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教会勤练常赛"体育模式,构建小学体育新生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聚焦"教会勤练常赛"体育模式,构建小学体育新生态

赵官波

浙江省温岭市城北小学 ,浙江·温岭, 317502

摘要:近年来,如何培养青少年竞技体育精神、如何帮助青少年打造一个健康体质均成为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再加上近年来“全民健身”的氛围也愈演愈烈,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主体地位,也对我国小学体育的教学成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作为小学体育教师为了使小学体育教学得到良好发展,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便需要重视以下三项工作:即教会学生运动技能、告诫学生要勤加练习、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竞技。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于如何实现这三项工作,为小学生建立一个全新的体育教学体系而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教学;体育新生态

引言: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便是学校,学习体育教育模式的有效构建对于实现我国目前正在推行的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更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保障。那么,这便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严格将教会、勤练、常赛的教育理念贯彻于日常的小学体育教育过程中,使小学生能够在锻炼自身体魄的同时,还可以充分享受到由运动而带来的愉悦氛围。

一、目前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正在面临的问题

(一)部分小学生的基础运动技能掌握不扎实

根据对我国目前的小学教学情况来看,有很多学生对于体育知识的了解基本都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而能够有效掌握的基础运动技能也少之又少。而且,虽然在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实施下,对于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但是仍然有部分学校会占用体育课的时间,为学生安排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即使体育课程可以正常进行,但是有部分教师会采取“放羊式”体育教学,任由学生自由安排,甚至可以自由嬉戏玩耍。学生在此种氛围下学习便导致有很多学生无法扎实掌握体育运动的基础技能。

(二)体育课程的有效练习时间较短

随着我国社会竞争体系的愈演愈烈,学生的学业压力也与日俱增,而为了帮助自己缓解紧张的学习情绪,有很多学生会很喜欢上体育课,当学生上体育课时也表现得非常积极,对于教师布置的各项基础训练任务也都在非常积极地参加。不过,学生虽然在体育课堂中得到了有效的学习,但是学生能够通过课下练习的时间却少之又少,致使学生很难有效巩固课堂中所学到的体育运动技能,久而久之,会逐渐影响到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若这一现状一直无法得到改善,必然会严重阻碍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发展。

二、如何为小学生构建“教会勤练常赛”的新型体育模式

(一)教会学生体育知识,规范其动作要领

对于刚刚接触体育知识的小学生而言,是否能够有效掌握足够的体育基础知识对于学生日后的体育学习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小学体育教师只有为学生讲解足够的体育基础知识,学生才能更快、更有效地掌握体育动作要领,从而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比如教师对学生展开短跑训练时,首先需要考虑到每位小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短跑课程中可以先将基本的动作要领讲解清楚。比如有的学生体力不佳,可以先对其进行力量训练,如负重抬腿、推人前跑等,然后再对学生的一些基本动作、姿势等进行针对性指导。比如在短跑过程中,需要学生记住“三块”,即快蹬、快摆、快节奏。教师通过严抓细节要领,规范学生体育动作,更有助于学生吸收体育知识,只有充分掌握最基本的动作要领,才能充分保证学生的练习质量。又比如针对“抬手”动作展开教学时,虽然抬手动作开起来很简单,但是有很多学生在正式操作该动作时会出现力道不均匀等现象,当手举起来之后,无法使肩膀与胳膊保持水平线。这种情况下,便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醒学生要注意力道,不可以敷衍了事,才能使学生的动作更加规范标准。

(二)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进行体育练习

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的教学方式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否将教师传授的知识真正内化于心,真正的理解和吸收,真正将教师在课堂中所教授的动作要领有效掌握。那么,这便需要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将体育知识进行细分化之后再传授给学生,更要时刻督促学生要将课堂中学习到的体育知识勤加练习,精益求精。比如体育教师针对韵律操展开教学时,通过教师对相关动作要领的不断讲解与指导下,有很多学生可以做到熟练掌握韵律操的基本动作要领。然而,当学生在课下对韵律操进行实际练习时,却有很多学生总是容易忘记基础动作,甚至会出现动作不标准等现象。当面对此种情况时,便需要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严格把控教学时间与练习时间,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时间,尽量缩短为学生讲解知识的授课时间,尽可能为学生多空余一些学生可以自主练习的时间。另外,当学生对体育动作展开练习时,教师应当从旁严密观察每位的动作要领是否标准、在实际练习过程中是否会出现有动作被遗漏的情况,一旦发现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有任何不足之处,教师需要立刻对其进行指正,使学生能够尽快掌握正确的运动方法。此外,为了尽量避免因单一的体育练习而对学生造成的枯燥感,体育教师也可以在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练习时增加一些趣味性比较高的游戏,可以通过丰富运动器材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三)通过有效的体育评价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

在小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虽然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非常重要,但是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具有同等重要性。这便需要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深入挖掘体育内涵,并能够将相应的内涵知识有效运用于日常的体育教学中,为了增强体育教学质量,可以在课堂中增加体育比赛,然后再由教师根据学生在比赛过程中的不同表现做出相应的评价,比如可以根据学生参与比赛活动的积极性、根据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动作标准、体力情况等几方面进行综合性评判。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开展教学更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体育内涵的深入理解,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比如当学生学习完韵律操之后,自信心比较强的学生会认为自己已经熟练掌握了相关动作标准,而有的学生则因缺乏自信心,总会对自己的运动动作是否标准而产生疑惑。针对此种情况,体育教师便可以通过体育比赛的形式帮助学生都能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可以将班内学生分为多个小组进行小组比赛,在小组内选出动作为规范的学生,然后再由评选出的学生在次进行比赛,由全班学生对其进行评比,直到选出最终的优胜者为止,对于优胜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或者表扬。通过这种竞技比赛的方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精神,还可以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体育价值观。

结束语:在新时代的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双重的、全新的体育教学形式,使学生无论在体育思维方面,还是在身体练习方面都能够得到有效培养。那么,这便需要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地为学生构建一个学、练、赛、评的体育新生态,才能有助于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建顺.比赛法在小学体育课堂运用中的误区与对策[J].体育师友,2022,45(01):7-9.

[2]王娜娜,吴永华.小学篮球课堂教学融入“教会、勤练、常赛”实践[J].新体育,2021(24):69-71.

[3]王志鹏.小学田径课内外“学会、勤练、常赛”的一体化经验[J].考试周刊,2021(29):9-10.

[4]曹玉龙.促进新时代学校体育“教会、勤练、常赛”的策略[J].体育教学,2021,41(02):26-28.

作者简介:

赵官波  ,( 1988.04 ),男 ,汉 , 浙江 温岭 , 二级教师 ,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