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应急管理中源头治理的问题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8
/ 3

城市应急管理中源头治理的问题与对策

孔利华

杭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各类环境污染事件频发,有效应对各类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工作形势日益严峻。为了坚决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努力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增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作为重要任务,写入“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关键词:城市应急管理;源头治理;问题与对策

引言

环境应急工作具有涉及环境要素多、过程复杂、综合性强、时效要求高等突出特点,做好相关工作需要发挥集体的智慧。本文通过简述我国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取得的长足进展,分析当前全国严峻的环境安全形势及环境应急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进一步做好各类突发环境事件的防控提出一定的对策及建议。

1.我国城市应急管理源头治理存在的问题

1.1源头治理的意识薄弱

近几年,威胁城市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频发,但是有的地方和部门对于新形势下城市公共安全形势的复杂性和源头治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工作中重事后处置,轻事前防范,在城市应急管理中普遍存在着源头治理意识薄弱的现象。城市应急管理是在人员和资源集聚空间内发生的由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构成的完整过程。事前管理是对潜在危险源的风险预判,要提前制定好各项应急预案,要做到防患于未然,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威胁城市公共安全的潜在风险。事中管理是对突发事件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并根据评估的结果有针对性、有计划、有目标的采取不同的事故救援处理措施,争取将负面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事后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治理评价事前和事中的治理效果,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讨论事前管理的不足,评价事中处理措施的治理效果,积累事故处理的经验,不断改进城市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不足,提升应急管理的能力。但是,现阶段在城市应急管理工作中,我们往往轻视了对突发危机事件的预防准备,更多的是注重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建设,不能及时从源头上遏制或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源头治理意识薄弱导致了威胁城市公共安全事件的频发,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破坏了社会秩序稳定和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环境。在城市应急管理建设过程中,出现了重政府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轻国民应急知识教育的现象,导致从业者和民众危机意识薄弱,缺乏系统全面、有效可行、简单易行的处置应急事件的能力,造成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民众和从业者慌乱不知所措,缺乏自救互救能力,未能最大限度降低灾害事故带来的不利影响。

1.2源头治理的制度不够完善

城市作为区域经济社会的中心,不仅是人口聚居、建筑密集的区域,同时也是生产、消费、交换的集中地,具有多种复杂及相互影响的功能。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作为区域的核心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功能,城市要素的高密集性和城市运行的复杂性,使得威胁城市公共安全的危险因素日益增多,不确定性增大,防范难度提高。对于源头治理的制度建设不够重视,未能从源头上防范化解潜在威胁城市公共安全的危险因子,主要表现在应急预案建设和风险防控、监测预警制度、常规防范制度等方面。首先,我国在应急管理工作中重视事后建设和恢复,对于风险防范不够重视,风险隐患排查和监测预警机制建设不够完善,使得城市往往未能及早发现潜在风险。其次,我国城市制定的应急预案存在模板化问题,应急预案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缺乏对应急预案的动态化管理,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事先编制的应急预案往往难以适应实际情况的需要。最后,我国目前未能实现完全的生产责任追根溯源、终身负责、有责必究,生产中存在偷工减料、粗制滥造、麻痹大意的现象,未能在生产建设过程中排除后续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 ;同时,日常常规检查流于形式,未能发挥其作用。

1.3源头治理的技术落后

信息时代,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应用,为城市源头治理工作开辟了新空间。但是,我国城市在源头治理上对于新技术的开发创新和应用仍存在问题。首先,我国城市在源头治理方面的技术创新不够,监测预警技术不够先进,对于风险源头的监测和预警不够准确和及时。其次,数据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在收集处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数据信息时效率较低,致使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不能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共享、研判,作出有效决策。同时,各地区和部门未能有效共享数据信息,分享治理经验,造成行业、部门、单位间的信息壁垒,降低了治理效率和能力。最后,应急管理学科体系建设缺失,致使基础理论研究与应急技术创新相脱节,不能将学术理论研究及时转化为技术成果。到目前为止,我国开设应急管理专业的高校数量较少,仅有很少一部分大学成立了应急管理学院,我国应急管理学科体系建设的缺失,对我国城市源头治理模式的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

2.健全城市应急管理中源头治理的对策

2.1强化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提升全民防范灾害思想

时刻具有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知危图安,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必须增强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把风险防控摆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位置。要常观大势、常思大局,统筹城市发展和环境、生态、资源之间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从源头上防止自然灾害的发生 ;要发扬工匠精神,以高度责任感铸造精品工程,从根源上杜绝人为因素的潜在隐患,减少公共安全事故 ;要时刻保持谨慎,从严从实落实常规预防管理,高度警惕和防范各种可能发生的威胁城市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要强化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就要坚持系统观念,不仅要高度重视和防范灾害事故和重大风险,也要密切关注全局性重大风险,从源头上防止各种风险交叉发生和互动 ;要在城市治理中,更加注重日常风险防范,加大对各种威胁城市公共安全的风险源的排查,力争从源头上阻断风险的发生和传播,在城市应急管理工作中做到源头治理、关口前移、前端处理。要强化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这是提升全民防范灾害思想的必然要求。

2.2从管理层面加强源头治理

2.2.1推进源头治理的顶层设计

第一,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机制。推进源头治理的顶层设计,首要任务就是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机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很多威胁城市公共安全的突发事故并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许多常态风险和隐患积累到一定量的结果。因而,在城市源头治理过程中,要从“被动防控”转变为“主动防控”,要将各种威胁城市公共安全的苗头扼杀在摇篮之中,为城市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健全隐患排查机制,加强对城市各种潜在风险隐患的排查,主动化解身边的各种风险,在城市源头治理的顶层设计中要科学制定城市规划,根据城市的自身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布局城市空间,制定城市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规范,完善城市重大风险源辨识、监管等制度,可以通过突击式、随机式的方法对相关企业、单位进行隐患排查工作的检查,并落实责任主体,规范企业、单位等主体的行为。不断完善隐患治理工作机制,提升源头治理的能力。第二,完善监测预警机制,提高预警能力。推进城市源头治理的顶层设计一方面要注重对风险隐患的排查,另一方面在源头治理中要完善监测预警机制,提高城市预警能力。预警是在监测的基础上,对所监测到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发布预警信息。完善监测预警机制,首先,要依托信息共享平台,整合不同部门的信息资源,对威胁城市公共安全的危险因子进行综合检测,对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整合,实现早预警。其次,完善监测预警机制,也要明确发布预警的主体,落实相关责任主体,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明确发布主体与内容,实现预警信息统一发布,提高预警信息的可信度。最后,要提高动态监测、实时预警的能力,针对容易诱发重大风险事故的危险因素和倾向,能够做到见事早、行动快,从源头化解重大风险,把风险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提高监测预警能力,为城市公共安全保驾护航。

2.2.2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不仅在于发生突发事件时可以及时启动事先制定好的应急预案来处置突发事故,更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可以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做好应急准备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就要重点抓应急预案建设,要在制定应急预案过程中突出科学性、实战性、时效性。首先,城市在编制应急预案时,要结合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本区域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科学编制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其次,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离不开应急演练,应急预案是否可以有效落实,真正发挥作用,要通过应急演练来检验。城市应该把应急演练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强化实战演练,通过实践发现应急预案的短板和不足,以此来不断完善、优化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提高应急预案的实战性。最后,要加强对应急预案的动态管理,通过实践和演练的结果,结合城市的实际发展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和修补应急预案的内容,提高应急预案的指导性和时效性。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推动应急预案体系实现科学编制、实战演练、动态管理的良性循环,提高我国城市源头治理的能力。

2.3从技术层面加强源头治理

2.3.1加大城市源头治理的技术支持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支撑城市源头治理的关键力量。加强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的建设,提升科技赋能水平,为城市源头治理提供技术支持。加大新兴技术在城市源头治理中对威胁城市公共安全的潜在危险因子的排查预估、监测预警等环节中的应用,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提高收集数据的效率,达到对监测数据的快速处理,及时作出分析研判,快速作出处置建议,实现对潜在风险的实时监测、实现准确预报和及时动态预警。增强城市监测预警和风险防范的能力,从源头上减少危害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

2.3.2搭建应急管理学术交流合作平台

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城市应急管理的任务也日益加重,问题的专业性、复杂性、多样性增加。因此,建立专业的应急管理学术交流合作平台势在必行,一方面,依托应急管理学术交流合作平台,通过吸纳应急管理方面的专家学者,打造应急管理高端智库,为城市在源头治理中提供更加科学、更加合理专业的建议,从而提高城市源头治理的能力。另一方面,城市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与相关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合作,加快对源头治理过程中急需的应急管理软件、系统以及装备产品等技术的研发,为城市源头治理提供物质支持。可以由相关政府部门牵头和相关高校合作,围绕城市应急管理工作部署和需要,为政府、企业、社会等各类组织培养应急管理人才,促进科学研究、产教融合以及专家智库的建设,为城市应急管理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

结语

新时代城市源头治理工作将面临着种种困难与挑战,加强源头治理,提高源头治理能力是防范化解城市突发事件的必然要求。为此,就要在城市应急管理工作中更加注重源头治理的建设,加快形成以制度为基础、技术为支撑、文化为引领的源头治理模式,将风险和隐患控制在萌芽状态,从源头上化解重大风险,从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实现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敏 . 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 [N].学习时报,2020-11-11(1).

[2] 赵子丽 . 中国应急管理的新要求和新发展 [J]. 人民论坛,2019(2):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