抚,这样能够使患儿与护理人员之间的亲密度得到提升,护理人员与患儿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则能够使患儿更好的配合护理工作的开展。

1.3 观察指标

研究0-6岁儿童患儿采用预防接种服务绑定健康管理服务和常规护理方法之间的效果差异,从服务态度、沟通能力、护理技术、健康宣教和安全管理五个方面,综合评估每组患儿的护理质量。分值越高,代表该方面护理越好。为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的对比研究,提供具有重要价值的信息参考[10]

1.4 统计学处理

在本次实验研究过程中,使用SPSS20.0软件,对80例0-6岁儿童患儿的各项数据进行专业化的分析。并采用(%)和(±s)对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予以标识,经过X2和t/X2全面检验后,以(P<0.05)标识数据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两组的服务态度评分、沟通能力评分、护理技术评分、健康宣教评分和小儿接种配合评分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1 80例患儿的护理质量情况(±s

组别

例数

服务态度评分

沟通能力评分

护理技术评分

健康宣教评分

小儿接种配合评分

观察组

40

95.46±1.13

96.11±1.46

96.74±1.46

94.15±1.68

96.78±1.02

对照组

40

81.13±1.25

80.13±1.29

82.14±1.78

83.46±1.52

81.41±1.36

t/X2

14.648

16.497

14.056

11.136

15.55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1. 讨论

相比于常规护理方法[3],对0-6岁儿童患儿采用预防接种服务绑定健康管理服务,主要是根据患儿的病症特点、年龄性格、饮食偏好、认知水平、情绪状态、兴趣爱好及家属的文化接受程度,通过优化护理流程、加强护患沟通、针对性心理疏导、健康知识宣教、优化疫苗接种室环境、日常饮食干预、并发症预防和持续质量改进等措施,可以显著提高医院0-6岁儿童的整体护理质量,使患儿的护理依从性及家属满意度均得较好的改善,有效降低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概率,促进0-6岁儿童患儿的早日出院[4]。    

在整个0-6岁儿童疫苗接种室护理开展的过程中[5],需要积极分析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以及可行性较强的安全防控措施,最大限度的使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对其中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控制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护理质量,避免护患纠纷的产生。而在进行疫苗接种是大部分儿童对疼痛产生的刺激,都表现出极为强烈的不依从性,尤其是尖锐的针管,会极大地影响儿童的心理状态,在接种过程中挣扎哭闹都会导致疫苗接种工作难以开展,严重时还有可能导致儿童受到伤害,所以做好有效的疼痛预防护理和皮肤护理,能够使小儿的个体状况得到改善,使疫苗接种工作顺利开展[6]。 

综上所述,将预防接种服务绑定健康管理服务应用于0-6岁儿童护理工作中,在增强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依从性和改善护理满意度方面效果显著,使患儿的病症问题逐渐缓解,令患儿的身体状况尽快康复。为0-6岁儿童患儿的及早出院,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合森,夏洪波,卫国. 深圳市龙岗区0~6岁儿童健康管理新模式研究[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0,41(06):733-735.

[2]陆韦,罗弟春,任梦露,王静,刘洋,黄芸. 预防保健教学单元对培养全科医学实习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重要性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2019,35(06):936-938.

[3]陆嘉莉. 通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对辖区居民的健康管理[J].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2019,8(01):49-50.

[4]路晓力. 基层依托预防接种同步开展儿童近视防治优势分析[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10):10-11.

[5]吴文忠,蔡明慰,陈昱刚,李建钦. 预防接种“绑定”儿童体检的效果分析[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4,20(02):87-88.

[6]李茵. 厦门口岸入境外籍人员健康管理的现状与完善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