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尿袋口放无菌棉球留取新生儿尿标本的临床护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8
/ 2

集尿袋口放无菌棉球留取新生儿尿标本的临床护理分析

普艳 ,王燕鸿

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目的:比较在集尿袋中放无菌棉球与传统留取尿液两种方法的最终效果。方法:从我院住院科收治的大量适龄患儿中选取200位作为此次实验的基本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将其每100人分为一组,为其中一组实施传统留取方法,并将其命名为对照组,为另一组实施在集尿袋中放无菌棉球的留取方法,并将其记录为实验组,最后分别统计两组成功率并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的100位患儿中,男婴与女婴的一次性留取尿标本成功率总共为79%,实验组的100位患儿中,男婴与女婴的一次性留取尿标本成功率总共为90%。结论:根据此次实验可以看出,在集尿袋中加入无菌棉球的收集方法比常规方法的成功率更高,值得在临床上适当推广其适用范围。

关键词:集尿袋口放无菌棉球留;新生儿;尿标本;临床护理分析

尿液是为患者安排住院时需要进行检查的三大常规内容之一,是诊断患者具体疾病类型和患病程度的重要依据。对于婴幼儿患者而言,护理人员必须及时收集其尿液标本进行检查,以帮助临床医生及时了解各个患儿的患病情况,从而更加迅速的制定相应治疗方案。近年来,医疗技术在经济、科技等各方面向前进步的带动下也实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在逐渐减短,这就要求护士提高收集尿标本的速度与效率。本次实验研究了在集尿袋口放置无菌棉球的留取方法,以为提供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提供方法和依据。

1.一般资料和研究方法

1.1一般资料

为开展此次实验,研究人员从我院收治的大量患儿中选取了200例作为基本研究对象,并且在选择过程中,研究人员严格使用了随机选取原则,以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普遍性。实验开始前,研究人员将所选患者平均分为了两组,为在记录中加以区分,研究人员将接受传统收集方法的组别命名为对照组,而将接受在集尿袋中加入无菌棉球的组别命名为实验组。为了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研究人员将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详细比较,发现其不符合P值小于0.05的临界范围,即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此项实验所获得的结果将会具有一定的说明性意义。

1.2研究方法

1.2.1实验材料

对照组材料:无菌注射器(体积一般为5毫升或者10毫升)、一次性集尿袋、合适容器用于盛放收集的尿标本;

实验组材料:无菌注射器(体积一般为5毫升或者10毫升)、一次性集尿袋、合适容器用于盛放收集的尿标本、直径大约为5厘米的无菌棉球。

1.2.2实验步骤

对照组步骤:嘱托家属在为患儿进行喂奶之前先更换纸尿裤,护理人员借此机会安置集尿袋,即将集尿袋的粘胶层贴合于患儿的会阴部,同时将集尿袋的底部与尾部往下反折适当程度,直到包住纸尿裤为止,应注意不宜过紧,以免引起患儿不适;最后为患儿取头高足低位,以方便尿液留置。在大约两至三小时后,再次为患儿更换纸尿裤,同时查看是否有尿液被成功留置,若有则将所收集的尿标本倒入相应容器中,并及时送去检验。

实验组步骤:大致内容与对照组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在将黏胶层贴合于患儿的会阴部之前先将无菌棉球放置在收集在集尿袋口。

1.3对比指标

首先,分别计算并统计两组患儿一次留取便成功的人数,计算其在整个组中的比例,以此数据来对比两组患儿的一次成功率;其次,仔细分析由大便污染、尿量不足引起的留取失败在整个组中所占的比例。

2.研究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临床疗效对比表[n(%)]

组别

例数

一次成功(男婴)

一次成功(女婴)

一次失败       

男婴

尿量不够    大便污染

女婴

尿量不够   大便污染

对照组

100

40(40.0%)

39(39.0%)

4(4.0%)   2(2.0%)

8(8.0%) 7(7.0%)

实验组

100

47(47.0%)

43(43.0%)

1(1.0%)   1(1.0%)

4(4.0%) 4(4.0%)

X2

10.15

       5.35

       5.18

P值

<0.05

<0.05

<0.05

注:将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均表现出P<0.05,即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儿科护理学》中有关于用集尿袋或者小瓶留取患儿尿标本的详细记录,由于新生儿皮肤柔嫩,配合度低,容易出现压伤等不良情况,为患儿带来更多不适甚至痛苦,因此相关研究人员对留取方法进行了反复多次的实验与修改,本次研究则具体检验了在集尿袋口放置无菌棉球来对尿液进行留取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并用常规留取方法作为对比内容,最后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发现,放置无菌棉球的留取方法可将一次性成功率再次提升一个程度,对提高留取女婴尿液的速度尤为显著。同时,临床上对于尿液的留取质量很容易受到尿量不够以及大便污染这两个因素的影响,而本次实验着重研究的留取方法则可以较好的避免这两项因素的干扰,这也是这一方法的一次成功率较高的主要原因。

护理人员在使用这一方法时需严格注意以下几项内容,以达到最高留取效率和留取质量,包括:第一,找准留取尿标本的最佳时机,若无特殊情况,一般均为先为患儿更换尿片,同时将集尿袋放置恰当位置,再为患儿进行喂奶,间隔两到三个小时更换尿片,同时查看集尿袋中是否留取了适量尿液;第二,协助患儿取适当体位,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一般为患儿留取尿液时采取15至20度的斜坡位;等等,护理人员必须在操作时严格把控上述内容。但是,这一方法的成功率仍然没有达到100%,仍有部分患儿会因为大便污染或者尿量不足等原因出现留取失败的现象。这也是相关医护人员需要继续研究和探索的重要方向,寻找到更加科学合理的留取方法,通过解决这一问题来进一步推动此项护理内容的操作效率,从而推动临床诊断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晓丽,王茂娟,黄霞红.三通连接小时集尿袋在ICU病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研究[J].全科护理,2021,(28):3956-3958.

[2]钟艳麟,谭永娟,雷雯媛.改良式女婴集尿袋的临床效果研究[J].全科护理,2020,(11):1376-1377.

[3]刘杰.不同时间更换集尿袋对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2):114-115.

[4]徐玲琳.使用一次性婴儿集尿袋留取大便标本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8,(30):4295.

作者简介:普艳(1986-09-),女,汉族,本科,云南红河人,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儿科专科护理。
王燕鸿 (1991-04)女,汉族,本科,云南会泽人 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儿科专科护理。

项目名称:棉球吸附法对新生儿尿液检查结果影响的研究

项目编号:2020-14-0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