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共就业服务的多元供给与治理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8
/ 2

浅析公共就业服务的多元供给与治理模式

刘杰

济南市章丘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  山东   济南  250000

摘要:现阶段公共就业服务已经朝向多元供给与治理方向发展,为保证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完整性,需要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多元供给与治理模式分析,明确供给主体,发挥公共就业服务模式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公共就业服务多元供给与治理模式的现实价值,并从做好社会化路径选择、建立公共就业服务的治理机制和环境等方面探讨了公共就业服务供给与治理模式发展建议,最后明确了现代公共就业服务的多元供给和治理发展趋势,希望通过分析公共就业服务多元供给与治理模式的具体内容,为解决当前社会就业压力奠定基础。

摘要:公共就业服务;供给与治理;就业;压力

构建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模式有利于促进就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公共就业服务是由政府部门主导和提供的,借助公共管理手段和资源方式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提升就业能力。公共就业服务的影响因素较多,除就业体制、用人单位管理模式、个人因素外,更与公共就业服务供给主体密切相关。为此,基于治理角度进行公共就业服务主题的多元供给及其治理模式分析,满足公共就业服务需求,有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1.公共就业服务的多元供给与治理模式的现实价值

多元供给与治理模式是现代公共就业服务的价值核心和理论指导,从传统角度来讲,公共就业服务是政府机关借助社会公共资源,为供给主体提供服务和产品。不过,在公共管理理论认知与实践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越来越关注治理因素,逐渐转变了原有发展模式,变革了以往公共就业服务的主体角色,产生了公共就业服务供给与治理模式的主体多元化。从治理主体角度来讲,原有社会平衡的治理关系发生变化,政府治理部门的决定权和权威性减弱,部分公共管理机构和私人组织在公共就业服务的网络下相互交错存在,彼此形成了合作与分享的关系,体现出协同性和互动性。因此,政府并不是将治理作为强硬的管理手段,是利用治理措施调整和优化原有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工作模式,满足多元化供给的发展需求,引导公共就业服务的建设和发展,从而打造公共就业服务治理网络,为公共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助力。

2.公共就业服务供给与治理模式发展建议分析

2.1做好社会化路径选择

2.1.1整合社会资源,促进多种就业服务主体的协同发展

公共就业服务模式是公共就业服务的社会化体现,需要结合社会就业资源发展管理机构的引导作用,以及其他组织的配合作用,促进多种就业服务主体的协同发展,共同为公共就业服务的发展和推动奠定基础。比如说,可以建立完善的劳务人才市场,建立公平、公证、开放、诚信、热情的就业人才基地,鼓励各种营利性就业机构和非盈利性福利机构加入其中,为了保证各机构的系统发展需求,可以在加强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做好培训工作,提升社会人才市场的发展和服务能力,开展就业资讯、就业信息服务,经营专业的劳务派遣公司,制定职业化培训项目和方案,或者联合工会、妇联、残联等机构为特殊人群提供岗位服务,结合服务主体为其选择合适的就业岗位,发挥多种就业服务主体的作用,形成更为广阔的就业网络,提升社会性资源的整合力度,为公共就业服务与治理模式的发展奠定基础。

2.1.2完善政府公共就业服务制度

政府出资购买服务和培训制度是当前就业服务稳定发展的保证,政府为了提升对社会就业组织的帮扶力度,通过出资购买服务和培训的方式为社会就业组织发展提供助力,为其规划科学的招投标办法,制定完善的制度和程序,提升就业服务组织的能力和实力,使其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群体的发展需要,为下岗再就业人员、大中专学生等提供有效的就业服务,力图提供免费的就业咨询服务,为需求者作出岗位职业分析,或者进行有效的就业培训。政府出资购买服务和培训是当前就业服务发展的新内容,可以通过外包形式签订合同,从而将社会就业问题交由社会就业机构机构。另外,政府在出资购买服务和培训制度建立的基础上会制定就业服务合同,根据合同确定就业服务内容和形式,制定考核标准,将服务费用支付给受托方,并对就业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同时,可以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在社会范围内选择资质、能力、实力、品牌声誉较好的组织进行合作,保证政府出资购买服务和培训的效率,切实发挥政府公共就业服务制度的优势。

2.2建立公共就业服务的治理机制和环境

2.2.1提升公共就业服务的管理水平

公共就业服务的多元供给和治理模式是当前公共就业服务的重要内容,这就需要建立治理机制,保证就业服务的有效性,发挥各就业服务主体的作用。首先,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治理水平,优化内部治理机构,从而完善现代法人制度,坚持政企分开,保证法治化管理和服务的转变。另外,也需要合理定位公共就业服务职能,这是将管理和服务作为一体运作的方式,需要明确对应岗位及部分职责,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和机制,根据制度提升管理效果,为公共就业服务品质保驾护航,提升内部管理的作用。

2.2.2形成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政策体系

目前,公共就业服务和劳动就业领域并没有建立完善、权威的法律文件,导致在公共就业服务多元供给与治理模式下难以起到有效的法律作用,使得共同就业服务体系缺乏导向性和约束性,难以为公共就业服务的发展提供推动作用。为此,需要提高公共就业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法律体系,合理规范各种就业行为,保证公共就业服务的立法独立性,为完善公共就业服务的多元供给与治理模式带来保障。

2.2.3加强第三方外部监督和评估

在公共就业服务模式逐渐发展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多元供给与治理的效率需要加强第三方监管,借助社会监督和组织监督的方式解决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具体来讲,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监管方式和原则,合理优化原有的机构运作方式,保证高效率的信息服务。另外,还需要加强第三方评估,利用市场评估手段建立良性竞争机制,可以通过绩效考核方式发挥激励和约束作用,根据奖励和惩戒结果提升公共就业服务的效率。

3.公共就业服务的多元供给和治理趋势

公共就业服务是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而多元供给与治理模式成为了当前就业的主要发展趋势。世界上众多国家纷纷加大公共就业服务的建设力度,比如说美国成立了劳工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就业管理相关工作,同时,美国成立了规范化的民间非盈利就业服务机构和社会就业服务中心,充分发挥政府出资购买服务和培训的作用,将公共就业服务推进到多元供给和治理模式,形成了统一的管理架构。日本也注重社会就业服务的自我管理,并成立了非政府主导的社会就业组织,政府鼓励社会就业服务机构和管理部门加入其中,并重点进行社会公共服务的建设。澳大利亚和英国等也纷纷进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外包形式将政府部门的公共就业服务转移给民间组织和私人机构。由此,未来公共就业服务发展将体现出政府与民就业组织深化与合作的特点,打造完善的多元治理方式,为公共就业服务的发展提供保障,更加满足政府职能需求和社会组织的发展需要,提升了就业服务能力,保证了社会稳定。

结语:公共就业服务的多元供给与治理模式是解决当前就业问题的关键,对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构建完整的公共就业服务的多元供给与治理模式,需要保证政府就业机构和民间就业服务组织的配合效率,并制定有效的服务人才发展战略,以满足个性化就业需求服务,同时通过建立专业的就业咨询、培训模式,充分发挥公共就业资源优势,为社会就业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谢永阳,林如婷.NPO参与公共就业服务供给促进服务均等化的认识和建议[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4.

[2]焦长庚,戴健.网络化治理视域下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逻辑,场域,路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0,54(8):8.

[3]祁志伟,张婷.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的实践模式——基于沿海与内陆地区的案例[J].图书馆,202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