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患沟通技巧在皮肤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5
/ 2

护患沟通技巧在皮肤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苏琳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061012

摘 要:目的 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皮肤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组研究对象来自于在 2016 年 03 月至 2017 年 12 月在我院皮肤科治疗的患者 116 例,以对照实验要求为依据,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设置 58 例患者。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皮肤科护理,观察组在护理中运用护患沟通技巧。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 HAMA 评分和 HAMD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为 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2.7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 护患沟通 技巧的应用能够有效缓解皮肤科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临床治疗依从性,

对于改善患者的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护患沟通技巧;皮肤科;护理

引言

皮肤科疾病具有种类多样、治愈难度大等特征,可发生于 任何年龄段,病情轻重不一,大部分皮肤病患者感染(复发)率 较高,往往存在瘙痒难忍等症状,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 皮肤破溃等现象,对其外在形象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往往会 进一步加重患者心理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形成社交障碍), 降低治疗配合度、依从性[1-2]。(患者为了追求更快的治疗效果, 偏信一些所谓的偏方、验方,使治疗过程更加曲折,更加重其心 理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洪琴[3]等学者认为,皮肤科护理中 加强人文沟通,提高沟通技

巧,可有效调节患者心理状态,提高 患者满意度。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组研究对象来自于在 2016 年 03 月至 2017 年 12 月在我院皮肤科治疗的患者 116 例,以对照实验要求 为依据,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设置 58 例患 者。观察组患者中,男 33 例,女 25 例,年龄在 24-62 岁, 平均(43.5±12.3)岁,病程 3 个月至 8 年,平均(2.4±1.5) 年。对照组患者中,男 31 例,女 27 例,年龄 26-64 岁,平 均(44.4±11.7)岁,病程 2 个月至 8 年,平均(2.6±1.7) 年。

两组患者的组间资料经统计学分析,不存在显著差异性 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皮肤科护理,观察组在 护理中运用护患沟通技巧,具体如下:(1)以真诚的态度与患 者保持良好的沟通: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进行沟通的过程中, 要注意态度诚恳,以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的态度,全程面带 微笑,热情、真诚地与患者进行沟通。护理人员要注意与患 者保持长期的良好的沟通,护理人员借助沟通来掌握患者的 各类信息,为临床实施治疗和护理提供有效的信息 [6-7]。(2)共 情沟通与个性化护理沟通相结合:将共情引入到临床护理中, 帮助患者积极地进行情绪调节,保持乐观的心态。同时让患 者以客观的态度认识自身疾病,使其明白疾病的可控性与可 治疗性,以此来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 (3)宣传教育:护士应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者进 行皮肤科相关疾病健康教育,让患者清楚的了解到自己所患疾 病是可以治愈的,但治疗疗程较长,患者应具备良好的依从性。 日常生活中,衣物尽可能以纯棉为主,勤换洗,保持个人卫生清 洁。对于破溃部位,严谨抓挠,防止加重破溃程度,瘙痒、疼痛程 度较重的患者,可通过冰敷等方式缓解不适感,另外也可通过 看电视、听音乐、玩手机等形式转移注意力,起到缓解瘙痒、疼 痛感的作用。告知患者每日多喝水、多排尿,每日饮水量应在 2500mL以上,促进机体有毒物质代谢、排出,切勿使用刺激性较 强的肥皂洗患处。(4)语言沟通: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应文明用语, 充分考虑患者的尊严、感受等,选择恰当的方式表达,注重保护 患者隐私,尤其是女性乳房、外阴等方面的疾病,充分配合医生 工作,督促患者按时修剪指甲,避免抓破皮肤。告知患者日常饮 食以清淡为主,但要增加蛋白质、热量、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 入量,多吃绿色蔬菜和水果,少吃海鲜、刺激、辛辣、生硬、冰冷 的食物,防止加重病情。(5)肢体沟通: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应合 理利用肢体语言,例如协助患者换药等,加强对隐私部位的保 护,注意观察患者神情、神态,通过眼神传达一定给你的信息。 动作保持轻柔,必要时进行抚摸、拥抱、握手等肢体语言,及时 减轻患者心理不良情绪。1.3 统计学分析。研究过程中使用 SPSS 13.0 对计数资料和 计量资料进行分析,并分别以(%)和( ±s)形式表示, 以上两类数据的组间比较,分别采取卡方检验和 t 检验进行, 将 0.05 作为其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情绪变化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前的 HAMA 评分和 HAMD 评分均与对照组相当,比较差异不具 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 HAMA 评分 和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不良情绪变化比较(分)

组别         例数             HAMA                HAMD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58     58.45±7.74   45.52±6.43 48.42±6.35 40.23±5.24

对照组      58     58.22±7.65 53.55±7.45 49.32±6.74 46.75±6.65

2.2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 96.55%,高于对照组的82.76%,P<0.05差异显著,如表2所示。

表 2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n,%)

组别    n      完全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依从度

观察组  58       36           20        2        96.55

对照组  58       29            19        10       82.76

3 讨论

笔者在长期的临床护理工作中体会到,在皮肤科临床护 理实施过程中,要想达到良好有效的护患沟通,沟通技巧是 不可或缺的。本次研究中,以真诚的沟通态度为基础,运用 共情沟通与个性化护理相结合的沟通技巧,与患者实现了良 好的沟通。结果显示,以上沟通技巧的运用,能够非常好的 消除患者的心理不利因素,从而提升其治疗依从性。 护患沟通技巧的应用能够有效缓解皮肤科患 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临床治疗依从性,对于改善患者的疗 效具有重要的意义。皮肤是人体极为敏感的一个器官,覆盖全身,对于人体来 讲,是一种天然的保护屏障,可以保护各种器官以及肌肉免收 外界刺激的影响,防止水、电解质流失,发挥感受冷热以及排汗 等功能[6-7]。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习惯、饮食结构、环境 等不断变化,皮肤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虽然大大部分皮肤病 无致命性,但反复瘙痒、疼痛等症状,加重了患者生理、心理不 适感,如果出现水疱、红肿等现象,则会严重影响患者美观度, 尤其是对中青年女性来讲,皮肤病是一种重大打击[8]。传统护 理模式下护士以被动服务为主,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忽略了患 者心理、精神等多方面的健康状况,无法有效减轻患者心理负 性情绪,综合效果一般,现已不能满足临床、患者需求。 良好的沟通技巧是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的基础和前提。与 患者有效沟通,可促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 识,进而做出正确的判断,避免盲目自卑、担忧等不良情绪出 现。 综上所述:皮肤科护理中采纳护患沟通技巧,可显著提高 患者治疗依从性,减轻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临床应用价值较 高,值得进一步推广该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海霞. 护患沟通培训在皮肤科护士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2019,16(08):28-29.

[2]洪琴,靳园园,段艳芝. 人文沟通策略在美容皮肤科护理中的应用[J].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8,46(06):141-142+156.

[3]万杰蓉,程娜. 观察护患沟通技巧训练对提高皮肤科护理质量的效果[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52):114-115.