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阴阳合同造假方法的财务舞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1
/ 2

基于阴阳合同造假方法的财务舞弊研究

刘冰洁

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  重庆市巴南区 401300

摘要:财务造假是我国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毒瘤,上市公司由于其公开性,其造假行为会造成更为深远和广泛的影响。本文聚焦阴阳交易这种造假方式,对其特征与识别方法等进行了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财务舞弊;阴阳合同;风险识别

一、财务舞弊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日趋复杂,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频繁上演,且手段一直层出不穷。例如康美药业虚增300亿货币资金、獐子岛“扇贝跑路”等舞弊案件,都在用活生生的案例向我们说明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会给资本市场带来不小的冲击,其释放出来的有误信息会给投资者们传递与公司实况有悖的消息,从而造成投资者们的误判而形成决策偏差。

财务舞弊案件一直都在不断上演,其后果就是严重损失了广大普通投资者的利益,更是损伤了他们对于资本市场的信心,长此以往难免会对市场造成负面影响。因此,财务舞弊研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因为造假事件的影响颇为深远,所以我们必须对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手段进行深入研究,并分析其作弊动机,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对于舞弊风险的防范措施,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也有助于政府部门的税收征管工作,这是财务舞弊研究为社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二、阴阳合同造假方法研究

(一)阴阳合同概述

阴阳合同是指签订合同的双方在合同签订过程中产生了两种形式的合同,一份是在相关部门已经登记备案的阳合同,这种合同是对外合同但是不代表双方的真实意思表达。另一份是为了达到避税或者是私吞款项等的目的,可以书面或者口头协商约定代表双方真实意愿的阴合同。阴阳合同是违规行为,常常发生在建筑施工、房屋买卖以及采购等领域。通过签订阴阳合同的方式主要是为了达到两个目的,其一就是双方一致协商签署阴阳合同,为了达到降低税款或者是获得更多经济利益的目的,这种舞弊较难以察觉,需要更多的审计步骤发掘问题点。另一种是签订合同的一方为了自己的私欲,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私自篡改合同内容,满足自己的利益,该类合同只需要通过签订双方合同对比和查看银行收支出记录就可以查出来。

(二)阴阳合同成因

通过对阴阳合同成因的分析,探究企业是如何通过签订阴阳合同进行舞弊,物资采购与房地产企业建筑施工合同中,阴阳合同的签订通常与虚假招标相联系。民营房地产企业和企业物资采购部门可以通过招投标的形式寻找合适的施工或采购单位,在招投标之前,招标企业提前与特定的单位协商,按口头或书面协议签订阴合同。之所以不将实现协商好的内容写入合同内,形成阴阳合同的形式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阳合同上的标价高于阴合同上的标价,这样招标人就可以按更高的价格向相关管理部门申报较高的销售价格,扩大获利空间:第二存在让利空间,招标企业与中标单位协商价格,中标单位让利给招标企业,即招标企业有权吃回扣;第三签订大小合同达到偷逃税款的目的;第四与供应商串通,签订阴阳合同,以大额合同报上级部门审批和结算,以小额合同与供应商结算,来骗取结算资金。

从舞弊三角理论理解阴阳合同发生的原因。借口,打着降低企业成本的口号,剥削供应商等中标企业,签订阴阳合同。机会,参与招投标的企业往往处于弱势的一方,参标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订单往往不得不降低自己的利润,使得阴阳合同发生。除此之外,企业对签订合同后续的管理不到位、不严格也是容易导致阴阳合同发生。监管部门对发包人的监管力度不强,并且企业本身就缺乏监管措施未严格按照招投标管理办法进行招标工作,最终给予舞弊者可乘之机。压力,有一些阴阳合同的签订是出于逃税避税的目的,为减少企业税负压力而发生。而施工类阴阳合同舞弊中存在企业在阴合同中缩短工时,提前验收进行销售的目的。

(三)阴阳合同财务舞弊特点

阴阳合同之间数据具有差异,通过求证和对比,可以发现阴阳合同舞弊中的价格与实际的市场价格不相符。在阳合同中签订与市场价格大约一致的协议价,而阴合同中的价格要低于阳合同的价格。其差额可能被单位私吞或者是被舞弊者独自私吞。

阳合同协议不代表双方的真实意愿,在阴阳合同中,阳合同仅仅是用于通过工商登记的一个模板,阴合同代表签订双方的真实意愿表达,其协商内容是涉及到更多的方面并且更加仔细。阴阳合同舞弊由于其可以掩盖签订双方的真实意愿,所以发现的难度较大。

(四)阴阳合同识别方法

1.首先查看企业招投标文件记录及其相关规章制度

企业的招标行为是否符合《招投标法》的相关规定,并增加对参与招投标而未中标的企业的警惕性。检查项目编号与名称,检查投标文件的完整性,对招标文件中的预算书、设计图纸、总工期、关键节点工期等的数据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记录。进行投标文件分项检查,检查开标文件、投标保证金是否符合要求、检查封装、签字和盖章检查,检查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人代表人签字情况。

2.进行数量及价格的对比

关于采购价款的定位,可以根据市场平均价格估算,涉及进口材料项目则需要与报关单价格核实。关于采购数量的定位调取材料采购与报关数量核对采购数量与报关数量是否一致,进场或入库数量与采购数量是否一致,结算数量与进场或入库数量是否一致

3.审查合同印章是否齐全,印章是否真实准确。

虽然审计工作并不要求审计人员具备辨别印章真伪的能力,但是在审计的过程中,审计人员仍然应该对印章格外关注,必要情况下要求助于专业人员。观察企业在合同管理方面是否制度了有较好的规则制度并严格执行,如签订合同时需要盖上骑缝章,是否有明确对合同的后续管理工作,防止阴阳合同的产生。

4.加强与合同签订方的沟通

在审计过程中,必要时也需要与承租方、施工单位或者是供应商这类劳务或服务提供方加强沟通。在沟通中做好记录,再与被审计单位的信息数据对比,找到不一致的地方,与合同签订方的沟通应该注意技巧,在讯问过程中提前做好前期准备,比如了解对方的背景和经营范围,了解对方行业的盈利空间等。

5. 进行内部控制测试

关注被审计单位对合同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并得到有效执行,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减少合同带来的风险,在审计过程中观察企业合同管理实施情况,有利于审计组做出合理的假设和判别,判断企业的信赖程度。

6. 警惕银行账户

对银行账户的收款和支出应该格外警惕,发生阴阳合同舞弊,可以从与其签订的供应商发生的资金交易中找到蛛丝马迹,该交易需要较多相关方的配合实现合同外资金的流转和输送。一般怀疑企业签订该类合同进行交易的前后时间中,对签订方资金往来情况保持怀疑如果发现资金异常,审计人员应该追踪存在疑问的资金,一般收款账户都为舞弊者的亲属等。

三、结束语

要清除舞弊现象,那么就必须对企业舞弊的手段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能够识别企业交易背后的实质,定位财务舞弊的动因,并形成一定的结论和经验,这就是我们开展财务舞弊研究的必要性所在。在新时代,财务舞弊方向在转移,方法也更加多样和隐蔽;在反舞弊方面,大数据的加入为审计提供更多技术力量和思路,甚至在部分工作上能实现审计智能化,提高了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黄世忠 ,黄京菁.财务报表舞弊行为特征及预警信号综述[J].财会通讯,2004(23):4-9.

[2]张力派,程晨,陈玲玲.大数据时代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影响——研究综述及展望[J].管理现代化,2020,40(05):122-129.

[3]秦利红.财务舞弊与审计方法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4(23):277.

[4]黄世忠.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八因八策[J]. 财务与会计,2019(16):4-11.

[5]胡华夏,洪荭,杨雪琳.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诱导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分析——基于中国情境的多案例扎根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2(03):11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