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下生物医药企业成本效益内部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风险管理下生物医药企业成本效益内部控制

方斌奇

宁波科瑞特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613

  摘要随着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彰示着我国企业内部风险管控即将迈向新的阶段,为了提升企业利益并且减少资源浪费,企业管理者还需要根据颁发的规定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轻生产消耗的资金负担,从各个方面提升产业销售工作的效率。生物医药行业具有特殊性,是和人的生命密切相关的制药企业,我国法律法规规定了高科技制药企业必须同时遵守《药品生产企业管理规范》和《药品经营企业管理规范》里的规定。本文主要围绕企业成本控制一些角度分析内部控制新体系的控制模式,指出不足并且总结了如何通过强化成本控制提高企业经营利润的方法。

  关键词风险管理;成本效益;内部控制机制;生物医药

  在经济不断下滑的背景下,市场环境也在不断变化着,现代生物制药企业为了适应市场主动地开始调整成本控制的措施,具体措施为降低生产成本、销售成本、宣传成本等,而把重心放在加强企业生存、竞争能力上面去。身为企业管理者应该了解医疗制度改革的大趋势方向,多元化地进行制衡,并且掌控好成本控制的主要原则,管理者必须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认识到风险管理理论对于企业发展进步的必要性。进行风险管控时,可以来压低商业成本从而降低药品市场价格,使国内生物医药企业对产业链的把控能力得到提升,进一步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1生物医药企业成本效益内部控制标准的基本内容分析

  生物医药企业因为其本身关系着人的生命健康的特殊性,代表了它必须严格地遵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规定来经营管理,调整管理模式,原材料采购、药品加工、提纯、产品运输及销售,这些不同的环节都必须进行严格的控制,而且企业管理者还必须要求质检部门进行定期的药品检测,检验药品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药品的功效是否和所注明的一致。通过定期的检验让药品使用效果更加地符合行业标准,找出药品生产过程里隐藏的弊端。质检部门对生物医药企业在生产药品时所用的机械设备、原材料进行校对,确认和质检部门提出的质量要求相符合。药企在生产中最好使不同批次、种类的药品和原材料之间建立一种紧密地联系,方便后续管理人员根据药品生产批次,明确地寻找到某一批次的原材料。药企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定期的根据当前阶段药品生产进度,了解不同部门之间财务、生产资料信息,然后将药品原料使用率和商业医院利用率绘制出一张计算表,使管理者通过数据深入了解原材料到加工成品过程里的价格变化,明确最终生产出药品的经济价值和成本,可以把这种措施当作一种标准化的成本控制核心要素。

  药品后续的流通销售环节我国药品经营企业管理规范条例中明确的对其提出了高标准的质量要求,并对企业成本控制效益指出了正确的方向,药品从出库到后续的销售或者药检测试都有不同的规范程序,药品企业管理者只有明确的了解严格控制药品质并且降低生产产品,这样才能增加企业在生物医药行业的竞争力,药品的质量就是企业获得知名度的关键,才能得到消费者的信赖。

  2风险管理视角下成本效益内部控制的核心原则

  2.1 超前预警原则

  超前预警是为了降低企业因为现金不足无法抵债,而导致破产的概率,可以有效地控制企业需要承担的经济风险问题。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根据风险控制原则找准市场定位和内部控制机制的正确方向,全方位地分析生产成本和一段时间内销售获得的效益差额。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负责在市场情况变化和生产技术改变等特殊情况导致的财务风险转移,找出新业务、新制度中的管理漏洞,从而针对不断变化的风险表现形式,针对性地强化控制措施。通过超前预警对市场环境预测,是企业管理者必须了解和重视的,提前的对成本效益进行内部控制,通过预估使流动资金大的药品生产项目利益最大化,从而规避风险的扩大和产生,避免在有可能产生亏损的项目中投入人力物力。

  2.2 岗位职责分散原则

  岗位职责分散是为了解决隐藏的风险因素,减少药品生产到出售中产生的资源消耗,药企管理者本着正确的原则,为不同岗位的员工建立相应的规范方式,把比较复杂的任务进行拆分,派给不同的部门处理,对每个职位的员工拥有的权利进行不同程度的限制,采用部门之间互相监督,构建有效的成本效益内部控制机制,从而降低内部控制上耗费的成本。比如说制药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构,可以降低财务报表审计费用,并且缩短新的制药技术投入的周期。工作中人为设立多个控制点,通过更改药品生产的一系列流程,降低一些工作对人机和时间的需求,增加企业员工对成本效益控制机制的熟悉,这样就可以降低内部风险管控承担的压力。

  3风险管控视角企业成本效益内部控制机制中的漏洞

  内部控制机制中的主要漏洞一是没有选择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成本效益控制标准,国内大多数药企管理者没有结合实际的市场环境、企业经营现状、制药技术发展趋势等对企业整体的发展作出合理的规划,领导者不具备这方面的意识,就会导致无法发现隐藏的经济威胁因素和安全问题。目前制药技术研发的成本一年比一年高,经济收益和付出的技术不成正比,就促使很多企业为了争抢市场资源被迫投诉资金和技术研发先进制药技术,这种方式除了导致药品价格急剧攀升、企业销售下降、影响企业经济收益外,并不利于企业长远的发展。

  再就是无法控制产业链上其他环节经营成本,虽然当前很多生物医药企业的销售、仓储、技术研发等部门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成本控制机制,但控制工作覆盖的面积比较小,就像原材料市场里热卖的药品主要原材料价格年年升高,技术设备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4 结束语

  生物医药企业成本效益内部控制要控制好药品各个环节消耗的商业成本,管理者需根据风险管理理论来建立完善的质量检验标准,并且组建专业化的管理机构改进企业的管理制度。科学地利用信息技术做好预算工作,促进现代化信息管理制住地构建和利用率。

    参考文献:

    [1] 郭艳荣. 全面风险管理导向下生产型企业的内部控制研究[J].  2021(2020-29):33-35.

[2] 陈雨亭. 关于企业会计的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的探讨[J]. 中国周刊, 2020(4):1.

[3] 王宇,樊昕泽. 基于风险管理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20(18):3.

[4] 司跃. 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及其内部控制研究[J]. 经济管理文摘, 20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